Hot Docs

时间:2022-05-12 03:56:49

无数次的查看Hot Docs资料和无数次的浏览Hot DOCS网站之后,2011年4月底终于可以亲身见识一下真格的Hot Docs是什么样的了,对于全世界做纪录片的人来说,加拿大的确是一个天堂,而Hot DOCS就是这个天堂里的天堂。

初来乍到

4月27日的下午离开北京飞往多伦多,当地时间也是4月27日的傍晚到达,让长年拖拉喜欢迟到的我有了“占到便宜”的隐隐。多伦多用多年不遇的连续降雨迎接了我,第二天一大早的瑟瑟寒风中,我从NorthYork的亲戚家坐地铁前往位于市中心的Victoria University――Hot DOCS的主要会场。

虽然之前已经做过很多功课,在地图上也研究了具体地址,可一到那附近,还是懵了,甚至有超过5分钟的时间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一再跟路人确认,直到看到一位穿着Hot DOCS T恤的志愿者才敢肯定自己没走错。

不知该如何描述,这个北美最大、世界最重要的纪录片节Hot DOCS并没有大家熟悉的国内各大会议活动那样的彩旗飘飘,在繁华的BLOoR大街的南边,一条非常幽静的小街旁,就是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而这个大学也很特别,没有大围墙,没有大栅栏,而是在街边的几栋开放式建筑。大学的西边就是美丽的皇后公园。而关于Hot DOCS的唯一标识就是那位在巷口徘徊游走的穿着Hot DOCS T恤的志愿者。本来以为是刚刚开幕,场地也许还没布置全乎,但发现后来的一周情况都一直如此,除了一些简单的甚至有点不明显的临时指示牌之外,没有任何大海报大挂旗大易拉宝之类的东西。Hot DOCS在公共场所的宣传也非常少,仅仅一次在地铁里看到一幅海报。也许你会觉得Hot DOCS可能没有外界宣传的那样有影响力,其实不然,Hot DOCS在多伦多市民中关注度都是很高的,几乎所有剧院的展映都是排着大长队,有时候甚至一票难求。

这对于习惯了国内各种大型活动的漫天广告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震动。而在多伦多地铁里看到的唯一那张Hot DOCS海报,总是让我想起在北京去机场的高速路上绵延几公里铺天盖地的“北京电影季”挂旗。后来几天的经历让我明白,其实真正的影响力不在于谁比谁的嗓门大,专业和专注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第一天在拿到参会的PASS之后,我就马不停蹄的把所有的会场和展映场地熟悉了一遍,因为我拿的是Hot DOCS最高等级的Forum Pass(论坛通行证),能参加所有的活动,我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精彩。

Hot DOCS的活动主要分为纪录片节展映和行业活动两块,展映是面向包括普通观众在内的所有人的纪录片展映活动,包含一年一度展映影片评奖,今年有100多部来自世界各国的纪录片参加评奖和展映。行业活动则包括:行业会议、微型会议、国际联合制作日、国际代表团见面会、快速启动、纪录片“8分钟约会”(Rendezvous)、纪录片商店以及最最重要的预售市场Hot DOCS论坛(Hot DOCS Forum,就是之前的TDF,Toronto Documentary Forum)。Hot DOCS还有像“青年导演培训计划”这样的长期计划,并不是只在纪录片节举行的那段进行。

Hot DOCS的行业活动集中在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fy)和多伦多大学(Toronto University)这两个大学,距离不远,两个大学之间就隔着一个皇后公园。而用于纪录片节展映的剧院一共有十一个,分布在Downtown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大部分影片都会在不同的剧院展映两次或者更多,方便多伦多的市民就近观影。

Opening Night开幕之夜

在稍稍见识了Hot DOCS的低调行事之后,我特想知道他们的Opening night(开幕之夜)是如何举办的,所以28日晚上看完开幕影片就往Opening night的场地赶,有先前的经验,所以不指望任何标识,一路问了过去,可是这个叫Design Exchange的建筑也低调得很,不仅知道的人不多,门楼子也很小,Downtown的一个街角上,一堆高楼的脚下,一扇小小的玻璃门,旁边花岗岩的墙壁上阴刻了一排字Design Exchange,还不敢肯定,透过玻璃门隐约看到了Hot DOCS惯有的黑绿搭配色彩,还有几位挂着Hot DOCS工作证的人,OK就是这儿了!

Opening night非常简单,依然没有易拉宝,没挂旗,没有大背景墙,没鲜花,也没有领导讲话。只有简单的餐食和饮料,各国参会者在一起随意的聊天。之后5月2日的代表团聚餐也非常简单,只有蔬菜沙拉和面包。不禁想起了凤凰卫视1000元/人标准的周年庆典宴席。

当然之前看到的种种让我了解到,这绝非饮食习惯不一样,而是真的简单,务实,不浪费!

DOC SHOP纪录片观片室

前两天的行业会议很少,所以,我的行业活动第一站,就是DOC SHOP纪录片商店观片室,虽然在时差的折磨下昏昏沉沉,还是在观片室里哭哭笑笑的看了一整天。老实说,Hot DOCS最让我喜爱的地方就是DOCSHOP观片室,这是专门为与会的100多个国际纪录片买家预备的好地方,观片室的电脑收录了来自世界各地1500多部最新的纪录片,观片室一共两个房间,40台苹果电脑。每天都挤满各国的电视台购买编辑、发行公司、电影节组织者。

每次进观片室,要先预约好一台电脑,而每个人预约的时间段是由管理员用铅笔在一个特殊表格里标注出来,志愿者就根据这个表格的标注用不同颜色的图钉在一个写有所有电脑标号的盒子里做标记,这样管理员就随时知道,哪些电脑是空的,哪些电脑是被占用的,我本以为预约的时间会通过电脑软件控制,没想到完全是由这些志愿者来做的,而每一个观片的人也都很自觉,到了时间就会主动离开,需要延时的都会再通过管理员重新安排机器。

不难看出,每一个在观片室的人都是特别享受的,安静的房间里偶尔会爆出某人忘情的大笑,笑后又跟旁边的人吐吐舌头,说声抱歉。你只要摘掉耳机片刻,就可以时不时听到因为看片导致的笑声、叹气声、惊讶声。

观片室真是个让人着迷的地方,来了这儿就哪儿也不想去了,观片室门口挂着牌子,请大家不要在这里吃东西喝饮料,其实在这里看片的人哪舍得离开出去喝水吃饭呢,我经常是带着早上买的鸡肉卷进去,饿了就掏出来低调的啃一口。有一天,坐我对面的一位年长女士掏出了一个大饭盒,用叉子大口大口往嘴里送,我们俩相视一笑,一边咀嚼一边继续看片。

观片一周,几乎没有遇到中国人。

反差

虽然我特别喜欢看片子,但来之前,我还是对行业会议最最感兴趣,我特别想知道,这样的国际纪录片节,都做些什么样的交流,他们是如何开展行业活动 的,我觉得这对我们做iDOCS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他们的会议内容涉及广泛,从制作制片到联合制作再到各种基金都有。

可是刚刚开始几场行业会议和小型会议,就让我觉得失落,因为我清晰的感受到,我们所处的行业环境和这里的巨大差距,他们已经在讨论联合制作时的合同签署和税的问题,工作过程中的团队组建和具体协调,广播公司里的纪录片基金等等,这些内容在我们的行业环境其实根本都还不具备讨论的条件和基础,我们离的还太远……

不得不承认,加拿大确实是纪录片人的天堂,制件环境优良,播出渠道丰富,市场完备,不乏各种基金,甚至两大电信公司BELL和ROGERS都有属于纪录的基金。而每一位来到Hot DOCS的参会者,无疑最渴挈得到解决的就是最实际的问题,所以所有的行业会议都存讨论在完备的市场体系之下,健康正常的行业背景之下制作制片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式,而这些问题和解决方式基本都不适用于中国现在的行业情况,或者说,中国目前的行业环境还不具备讨论这些的基础。

这些都让我更深刻的明确,我们的iDOCS可能10年之内都是会在做常识分享的工作,从业者在专业层面需要达到共识,普通公众需要对纪录片有一个基本认知,此后才有可能出现正常的市场,再者才是行业体系的建立。

所以,之后5月2日的中国代表见面会上,我恳切的把中国纪录片的市场以及行业现实告诉了大家――联合制作是极其困难的,市场看似很大,购买力是没有的,整体从业水准是亟待提高的。Peter wintonick也在现场补充:不要把中国看成一个市场,而是一个需要帮助和支持的地方。虽然CCTV的孙增田老师站在体制内的角度,在现场表示:改革开放都30年了,纪录片形势也会越来越好,但是我真的认为在一个封闭的“自圆自话”的体系甲我们确实还有非常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我从台上一走下来,就有人对我说:“感谢你告诉我们事实。”

传说中的预售

5月4-5日是Hot Docs论坛,Hot DOCS论坛原来叫TDF(多伦多纪录片论坛),前两年刚改的名,也就是预售pitching的环节,在纪录片工作坊看安雪枫老师的预售演练很多次了,这次终于要看真格的了!在多伦多大学的HartHouse里,四周是近300人的观众席,中间是两位主持人,20位左右的买家,围圈坐下,其间的三张空位是留给要做演示的项目提交人,也就是卖家,上场做演示的一般都是导演和制片人,偶尔也有发行方,阐述发行计划的。

先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预售,在完备的纪录片市场体系里,正在制作中的纪录片项目,可以通过预售的方式,提前从对此项目感兴趣的播出机构或者发行公司拿到资金,用以完成这个项目。参与2011年Hot DOCS论坛的预售一共有27个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从去年11月以来提交的100多个项目中挑选出来的,一般Hot DOCS论坛预卖项目的提交都从前一年11月左右开始,次年1月截止,被选中的项目获得在Hot DOCS论坛上直接向买家们演示销售的机会,将有至少60%的项目会在这里找到真正的“钱”,BBC的买家对“unstable elements”的制片人说:“It'a fucky great project,let's talk aboutthe money later!”(这个项目太棒了,咱一会儿就来说钱的事儿吧!)

每一个做演示的团队有15分钟的时间,7分钟用来阐述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故事结构,以及项目的独特性。一分钟左右用来播放trailer(片花),另外7分钟用来回答买家问题。

所有买家都最关心故事是什么,有一个典型的例子,“Pyongyang express”的导演急于向现场的买家展示他们的电脑技术,而没有着重阐述项目的故事,在提问的环节几乎所有发言的买家都表示没有看到故事是什么。有时候制片人在场也会被追问尖锐的资金问题,巧妙的回答将决定买家的态度。几轮下来比较受欢迎的项目,很多是跟冲突、政治相关的。

Hot DOCS论坛有个可爱的环节叫mountie hat,直译就是加拿大骑警帽,没有被选中在现场做演示的项目在这个环节可以把名片放到一个加拿大骑警帽里,主持人会从中抽出一张,被抽中的项目就得到做演示的机会。

两天的论坛,真的很棒,买家卖家都最大限度的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即便是不能找到钱的项目,也会获得最大范围的关注,很好的跟市场建立连接。我也忍不住会想,我们什么时候也可以有这样的预售市场,但这是健康完备的纪录片市场才有的预卖体系,目前还只是我们的期待和梦想,我还是先回到DoCSHOP好好的做基础功课吧。

Rendezvous纪录片的“八分钟约会”

Hot DOCS给参会的纪录片制作人制片人们提供了尽可能充分的交流机会,Rendezvous就是这样一个环节,制作人制片人们可以在这个环节预约各个广播公司播出机构的购买编辑或者发行商,约上之后,你就有10分钟左右时间,向他们一对一的推荐你的项目,成片或者在制作当中的都可以,你也会得到非常中肯和实用的建议。Rendezvous在维多利亚学院楼东边的burwashhall古旧的大厅里举行,各国买家和制作人制片人就在这里的长桌上进行短暂但有效的会谈。从5月2日至6日,包括ifvs、BBC、CBC、vpro、channel4等在内的100多位买家会在这里约见各国制作人制片人们。我也拿着郑琼正在制作的精神病院的纪录片项目。约见了数位广播公司的重要认物,包括ITVS的内容总监和CBC的购片主管。他们的建议都很务实,对于想走进国际市场的制作人来说都很受用,他们会告诉你,你的项目适合申请哪些基金,你的项目还适合跟什么样的公司推荐,甚至会告诉你该找谁。

公众的热情

在Hot DOCS最受感动的就是排着长队在剧院门口等着看展映的普通观众了,离专业活动场地最近的剧场是Isabel Bader剧院,几乎每天都看见等候入场的长队,多伦多连续下雨,温度也很低,但剧院门口依然是打着伞的长长队伍,要知道,等待看展映是要分两队排的,一队是已经有票的人,会先入场,另一队是没有票等待买票的,而座位是有限,也就是说,你有可能排了半天队也看不到展映。尽管如此,每日等待买票的队伍依然长长,并且大家都很安静。有一天,我很想在剧院看7

最后一天,在剧院看“尼姆计划”的时候发现,两旁的过道里,都是临时放上的折叠椅――加座。喜欢看纪录片的多伦多市民真是很多啊。

Hot DOCS的展映是有观众票选奖的,每一张票后面都有打分表,观众们都会在走出剧院的时候把打好分数的票投回到统计箱里。最终获奖的是美国导演的作品“在别处”。

感叹

在Hot DOCS的一周里,是极其享受和愉悦的,上千部超级棒的纪录片,友好务实,积极有效的行业交流氛围,都让我恨不能留在那个环境中就不回来了,但节日总有结束的那天,话说回来,不这样看到差距,我又怎么能更明白我们要做什么呢?

今年的Hot DOCS中国参会者一共五人,其中三人由iDOCS组织参与,中国参会者均为观察员身份,没有中国电视台作为买家,没有中国的项目获选在Hot DOCS论坛进行演示。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让我们的脚步坚实一些,再坚实一些。

上一篇:影像设备上演形构蒙太奇 下一篇:停靠在梦想的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