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的寓教于乐法探讨

时间:2022-05-12 12:06:46

小学体育教学的寓教于乐法探讨

【摘 要】 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和全面发展来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快乐体育”的概念一直都被大家所提倡,也正迎合了当代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体育教学的活动空间以及教学方式和其他课程都不一样,在进行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时既要考虑到学生锻炼身体的需要,又要注重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其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寓教于乐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寓教于乐;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过去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需求,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创新,有助于体育教学的和谐发展。快乐的体育教学在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可以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深化研究。如何进行快乐的小学体育教学是目前许多学校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的“寓教于乐”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从而为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创造条件。

一、“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特点

在现代小学体育教学中,将快乐的情绪带到体育学习中来,贯穿教学始终,对小学生体育学习的愉悦感、舒适感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爱上体育教学,能够自觉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促使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

我国许多学校都注重本国学校体育教学优秀经验的继承以及发扬,并对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及方法进行吸收。而快乐教学对于体育来说,改变了以前比较单一的学习方式,改善了体育教学环境,学生对于体育运动会更加热爱,主动学习的动机也会更加明显,对于学生个性的展现及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快乐体育”教学的特点就是在迎合学生自身愿望需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进行体育学习,要求乐趣和情感的双重结合。学生在小学体育学习中投入浓厚的兴趣,进行体育的主动学习,并坚持不懈的锻炼身体,保持良好情绪,从而获得快乐体验。这些体验包括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团结协作的责任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运动过后的轻松感以及自我目标实现的成就感等等。

二、对“寓教于乐”的内涵进行深刻了解

“寓教于乐”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进行锻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为体育教学以及小学生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它强调教学过程的“乐”,即老师对于体育知识及技能等要“乐教”,学生要“乐学”,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寓教于乐”不可忽视的三个重要因素:一是体育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法必须新颖,有趣味性;二是学生的身体条件以及思想培养适合这种教学方式;三是要有合适的器材和场地条件。如果这三个基本条件不能满足的话,那么“快乐体育”的教学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而且会使得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下降。

三、关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寓教于乐法的分析

“快乐教学”应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教学方法的多种设计必定是建立在学生兴趣之上的。我们要让体育学习的每个环节都含有快乐的因子,为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集分结合的形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将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以及练习规范的细致讲解,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体育游戏,将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等应用到游戏中来。

比如教师对身体平衡技能知识进行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以及单腿接力赛等,将体育知识的学习和玩乐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间穿插的形式

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戏,使体育课堂得以活跃起来,营造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

例如在学习体操时,可以在课间插入一段欢快乐曲的播放,让学生随着美妙的音乐,合着节拍,以舞蹈的形式来进行体操学习;在练习队列时穿插一些特别的花样等。这些小小细节的改变都可以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度。

(三)命题发挥的形式

对某种体育运动规范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统一命题,设置适当的运动量,并提出锻炼目的,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对活动项目进行设计,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如打球、跳绳等。

(四)内外联系的形式

这种形式就是将校内体育教学和校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进行校外体育活动时,要按照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相关体育规范来要求自己,从而使体育知识和技能得到更好的应用。比如小学生在校外进行篮球比赛时,对于一些比较难的投篮动作,要按照课堂上教师示范的动作要领进行投篮,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减小伤害,还可以对体育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在小学课堂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老师和教师应当和谐相处,师生之间感情融洽。老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言传身教,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老师要对课堂常规进行认真的贯彻,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对体育动作技术进行正确的示范,让学生掌握练习方法,使得学生身体得到有效锻炼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正面能量,让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渊博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健美的体魄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优美的示范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快乐的体育教学就是将体育教学和玩乐结合在一起,进行体育学习,但是并不能只注意运动乐趣的享受,而忽略了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所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当在快乐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素质进行锻炼,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金吉福.浅谈情境教学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信息教研周刊,2011(12)

[2]曹振国.体育教学如何寓教于乐[J].考试周刊,2010(49)

[3]赵自全.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结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3)

[4]郑祥德.创新引领“快乐体育”[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2)

上一篇:宣扬国粹,把传承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的责任 下一篇:儿童美术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