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金匮之盟”

时间:2022-05-11 10:55:48

摘 要 “金匮之盟“,宋初三大疑案之一,是关于宋太祖之母昭宪太后生前嘱托太祖将来传位一事,因这一文书藏于金匮之中,故称“金匮之盟”。那么“金匮之盟”到底是怎样的一段史实?它又有着怎样的不同说法?其对之后的历史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将针对这些内容谈谈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宋初 “金匮之盟” 说法 影响

在历史的海洋中徜徉,回味历朝,宋的历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我。

宋太祖之母昭宪太后生前,曾嘱宋太祖立约先传位于皇弟,复传位于皇子。此即所谓“昭宪顾命”。因这一顾命文件曾封藏于金匮之中,故通称“金匮之盟”。

建隆二年(961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咽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关于“金匮之盟”的内容,本有“三传”和“独传”两种不同的说法。“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因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即位,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

“太祖传位于太宗”,是谓“独传”;太祖传太宗,“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是为“三传”,说明“独传”与“三传”是记载相异的两种说法,而不是同一说法的记载详略。

下面我想就“金匮之盟”在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来写点东西,对所谓的“三传约”和“独传约”不作考究。历朝开国之初,围绕着皇位问题,尤其是头两代皇帝交接,都曾发生过较大的政治危机。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皇室内部权力分配不公造成的。一般说来,开基奠国,往往是家族成员同心协力的结果,但传统的立嫡长制却往往使开国之后的权力分配与家族成员的贡献很难一致,由此伏下危机爆发的祸根。而“金匮之盟”的订立无疑选择了一条避免或减轻危机之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金匮之盟”是非常有必要的,杜太后的决策是非常英明的。综观宋朝从960年到1279年共320年间历史,总体说来其皇权与政权比较稳定,社会相对较安定,人民生活安宁,从无弑君现象出现,与宋初“金匮之盟”有很大联系。总体来说,“金匮之盟”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作用,其积极方面大于消极方面。因此也有人肯定了“金匮之盟”的主导者杜太后,称其为深谋远虑、“非同凡响的女性”,故史书称其“内助之贤,母范之正,盖有以开宋世之基王者焉。”

宋太宗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和割据津、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纳士称臣。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五月,宋太宗亲临太原城下,督诸将四面攻城,北汉王刘继元在孤城无援、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奉表出降,北汉灭亡。宋朝又得到了10州40县。至此,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结束。宋太宗大大扩充科举取士名额,每科录取人数由太祖时的数十人猛增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故太宗即位,尽管后人有所谓“斧声烛影”之议,但当时却未发生政治波动。不仅即位过程中未发一兵一卒,而且在其即位后的头几年里,亦未杀未捕一名宗室成员,未杀未捕一名朝廷要员,这在中国历代国初皇位交接史上亦是绝无仅有的。总体说来, 宋太宗在位期间,国力较为强盛,与其英明领导是分不开的。

其实无论在宋朝之前或是之后,都有许多反面的例子,皆是因为新继位的皇帝年幼无知或缺少执政经验。

例如:(1)周周成王时,周公辅政。名曰辅政,其实与皇帝并无多少区别。

(2)王莽,西汉末年外戚,新的建立者。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侄。哀帝时,外戚丁、傅两家辅政,王莽被迫告退,闭门自守。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任王莽为大司马,拥立刘为平帝,由他总揽朝政。遂诛灭异己,大封汉宗室、功臣子孙和在朝大官为侯,广植党羽,以此获得了许多人的拥护。平帝死,改立2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己以摄政名义据天子之位,称“假皇帝”。初始元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称皇帝,改号为新,建年号为“始建国”。

(3)晋武帝司马炎曹氏政权。

(4)隋文帝杨坚北周政权。

(5)明成祖朱棣从建文帝朱允文手中抢夺政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联想到杜太后的决策是有一定历史意义的,最起码保证了江山在其赵氏家族手中传下去,保证了皇权的稳固。

历史是具有相似性的。我们之所以学习历史是为了避免犯相同的错误,以史明智。“金匮之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时刻以史为鉴,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宋)司马光 撰.涑水记闻[M].中华书局,1989.

[2](元)脱脱 撰.宋史卷242杜太后传[M].中华书局,2004.

[3](明)李焘 撰.续资治通鉴长编[M].中华书局,2004.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及教育救治研究 下一篇:基于新课程下经典诵读教学模式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