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能力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时间:2022-05-11 10:45:03

学生创新能力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营造“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从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1.探究性质疑。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里的现成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处,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要倍加爱护地引导。例如:some和any的使用规则。当some和any表示“一些”时,some用于肯定句,any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但在表示建议、反问、请求的疑问句中,或期望得到肯定回答时,多用some而不用any。列举诸如:

(1)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2)Are there any books on the desk?

(3) Would you please give some advice?

这样的情形,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2.批判性质疑。

所谓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利用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独立思维的空间。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意见或证据等,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这样,势必大大有助于学生获取真知。

二、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一问多解时交流学生。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发展思维的培养,则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便会得到加强。如,让学生回答“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时,不应引导学生局限于“Yes,I have.”和“No,I haven’t.”的回答,要广开思路,要求每个学生在作肯定、否定回答时,附加不同的句子,这样才会得到以下极富生活气息的回答:

Yes,I have.It’s very exciting to be there.

Yes,I have.I’ll never forget if...

No,I haven’t. How I wish to go there.

No,I haven’t. But I wish some day I could go there...

学生年轻活泼、爱好运动,在关于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尽可能多地说出一些体育用语,如:tennis,badminton,relay race,wrestling, balance beam,shooting,track and field等。

2.突破难点时合作互动。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三、创建“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1.建立想象,拓宽思维。

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在阅读中,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立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思维的范围,对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在新编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我们要求学生以短文形式进行改写,有些课文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改编为对话形式,有些课文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文续写,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现以初中英语7A Unit 7的“Shopping”为例:

在Reading 1课时结束时,教师详细布置表演前的准备工作,分以下几项:

(1)组织2到4人小组。

(2)小组成员商讨短剧的内容,挑选一人执笔成稿。

(3)小组成员按定稿后的角色分配,分别熟记闽南语,准备表演。

(4)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短剧表演中更多地运用道具、布景,或者可以制作PPT等,以增强短剧表演的情境性,使语言的表现力更突出。

(5)对每组表演的时间要做具体规定,以确保全班每个小组在这一课时都能展示自己的作品。

(6)要求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充分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购物用语。

2.遥远想象,变通思维。

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许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上一篇:在英语课堂上如何有效教学 下一篇:放飞英语内涵之翼,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