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有一个梦想

时间:2022-05-11 10:14:42

我曾有一个梦想

在安徒生的童话里,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丑小鸭都需要遵循着白天鹅的变化轨迹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幸福和美好么?48岁的苏珊・博伊尔的《英国达人》之路也许能为在人生旅途之中追求幸福境界与美好理想增添新的注释。

“I dreamed a dream in time gone by(我梦到往日的梦). When hope was high and life worth living(充满了希望而且生命拥有价值).”

年近半百、鸡窝乱发、相貌普通、身材臃肿、没有工作、从未恋爱……当苏珊・博伊尔大大咧咧地走上“英国达人”的选秀台,没有人会把这些元素组成的“大龄剩女”与红遍全球的“超女歌神”联系在一起。在开口演唱之前,苏珊说起自己曾有的梦想――想当一名职业歌手,像“英国音乐剧第一夫人”、著名歌星伊莲・佩姬那样出名。对于一个祖母级的选手,说出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话,台下的评委观众嘘声一片,镜头更是多次对准了翻白眼的年轻小姐和窃笑的评委。

但对于苏珊来说,这样的场面她从小就经历过。苏珊于1962年出生在苏格兰西部的农村,她的母亲当时已经47岁。苏珊的家庭不是一个幸运的家庭,因为在她出生前,家里的4个兄弟和5个姐妹当中只有5个活了下来。由于难产而导致出生时缺氧,脑瘫自出生之后时刻便伴随苏姗,这也使得苏珊在读书上有些障碍,还被诊断出有学习困难症;再加上其貌不扬,老师们经常批评她,同学们也嘲笑她为“没脑子的苏珊”。童年的苏珊心里留下痛苦的阴影和创伤。因此,在《英国达人》(Britain's Got Talent)现场遇到的嘲笑声,也许对于苏珊而言是一种司空见惯。

现场身兼英美两国平民大赛评委、以苛刻、刻薄著称的西蒙・考埃尔略带嘲讽地追问苏珊:“为什么你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当职业歌手)?”苏姗回答:“以前我从没有过任何机会,但从这儿开始就有改变的希望。”

的确,不幸的苏珊是幸运的。这份幸运开始于她从音乐和歌声中去寻找快乐之时,幼年的苏珊逐渐展现出在演唱方面的天赋。自从12岁喜欢上唱歌,年幼的苏珊开始梦想成为一名职业歌唱家;然而,所有的人中,只有苏珊的母亲坚信她拥有与自己的偶像伊莲・佩姬一样的歌喉。

但苏珊的一切,似乎都来得比别人迟些。30多岁的时候,她才在母亲的支持下到一家不知名的戏剧学校学习唱歌。10年前,她的父亲去世,随后母亲生病,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苏珊放弃了唱歌,生活只剩下了在教堂做义工和专心陪伴照顾妈妈。两年前,91岁的母亲去世,她开始了独居生活,跟自己的一只猫“小石头”相依为命。在参加“英国达人”之前,苏珊的生活充满了沮丧和焦虑,没有工作,没有伴侣,也没有希望,既没有收到过一次约会邀请,也从来都没有被男人亲吻过。

“我想实现母亲的愿望,我想为她做一点事情。”苏珊对着镜头,难掩泪水。这次毅然参加比赛,是因为母亲曾鼓励她去参赛。母亲的谢世给了自小自卑、敏感的苏珊冒险的勇气,她开始正视自己曾有的梦想,带着母亲的遗愿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现场的另一位评委摩根问了苏珊最后一个问题:“你要唱什么?”事后摩根坦言,他当时的心情,就像是等着看一场“砸锅”的表演。苏姗的回答像是准备了40多年,她坚定地说:“《悲惨世界》中的《我曾有一个梦想》(I dreamed a dream)。”

“He filled my days with endless wonder(他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无尽的惊喜). He took my childhood in his stride(他轻易地带走了我的年轻时光). But he was gone when autumn came(但是秋天来临,他却离去). And still I dream he'll come to me(我依旧梦想着他会回到我身边).”

《英国达人》达人的首场演唱,是苏珊梦想成真的时刻。随着轻柔的前奏,苏姗刚唱出“我曾有一个梦想”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西蒙扬起了眉毛,女评委阿曼达张大了嘴巴,镜头捕捉了他们难以置信的表情。台下的观众目瞪口呆后,立刻爆发出一片喝彩声。苏珊那天籁般的嗓音与关乎梦想的歌词,深深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2分22秒,仅仅用了2分22秒,苏珊让现场的几千人从认知到情绪,来了180度大转弯!

“毫无疑问,这是我参加这个评选三年以来最大的惊喜,当你声称要成为歌星佩姬时,每个人都在嘲笑你。但现在,没有人再嘲笑你了。这是一个令人震惊、难以想象的表演!太惊人了,我真被震撼了!” 评委摩根首个评论说。

“我真是非常激动,因为我知道这里的每一个人开始都不看好你,我真觉得我们都在以貌取人,我想这次是唤醒我们的最强劲的警钟。我想说,能在这里听你的歌,简直是一个殊荣。”阿曼达难掩激动之情。

虽然初赛之后,苏珊回归到她简单的生活,但她的歌在Youtube上7天就达到了匪夷所思的3000万次点击,留言有16万条。很多网友留言说,他们被感动得流泪,听几遍,哭几遍,甚至有人听了十几遍,一直在哭。在Youtube上,全球各地几千万观众都表示了和阿曼达一样的观点: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世俗偏见!

英国媒体评论说,苏珊实现了数百万被“以貌取人”文化所困的普通人的梦想,或许就是她的故事如此令人瞩目的原因――她代表无数因外表而被忽视和排斥的人们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华盛顿邮报》对此的评论是:“现代社会已经习惯了以貌取人。人们对此似乎无能为力,这是大家思考的方式,这是大家习惯的生活。但是苏珊却给人们上了一课,或是树立了一个榜样。”

苏珊出名以后,很多记者来到她居住的小镇,跟踪她的一举一动。在半决赛之前,苏珊面临压力过大精神处于崩溃边缘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她不善处事甚至于连电脑也没有,她处于过度的压力之下,面对记者常常说出偏激的话,因此很多小报将她和神经过敏、攻击记者、对竞争对手毫无同情心等同起来;另外,苏珊还因评委在她观看的另一场半决赛中给予另一名参赛者好评而出言不逊。一些心理专家也认为,苏珊在台上的一些小动作表示她的精神状态已经极度脆弱,例如砍头的手势和扭臀的动作。 但苏珊最终依靠自己对梦想的执着,坚持参加了比赛,她站在决赛舞台上,尽管她最后获得的是第三名,但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她没有放弃。

因为自己的歌声和对梦想的执着,苏珊在全球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国际巨星黛米・摩尔也是其中一位,并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苏珊成为一名国际级的新星。在今年4月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说,她和丈夫无意间打开了网络上的视频画面,苏珊的《我曾有一个梦想》,让她感动得落泪。摩尔在自己的博客上链接了苏珊演唱视频,视频的点击率呈几何数增长。作为一名国际巨星经常谈论的选秀新人,苏珊也随着巨星之口,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据英国Entertainmentwise报道,摩尔准备邀请苏珊来参加9月份将在好莱坞举行的她的结婚纪念日活动。黛米・摩尔在报道中说,希望苏珊穿上短裙秀出膝盖,就像在比赛中为摩根合作的那样,整场婚礼庆典的高潮将留给苏珊来表演。

摩尔对苏珊的推荐,让她成为了全球的知名人士,从奥普拉到奥巴马,都对苏珊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据苏珊的哥哥称,比赛后状态不佳的苏珊已接受奥巴马夫妇的第二次要求,将于7月4日参加美国独立日庆祝活动,献唱白宫。此前,苏珊曾受邀5月前去白宫赴宴,但因忙于比赛没有成行。而“两顾茅庐”后,苏珊表示,虽然身体条件欠佳,现仍在普莱奥利医院修养,但她对华盛顿之行十分期待。

然而,苏珊的一夜成名并并非史无前例,仅就《英国达人》这一节目而言,已是多有苏珊的前辈。2007年,《英国达人》第一届冠军、人称“手机男”的保罗・帕兹已经创造了奇迹。保罗・帕兹在2007年决赛中放声高歌一曲《公主彻夜未眠》勇夺冠军,全球超过7400万观众通过YouTube网站,亲眼见证这个歌唱奇迹。保罗长相平平,参赛时已经36岁,虽然曾参加过业余歌剧的表演,但有着最普通的工作,超市里负责架销售手机。对于自己的天赋,保罗没有自信,就连是否参加改变其命运的选秀比赛,还是以掷铜板来决定的。

从身世苦难到“咸鱼翻身”,苏珊可以说是两年前保罗的翻版,他们都用歌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从默默无名的平凡人变成举世皆知的跨界巨星。而苏珊还多了年龄和性别的弱项,但正因为如此,“苏珊大妈”的成功却成了经典的选秀案例。

重放苏珊参赛的短片,从摄影到剪辑可谓完美。苏珊上台的笨拙、评委的面部特写、吊眼珠的年轻女性、中年妇女的快闪……都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一个直观清晰的印象,苏珊是否值得期待?也许在刚开始,她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妈级选手,而这一切都因为苏珊开口演唱来了一个大扭转。从聚焦苏姗演唱,到观众欢呼的整体画面,都转换得恰到好处。虽然是现场实录,但从艺术效果到戏剧效果都令人拍手称奇,这正是选秀团队渴望达到的最佳效果。

无疑,苏珊就是这一戏剧效果最适合的人物――我曾有一个梦想!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苏珊成全了他们的一种心理诉求:作为社会上的一个小人物,通过收看电视节目,似乎亲历了苏珊超越年龄、相貌,实现了曾经的梦想。当苏珊深情演绎《我曾有一个梦》的时候,荡气回肠的歌声不仅带给人们听觉的震撼,更该有心灵的颤动:漂亮是感官的事情,而美则关乎精神。苏珊是个独特的人,人们透过她的歌声看见的正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苏珊证明了,命运其实没有既定的轨迹,丑小鸭也不必只有选择白天鹅的蜕变之路。虽然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正因为此,那一颗颗被流俗观念浸染的不乏幽暗的内心,一霎间被苏珊歌喉流溢出的美的光辉点亮了;也就在那一霎间,那些聆听苏珊的人触摸到了这个虚无的时代中人性复归希望的悸动。■

上一篇:林业产业化特征作用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西班牙女郎”及瘟疫对战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