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湖地区森林防火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5-11 09:07:50

环湖地区森林防火现状与对策

摘 要:森林防火是发展现代林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江西省都昌县为例,指出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林地内外可燃物增加,生物防火带建设滞后、防火监测网建设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领导,建设遥感监控及生物防火带建设等建议,对环鄱阳湖地区提升森林防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森林防火;建议;环湖地区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识码:A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森林防火作为发展现代林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事关鄱阳湖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意义特殊。本文以江西省都昌县为例,介绍环鄱阳湖地区森林防火现状与对策。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情况

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鄱阳湖北岸,幅员面积2669.5km2,其中陆地面积1279.2km2,水域面积1390.3km2。陆地面积中林业用地面积66533.3hm2,森林覆盖率30.2%。该县境内有武山、鸣山、苏山、阳储山四大山脉。东连鄱阳县、西接星子县、南毗余干县、新建县、北靠湖口县、彭泽县。都昌拥有鄱阳湖水域面积123333.3hm2,占其总面积358666.7hm2,1/3强,在环湖地区具有调查研究代表性。

1.2 森林防火现状

都昌县委政府非常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挥部,由县政府县长任指挥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县委常委分四大山脉挂片负责辖区内森林防火工作。成立了县森林扑火大队。各乡镇成立了扑火分队。连续多年获森林防火平安县光荣称号。

2 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该县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速,森林防火工作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林地内可燃物增加,生物防火带建设滞后、防火监测网等设施建设不健全等问题。

2.1 林地内外可燃物增加,防火形势严峻

随着经济发展及农村人口加速流向城市,封山育林成效越来越好,林地内外可燃物急剧增加,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重大隐患。

2.2 生物防火带建设滞后

防火带特别是生物防火带建设严重不足,个别地方甚至没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速,跨县、乡界防火带建设难度增加。

2.3 防火监测网络沿未建成

防火监测网络能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监测到,可以大提高防火扑火工作效率。目前沿未建设完成。

2.4 森林防火设施尚不完备

森林防火装备落后,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及遥感监控手段。

3 森林防火工作发展对策

森林火灾位不仅破坏生态环境,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同时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林业发展的大敌。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同时,森林防火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结合鄱阳湖地区实际情况,就环湖地区森林防火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3.1 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生态持续恶化,沙尘、雾霾、水质富营养化有加重的趋势。人民呼唤生态,群众渴望森林。林业除了提供林产品,还提供生态产品,森林是最廉价、最强大、不可替代的空气、水质净化器。森林防火是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防火工作做不好,林业就发展不起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标语等宣传工具,抓住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开展宣传,让广大群众引为为戒,吸取教训,警钟长鸣。

3.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指挥部和林业部门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把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层层签订防火责任状。实行森林防火一票否决。

3.3 加快森林防火监测网络建设

3.3.1 森林防火监管员及扑火队伍建设

建设一只全覆盖的专业监管员、扑火队伍建设,在防火期巡山查山,确保一旦发生火险火情能及时报告指挥部,并及时扑灭。并配备全套设施工具。

3.3.2 建设四位一体的自动监控网络

开发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政管理、资源监测四位一体的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功能较为完善、管理手段较为先进的林业“三防”体系。利用卫星遥感系统以及在重要山头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管理先进高效。

3.4 建立森林防火预案

各森林防火单位必须建立森林防火预案,确保在发生森林火险火情时,能应急响应,及时将火险火情扑灭。

3.5 加快生物防火带建设

生物防火也叫营林防火,是防患森林火灾的重要方法。在县界及重要山脉的主要山脊上营造10~50m宽的防火林带,主要树种为木荷、杨梅等防火树种,防火线两边栽植灌木树种,中间栽植乔木树种,经过5~10a的建设,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防火效果。

3.5.1 新造林必须建设生物防火带

新造林必须按作业设计要求,在主要山脊和小班周围建设好生物防带,否则不发放有关造林补助。新造林建设生物防火线投入小,见效快,受益长,是森林防火的主要发展方向和途径。

3.5.2 天然林中生物防火带建设

天然阔叶林自身具有较好的防火功能,可暂缓或不用建设生物防带。天然针叶林或天然针阔混交林应在主要山脊建设生物防火带。通过全垦整地或穴垦整地方式,营造生物防火带。

3.6 建立林业联防联控机制

森林防火是林业发展的头等大事,防火线是林业的生命线,单凭单个经营者是难于统筹建设。全县应统一建立森林防火、有害生物入侵、害虫害防治三位一体的联合机制。统一建设跨界防火线、重点林区防火线。小区域防火线建设由林业经营者建设,当地防火指挥部应给予资金补助。有害生物入侵按森林防火区域划分责任。

3.7 加大森林火灾案件查处力度

森林火灾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案件查处工作,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作者简介:曹新华(1980-),男, 汉族,考虑控, i几何画板江西都昌人,任职于江西省都昌县林业局。研究方向:森林防火、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上一篇:生物沙障治沙造林技术研究 下一篇:乐业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解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