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验二则 第3期

时间:2022-05-11 02:39:38

口疮、右腋淋巴结肿、临经水肿

徐××,女,46岁。

初诊(7月31日)。主诉:口疮、右腋淋巴结肿1周余。

病史:幼年有哮喘,右胸背突。颈腰椎增生,左耳鸣,近1周患口疮,右腋淋巴结肿痛、纳欠佳、寐不酣、左耳失聪。月经2~3个月一次,昨天适来,尚准。临经水肿3年。血压95/60毫米汞柱。舌苔薄腻,脉结代4~5次/分。

辨证:肝肾精血不足,郁热壅滞,心脉不利。

治则:补肝肾、益精血、散壅滞、复心脉。

处方:楮实子、炙甘草、瓜蒌、天门冬、麦门冬、柴胡、猪苓、茯苓各10克,熟地黄、当归、菟丝子、甘杞子、皂角刺各15克,续断、桑寄生各20克,蒲公英50克,七剂。

二诊(8月7日):口疮消,淋巴结肿痛减半,纳可寐安,早搏消失,水肿稍退。经来4天即净。血压86/55毫米汞柱。脉缓、舌苔薄。证治相符,勿必更张。守上方去二苓、柴胡,加党参、五味子各10克,白术15克,黄芪、黄精各30克,七剂。

三诊(8月14日):头晕,血压85/60毫米汞柱,登楼行远则气喘,淋巴结肿未全消,水肿全退。双耳鸣,脉缓,舌苔薄。仍守上方加炒白芍15克,七剂。

四诊(8月21日):头晕减,血压稍升96/60毫米汞柱,淋巴结肿消而未已。动则气短,舌尖右碎,脉缓。仍守上方加沙参15克,红花5克,七剂。

五诊(8月28日):头晕,血压86/60毫米汞柱,心慌,淋巴结微肿隐痛,月经届期未至,脉缓,舌苔薄。守上方去二冬,加桂枝6克,艾叶3克,仙灵脾15克,七剂。

按:幼病哮喘,右胸背突,显与先天不足有关,年46岁,已跨进更年期,月经2~3个月一次。冲任已衰。脉结代,心律不整,又加口疮、右腋淋巴结肿痛。多病之体,症情复杂。治当新旧兼顾。

处方用楮实、二冬、归、地、菟、杞、续断、桑寄生、柴胡,补肝肾、养精血,兼复心脉;瓜蒌、皂刺、蒲公英解热,消结肿。一诊即效,口疮已,早搏消失,右腋淋巴结肿退减半。二诊加强补气健脾,三诊加强补肾,四诊加强活血。尚算顺利。补肾调冲任,针对更年期,是一关键。

寒湿伤中

宫××,男,43岁,日本人。

初诊(2月24日):旅途劳顿,饮食生冷,寒湿所伤,发热37.5 ℃,脘腹不适,呕恶,泄泻四五天。肩颈酸痛。脉缓,舌苔薄。拟予桂枝胃苓汤加减。桂枝、炒白芍、苍术、藿香、柴胡、姜黄、半夏、枳壳、猪苓、茯苓各10克,白豆蔻、陈皮、川朴各6克,木香、干姜各5克,五剂。

二诊(3月1日):投温中化湿和胃之剂,呕恶、泄泻已止。昨夜胃痛阵作,脉迟缓(56次/分)。舌苔净。寒湿虽化,中焦阳气受伤。拟予桂枝附子汤加减。桂枝、炒白芍、苍术、白术、藿香各10克,附片、毕澄茄各6克,红豆蔻、白蔻、干姜、炙甘草各5克,五剂。

三诊(3月7日):胃痛除,肩颈酸,小便频数,脉缓(72次/分),舌苔净。转以丸剂调理,①补中益气丸2瓶,②金匮肾气丸2瓶。

按:胃肠炎见寒证者,宜辛温祛寒为主;如夹湿邪者,加化湿之品。初诊有表证,故用柴胡、桂枝;二诊里寒阳虚,故用桂枝、附子平胃、二陈化湿和中,前后贯串,堪称顺利。

上一篇: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下一篇:警惕老年人的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