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道场中的大仙崇拜

时间:2022-05-11 11:12:32

作者简介:白志强(1987-),男,蒙古族,辽宁阜新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

摘要: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文殊师利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唯一兼有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佛教圣地。灵应寺坐落在梵仙山顶上,是五台山庙群当中唯一的一座大仙庙,庙内以供奉民间信仰中的狐狸,即“狐仙”为主。

关键词:五台山;文殊菩萨;灵应寺;狐仙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40公里。山的坐落方向为东北至西南走向,总面积为2837平方公里。最高峰为北台的“叶斗峰”海拔3058米,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被誉为“华北屋脊”。

在调查期间,发现该地是一个以佛教为中心,文殊菩萨崇拜为主的五台山当中何以有大仙(主要狐仙崇拜为主)崇拜。这种非官方的,非占主导地位的,存在于民间的狐仙信仰是如何在官方认可的,占主导地位的佛教中心占有一席之地的。

一、文殊、文殊道场与五台山

“文殊是古印度舍卫国(今尼泊尔奥都附近)多罗聚落人,从佛祖释迦牟尼出家学道后,即随世尊四处游化,弘扬佛法。……一生的弘法活动,悉在古印度的境内。他的名声、事绩及其思想,是随着佛法的传播,主要是随着般若经类的流行,传到我国的。”①传入我国以后,文殊是在哪儿居住的又在哪儿弘扬佛法进行演教的。据《太华严经》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②从上述文献中不难发现文殊菩萨居住在清凉山,并且携家人和众位菩萨一万多人在此处讲经说法。既然清凉山是文殊菩萨居住、讲经说法演教的道场,那么清凉山在哪里,那里又是什么地方。《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七《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中说:“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扔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灾矣。”③

从上面的两部文献中可知文殊菩萨居于清凉山,清凉山即五台山。所以五台山确定成了文殊菩萨讲经说法、演教的道场,随之五台山也成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二、梵仙山:大仙庙·梵仙寺·灵应寺

梵仙山位于大白塔南约1公里处,山顶建寺,名灵应寺。山顶寺庙始建年代不详,明弘治年间重建,清代再建。寺庙坐西向东,占地1092平方千米。寺内有殿两层六间,东南角是南天门,门外是一片空地,过去是“放禄马”的地方。

梵仙山北侧有一条羊肠小路,用石头铺成的,偶尔也有土路。路的两边大小树木成林,而且树上挂满了五种颜色的经幡,沿着路的两边一直到山顶。山顶上是一条平坦的路,在路的南面是一座红色砖墙配着灰色瓦顶的寺庙,紧靠寺庙的是忻州市五台山广播电视站。走到路的尽头是向北开的寺庙山门,山门上方写有“仙境”二字。寺庙正门向东敞开,庙门外观形状拱形,用灰砖砌成,庙门上方横批上写有“佛门仙境”,正上方是黑色牌匾刻有金黄色的“梵仙寺”从右至左的三个大字,此牌匾张政书刻于已卯年初秋。进入庙门内,内侧正上方挂有两个牌匾,最上面金黄色的牌匾正中间刻有“灵应寺”从右至左的三个大字,牌匾左下角是“卒已石家”的印章,下面镶有金黄色边框的红色牌匾左上角刻有“敬大仙”,正中间刻有“有求必应”从左至右的四个大字,右下角刻有“叩”字。庙门两侧分别有一个赤兔马和马童的石像,放置于红色木质栅栏内。寺院中间有两颗高大的杨树并排而立,而且树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布条。院子南面是文殊殿,文殊殿由两个一大一小的房子组成且每个房子内部在细分成三间小屋,每一间小屋内奉有一尊佛像。大房子的三间小屋内分别是“地藏王菩萨”、“送子观音”、“文殊菩萨”的像;小房子的三间小屋内分别是“太上老君”、“财神爷”、“关公”的像。院子西面是大仙殿,面宽三间,两层楼,下层为石结构里面洞三眼。上层有殿三间,笔者考察期间由于大仙殿正处重新翻修阶段,所以上层三间殿已被拆除等待重新装修。院子的北面是客堂,但在笔者考察期间客堂并没有被作为是招待香客而用的,而是把客堂当成了供奉老仙(狐仙)的场所。客堂一共三间小屋,正中间供奉有药师祖孙思邈;左手边小屋内供奉有“大仙奶奶”、“胡三爷”、“胡三娘”;右手边小屋内供奉有“老仙奶奶”、“二仙奶奶”。各位老仙头戴珍珠冠,面带笑容,左右都有童男童女作为侍从。

灵应寺,灵在哪里?笔者在客堂中发现了刻有“佛”字下面带有莲花的竹筒,里面装着用竹子做的签,而且每支签上都标有红色的大写数字,如“五十九、八十三、一百”等。据果名讲,像这样来灵应寺拜狐仙、“摇签算卦”的人每年都很多。查看“梵仙山功德布施芳名登记”从正面也印证了这一点,而且以东北三省居多。

三、梵仙山:传说与“文殊赐宝地”

灵应寺因何而来?因何而建?文殊道场中的大仙崇拜如何存在。魏国祚编著的《五台山传说故事》和侯天和、张裕主编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这两本书以不同的人物形象传说了灵应寺这座大仙庙的来历。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非常虔诚的朝拜者来五台山朝拜。当他到达五台山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正在迷路绝望的时候他看见远处亮有一盏灯,于是顺着灯的方向走了过去。当他来到此处看见有一个小屋里面坐着一位老人,他推开门对老人说:“我是去五台山拜佛的人,途经此处天已大黑,迷路之际看见此处有灯光欲来借住一宿”。老人听完后说:“赶快进来吧!”,朝拜者谢过之后问老人:“我一天没吃饭了,您这儿有吃的吗?五台山离这儿还有多远?”。老人把一盆馒头端上来并告知朝拜者五台山近在咫尺。朝拜者开始吃馒头,当他吃掉一个馒头又会变出一个馒头,怎么也吃不完。等他吃饱,就地睡着了。第二天,朝拜者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荒野里。传说中的这位老人就是由白狐所变,故事发生地在梵仙山附近

笔者在田野考察期间搜集到了与上述或所载文献中所描述大仙庙来历不一样的另一种解释“文殊赐宝地”。相传,狐狸、黄鼠狼想成仙必须吸取活人的精气,方可成仙。文殊菩萨慈悲为怀,想到这一点就把以狐狸、黄鼠狼为代表的欲想成仙的动物集结在五台山,让它们在此修行并赐宝地梵仙山为它们的修行场所。就这样,在文殊菩萨的教化下各仙家在此地修行、修成正果。(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注解

①王志勇主编,崔正森.五台山佛教史(上)[M].第49页.

②明·释真澄撰.清凉山志[M].五台山法物流通.

③王志勇主编,崔正森.五台山佛教史(上)[M].第51页.

参考文献

[1]王志勇主编.崔正森著.五台山佛教史(上)[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07月第1版.

[2]明·释真澄撰.清凉山志[M].五台山法物流通.

[3]侯天和.张裕主编.佛教圣地五台山[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2年6月第1版

[4]魏国祚编著.五台山传说故事[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1997年5月第1版.

上一篇:基于4D技术的施工期建筑结构安全分析研究 下一篇:前列腺电切除术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