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探讨

时间:2022-05-11 10:47:21

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探讨

摘要:小学生比较幼稚、思想单一,在小学阶段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小学学生思想现状的分析、学生思想特征的提出,结合现代教育原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班主任首先必须忠于职守,刻苦工作,既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能、聪明才智、道德风范奉献给学生,也把学习的方法、作人的道理、处事的品德传染给学生。把“慈爱”与“严管”结合起来,“爱”得有尺,“严”得有度,“慈”“严”统一,“疏”“堵”结合,通过严格管理,以堵塞学生违纪的源头,通过耐心教育,以疏通学生成才的渠道。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以自己渊博的科学知识、和谒的处事态度、灵活的工作方法、丰富的教育教学艺术、公正无私的道德情操、勤奋好学的品德风范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引导学生的进步和成才。

关键词:小学 ;学生 ; 思想教育“学校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机构,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公益事业单位”。也就是说,学校是为学生办的,是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人才的地方。小学是启蒙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科技事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不仅要培养出数以千计的拔尖人才,更要求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不仅要学生“学会”,更要是学生“会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是学生学会做人。根据近几年所接触的学生队伍现状,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学生的德育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小学学生队伍的现状与思想特征

仔细分析小学学生队伍的结构现状,可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学习意识差。受当地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家长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思想意识陈旧,对教育不够重视,只求扫盲,不求深造。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眼前利益更导致了人才观的缺失,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只盼望孩子快快长大,好出去打工赚钱。在这种家庭的熏陶和感染下,使学生从小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二是贪玩成性。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贫困山区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不是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就是寄养在亲友家中,只知道花父母的钱,而未享受到父爱或母爱,有的娇生惯养,感情脆弱,有的疏于管教,贪玩好耍,都极容易感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三是生活动力不足。个别学生出身于残缺家庭,不是继父,便是继母,或者是双亲全无,缺乏适当的、必要的父爱、母爱和家庭教育,性情古避,形成扭曲的心理和失落的人生观,善于打打闹闹和恶作剧,对学习和做人都没有兴趣。

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特殊结构现状,导致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多个“两重性”,即想改变困难的生活现状,但有不想下功夫学习科学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技巧;羡慕英雄模范人物,但又不愿也不会从我或从小事做起;很想表现自我,但不会把握时机和寻求机会;好玩爱耍,但又不会选择玩的方式和耍的技巧。

小学生队伍复杂的结构现状和诸多方面的“两重性”,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颇受影响。良好的校风难以形成,力求进步的学生常受其干扰,致使一部分小学生想学习,但又静不下心来;相当好学生,但又不能摆脱社会环境的引诱;想经常受到老师表扬,但又不会约束自己;喜欢交友,但又良莠不分;崇拜名人学者,但缺乏刻苦学习的意识。这些特征和矛盾思想都对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探索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新任务。

二、现行的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及疏漏

目前,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德育工作,都不同程度地确立了“德育为先,诸育并重,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让学生成才,使家长放心,叫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更为重要和十分关键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这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就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而言,在许多方面仍存在“应试教育”的痕迹,重管理,轻教育;重“堵截”,轻疏导;重智育,轻德育;重校内,轻校外。这四种模式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弊端:

一是长期形成的为“教书”而管理,为考试成绩而教育的思想和行为,把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说在了嘴上,写在了纸上,使学生的文明礼貌、卫生习惯、安全意识、法纪观念等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流于形式。

二是思想教育的渠道不够畅通,只“堵”不“疏”的管理模式导致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屡禁屡犯,在某种程度上管得太严,“堵”得太死,使一些个性太强的学生在正道上无处发挥,而在钭路上耍“小聪明”。

三是以考试成绩评估教育质量的单一手段,导致了教师“急于求成”的心理,使学习好的学生受偏爱而偏重智育,忽视对“做人”的修养;使学习差的学生常常在训斥声中“偷生”,而得不到愉悦的教诲。

四是“保育员”、“看家婆”式的管理方法忽视了对学生“人生”的启迪,使所谓“问题学生”因在校内常受监控而厌学,则在社会上寻求自由而被不良习气而引诱。而且,往往在校内管五、六天产生的效果,到社会上混一天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违纪行为有增无减。

爱生,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应有的道德素养,使学校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班主任首先必须忠于职守,刻苦工作,即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能、聪明才智、道德风范奉献给学生,也把学习的方法、作人的道理、处事的品德传染给学生,把“慈爱”与“严管”结合起来,“严”得有尺,“爱”得有度,“慈”“严”统一,“疏”“堵”结合,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通过严格管理,以堵塞学生违纪的源头,通过耐心教育,以疏通学生成才的渠道,以自己渊博的科学知识、和谒的处事态度、灵活的工作方法、丰富的教育艺术、公正无私的道德情操、勤奋好学的品德风范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引导学生的进步和成才。

上一篇:升华语文教学培养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 下一篇:营造幼儿家庭氛围促进语言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