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

时间:2022-05-10 10:35:15

通化县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

摘要:我国现行的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的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对我县水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土地资源

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本情况:

通化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侧,在老岭山脉与龙岗山脉之间,北部与柳河县接壤,东部与白山市毗连,西邻辽宁省新宾、桓仁两县,南部与集安县交界,通化市位于中部,把通化县分割成西北和东南两部分。地处北纬41°19′,至42°07′;东经125°17′,至126°05′,之间,南北宽88.3公里,东西长96公里,幅源面积3726平方公里。全县共有10个镇、5个乡、1个开发区、160个行政村,县政府设在快大茂镇。

通化县属鸭绿江流域,浑江水系,河长大于1公里的河流626条,其中河长超过10公里以上有34条,超过50公里的有3条,主要河流是大罗圈沟河、小罗圈沟河、大安河、富尔江、依木树河、哈呢河、胜利河、和平河、喇蛄河九条。

根据我县区内含水介质的特点,将我县地下水划分为四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碎悄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类列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

二、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通化县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31.13mm,降水资源30.9724亿m3/年。天然水资源量为16.1224亿m3/年,其中地表水为15.6881亿m3/年,地下水为3.26099亿m3/年,重复水计算量2.82664亿m3/年。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2.19119亿m3/年,其中地表水为10.9796亿m3/年,地下水为1.20805亿m3/年。

三、可供水总量预测

对于小流域内没有水库调节仅以天然河道提供的灌溉供水,其供水量预测主要采用三时段计算法,由于通化县引水拦河坝没有调蓄水量能力,因此造成河道水位陡涨、陡落的山洪水(群众称为邙牛水)引水拦河坝无法全部利用。仅靠地下水补给的地表水,水量比较稳定可靠,其水量大小是决定引水拦河坝供水能力的决定因素。本次第一时段、第二时段天然河道供水量采用天然河道径流量50%计算,第三时段采用吉林省水文地质调查所水资源室所作的《通化县水资源评价》中基流分割成果。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月分配;西区采用区间月分配比,东北区、东南区采用铁厂站月分配比,河流排泄地下水量预测月分配比计算成果表。

河流排泄地下水量预测月分配比计算成果表

第一时段(5月15日—5月30日)为泡田插秧期,该时段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春旱现象。第二时段(6月1日—6月20日)为缓苗期,该时段有的流域也常发生供水不足(当地群众称为插后干)。第三时段(6月21日—9月1日)为水稻生长成熟期,该时段进入雨季,河道水量丰沛,我县历来从未发生灌溉缺水现象。

对于流域内含有水库的灌区;其灌溉供水能力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水库下游河道区间提供的可供水量,另一部分是水库调节后提供的可供水量。

经计算全县2012年现状年可供水量28398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952万立方米,地下水446万立方米;2015年供水量预测频率50%时可供水量3323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2568万立方米,地下水667万立方米;频率75%时可供水量2891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8248万立方米,地下水667万立方米;频率95%时可供水量23096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2429万立方米,地下水667万立方米。

四、土地资源总量

全县幅圆面积为3726km3,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荒山、林地、渔业用地、水域、城市居民点、铁路、公路和其它用地。

土地资源可利用量及开垦利用潜力,依据通化县境内地形地貌可分为山地和河谷平地;其中山地面积526.13万亩,河谷面积32.77万亩;山地主要适于林业用地和部分耕地、种植中草药材用地及园地。河谷平地除渔业用地、水域、城市居民点、铁路、公路和其它用地外其余24.04万亩主要用于发展灌溉农业用地,可见我县灌溉农业还有较大发展潜力。

五、水土资源供需评价

根据水土资源供需平衡计算,我县东北、西南两区各水平年不同保证率均不缺水,主要是以上两计算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供水能力强,但地处我县高寒山区,气温低、无霜期短、水稻产量低、质量差,加之河谷平地面积小、土地贫脊,水田渗水量大因此不适宜发展水田灌溉工程,只适宜发展小型滴灌和低压输水管道灌溉工程用于蔬菜大棚灌溉和中草药材种植灌溉。

对于我县西区p=75%其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7600万立方米,p=75%现状灌溉需水量为5900万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可利量12.4%,可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通过对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我县西区余水8504万立方米、缺水121万立方米,缺水主要是水资源在年内分配不均,造成灌溉第一时段(5月15日—5月30日)和第二时段(6月1日—6月20日)缺水,余水主要发生在灌溉第三时段和全年非灌溉时段。2012—2015年其间P=75%灌溉需水量增加到6598万立方米。通化县灌区多呈狭长带状,沿河设有多道引水拦河坝供水,因此输水渠、水田的回渗水量,可重复循环利用,因此对输水渠采用节水措施对全流域灌区来说不可能起到明显效果,必须采取蓄水措施,增加灌区上游蓄洪能力,增强对下游河道水的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其下游各引水拦河坝在灌溉缺水时段的供水能力。通过对西区各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在2007—2012年间需增加有效库容93万立方米,P=75%增加供水能力698万立方米。在2013—2015年间需增加有效库容400万立方米,P=75%增加供水能力1214万立方米。在2016—2020年间需增加有效库容340万立方米,P=75%增加供水能力1081万立方米。

依据通化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统计,2012年我县全年用水量达9877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量达9431万立方米,地下水量446万立方米。我县用水量主要分为农田灌溉用水5987万立方米,林牧畜渔业用水417万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60万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607万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41万立方米。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县作为全国园林城、文明城、卫生城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更加重视,政治和经济都处于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因此,要想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我们必须要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对其进行不断地创新,加大对全国各流域水文水资源的监测以及分析,促使中国的水文资料系统能够安全、正常、可靠地运行。

上一篇: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特性与事故分析 下一篇:针对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地震破坏准则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