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语文教学新模式

时间:2022-05-10 10:32:09

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语文教学新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也为学生提供多种认知途径,为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创造了必要条件。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激发阅读欲望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候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教学时,运用多媒体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到学习之中,从而对阅读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多媒体具有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情境,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对象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声情并茂的录音放给学生听,把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图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展示内容,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利用课件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节做成一个动画,随着课件一边演示动画,一边出示课文相应的每小节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形象直观,丰富了表象,教学效果良好。又如在教学《四季歌》时,可以先播放歌曲《四季歌》。然后提出问题:一年有哪4个季节?随着学生的回答,电脑屏幕渐现课题。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又如《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西沙群岛的美丽画面,伴随着优美的配乐朗诵,学生们仿佛亲临其境,映入他们眼前的是蓝蓝的海水,美丽的海岛,丰富的水产,各种海鱼,笨重的海龟,丰富的物产,海底动物窃窃私语。这样的课堂教学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多媒体动态画面形象、直观、感人,启迪思维,诱发灵感,增强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和对教学重点掌握,所以,教师教学时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把语文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特别是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喜欢看,愿意听、乐意学,不知不觉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在轻松的气氛中理解了难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的重要作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协同运用,确实能使重点突出,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实效。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合到小学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写作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但为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帮助,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他们的见识,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信心和兴趣,培养了写作能力。如:训练学生学习景物描写时,可以先播放一个配乐的美丽景色片段,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表达的愿望,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描绘出来,然后相互讨论比较,补充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会用美的文字去创造美,还能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例如给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后让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然后以《美丽的春天》《可爱的春天》为题进行说话训练和写话训练,学生一定会合理的想象,并写出美好的春天。这样的教学,孩子们一定会越说越爱说,越说越会说,越说越精彩。多媒体这种较强的视听感染力和快速交互功能,将音像视听有机结合,能有效的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上一篇:利用多媒体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下一篇: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