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土楼 第9期

时间:2022-05-10 07:41:01

天空一如既往地飘着细雨,土楼里的空气能拧出水来。福建山区的雨多得像山上的竹林,密密的竹叶把天空染绿,丝丝的细雨把大地浸透。

当雨丝再次像雨的网蒙上土楼,我钻进这网里敲开土楼沉重的门。老阿婆端上土茶驱除阴冷的寒气,古奥的客家方言如醇厚的土茶暖暖地漾在远行的摄影人心中。

雨水顺着土楼的土墙淌成泥土的小溪,我真担心浸透雨水的土墙会轰然一声坍塌成一堆泥巴。土楼如一个披着蓑衣的老者静坐雨中,天生的一种沉实朴厚让我安详泰然。福建的雨阴柔缠绵,福建的土楼在雨水里静坐了几百年。我坐在几百年风雨浸润的土楼里,那一环环一圈圈首尾相连的土楼始终像一个环环相扣的古老谜语,让人困惑让人无法拒绝它的魅力。朝代更替在它面前如世事烟云,土楼永远是把根基落在泥土大地的怀抱里。

土楼真的只是泥土建造,没有玄虚没有幽奥没有雅致没有辉煌,如雨落在水中如泥渗进土里,连称谓也是朴实无华的“土楼”两个字,当乡下老者用难懂的客家话说出这两个字时,那翕动的嘴唇如土楼壁上的裂缝。老人虽口齿不清但身体硬朗,土楼虽裂纹横斜却矗立不倒。老人生活在土楼里,土楼植根在大地上。

造土楼的乡民有土人的智慧,他们将大块的河卵石铺砌在墙基的基础上,土里有石,如人体有骨。石基上铺松木,松木中含松脂,泥中水中浸润千年,不腐不朽。粗大的松木纵横交叉,又构成一层木筏式基础,基底面积增大,足以支撑夯土高墙的巨大载荷,即使在烂泥地上造楼,历经数百年仍岿然不动。南靖县书洋镇裕昌楼,建于元末明初,已经历六百余年风雨,曾经大地震,屋斜墙裂,倾斜15°,却墙斜屋不倒,至今日依然如故。卵石松木的弹性基础,是支撑斜楼的重要依凭。

在卵石基础上夯筑土墙,将含黏性的黄土调和水田中的底泥,掺以稻秸,更有甚者加红糖水糯米浆,层层夯实,如铁如石。夯筑时在墙体中用竹片松枝作拉结筋,整个墙体浑如一体。土楼朴实,用的材料只是泥土竹木,用的器械只是人的双手,双手的力量把泥土夯进大地,整个世界上永垂不朽的材料只有泥土。

土楼里真没有诗意,我只是应着文人的惯性去故作多情,如过景的歌手那无法掩饰的叹息。岁月和土楼和我一起陷入叹息之中,站在土楼的中间只看见圆形的田圆形的地圆形环列的房间。房间里住的乡人不知诗意文思却懂得人伦文本,一副楹联道出了乡人心思:“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

土楼只是乡人的居所,居住有居住的文化,祖宗逝去,居所留下了文化,文化成了遗产。福建有很多土楼,有说五千座有说三万座,其实遗产一多就不值钱了,只是别把现存的土楼再毁掉。遗产有迹可寻,文化无价可沽。

春风吹皱绿水绽开红花,秋雨打落黄叶浇灭青灯。春风秋雨中我站在土楼的檐下,土楼在春风秋雨中若隐若现,春风秋雨中缥缈着一段山里乡民居住文化的影子。

上一篇:张之洞故居 下一篇:旧伤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