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大欢喜 第4期

时间:2022-05-10 04:39:37

风险投资对项目要看得准才能投缘,投缘才可能不轻易放弃,不轻易放弃才可能最终实现投融资皆大欢喜的目的。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险投资业不过是短短几年的历史,还处在摸索的阶段。所以,我们更需要时时检讨、不断调整、经常思考。"科招总经理助理胡永全这样说。

选择投资什么项目?选择投资哪个阶段的项目?风险投资者对此要有"火眼金睛",要心里有数。三元基因是一个种子期的项目,它的风险性较其他阶段的投资更大,那么,科招在投资之前就要重点考察风险与成功几率的关系,考察它的现状和前景如何。科招认识到,中国在化学制药方面还停留在仿制阶段,中医药则缺乏科学明确的药理机制与检测手段,惟独生物制药技术可以说是与发达国家最为接近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它今后的走势和发展空间极具想象力。而且,生物制药的上游技术与国际水平可以说在同一水平线上,只是存在下游技术的差距,而风险资本可以在这方面充分发挥它的高效作用。这使得其成功的几率得以提高。

国外的风险资本往往对创业企业不闻不问,在日常操作层面上不怎么管,不怎么介入,只是在资本层面帮助创业企业。而在中国,仅仅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因为中国创业者从整体水平来讲,还没达到完全能够独立运作一个企业的地步。在中国,创业者基本上都是初次创业,第一次下海,他们对市场不甚清楚,风险资本无法放心地将资金交给他们,所以要参与创业企业的管理。胡永全说,三元基因是个种子期的项目,企业由包括科招在内的三方共同搭建而成。它的风险相对来说更大,所以科招要对它进行决策性管理,在三元基因中派了自己的投资经理作总经理。这样,科招对三元基因的管理就得以强化。而且,对创业企业的管理不是硬性的管理,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增值管理,更准确地说是增值服务来实现控制企业的目的,不至于出现创业企业与投资预期相背离的情况。

风险投资者往往希望自己对风险能够洞如观火,但实际上规避风险和锁定风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科招与圣达的投融资故事中,投融资人能借鉴什么?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致使企业在发展中如履薄冰,说不定在哪一天就冰破灾至。这是中国企业现在不得不承受之痛。那么,投融资方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开拓、维护并发展市场,就成为关键因素。如果不出现和邦公司的资金问题,也许三元基因能够早一天投产。但是,市场不允许有假如。所以,风险投资没有简单的1+1>2的逻辑,投资要实现增值,就必须着眼于资本升值的整个链条,考虑创业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并帮助创业企业及时化解风险而不是在风险面前毫无举措。

创业企业出现暂时的不顺甚至是风雨飘摇时该怎么办?三元基因如今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但只有科招自己才知道在光明还没出现的时候,坚持也是很沉重的。也知道只有在该扛住的时候绝对不能有所懈怠,才可能成功就在坚持之后。但创业企业永远都要记住的一点是,风险资本的最根本特性是它的趋利性,这使得它为创业企业心甘情愿地提供资金和服务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取高额的、与它所承担的风险相适应的资本回报,也使得它为此愿意具有诚意地争取排除双方合作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只要项目本身是好的。创业企业要有"既取之,则必加倍予之"的心态,才能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多方面的支持。三元基因"树大不忘栽培人",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均实现了对风险投资的最好回报。并以此为动力,加速企业的发展。也正因为风险资本的趋利性得以满足,科招才会与三元基因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在三元基因的6届股东之变中坚持不懈。

总之,风险投资对项目要看得准才能投缘,投缘才可能不轻易放弃,不轻易放弃才可能最终实现投融资方皆大欢喜的目的。

上一篇:被写字楼吞噬的人 下一篇:善用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