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通脉饮治疗心绞痛64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05-10 09:05:33

益气活血通脉饮治疗心绞痛64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休息、镇静、止痛、吸氧、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液及极化液(GIK)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自拟益气活血通脉饮。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43.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益气活血通脉饮

中图分类号:R541.4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5―0387―02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防治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的主要课题。根据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理论,2002年5月-2006年8月应用西医常规配合中药益气活血通脉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①入选标准: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临床命名诊断标准和1979年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及心律失常座谈会拟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冠心病心绞痛)的标准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瘀证诊断标准》。②剔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脏病所致胸痛者,合并中度以上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病人,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性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1.2分组 纳入观察的10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均为住院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男42例,女22例;年龄45岁~68岁;病程0.5岁~10.0年,平均6、7年;其中合并高血压11例,高血脂13例,糖尿病3例;心律失常3例,脑动脉供血不足1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稳定型心绞痛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3例,梗死性心绞痛8例;心绞痛程度分级:轻度心绞痛32例,中度心绞痛22例,重度心绞痛10例。对照组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47岁~66岁;病程0.6年~10.0年,平均6、5年;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高血脂9例,糖尿病2例,脑动脉供血不足7例,陈旧型心肌梗死2例;稳定型心绞痛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6例,梗死性心绞痛5例;心绞痛程度分级:轻度心绞痛23例,中度心绞痛14例,较重度心绞痛7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阵发性胸部闷痛、刺痛,并伴有心悸、气短、乏力、舌质紫黯,苔白,脉弦涩。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心绞痛疼痛程度分级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即休息、镇静、止痛、吸氧,极化液(GIK)500 mL(含10%葡萄糖500 mL、胰岛素8 U~12U、氯化钾1.0g)静脉输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的益气活血通脉饮。药物组成:人参10g,黄芪30g,川芎30g,丹参30g,三七粉2g(冲),麦冬12g,生地10g,薤白10g,生山楂15g,甘草6g。兼阳虚加制附子、巴戟天;兼气滞加柴胡、枳壳;兼阴虚加何首乌、白芍;兼痰浊加半夏、栝蒌;兼寒凝加桂枝、细辛。每日1剂,水煎300 mL,早晚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5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统计治疗效果。

1.4观察指标记录两组病人用药前后的心率、心律、血压、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硝酸甘油耗减量,治疗前后的12导联心电图(部分病人做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血常规,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

1.5疗效判定标准心绞痛疗效标准参照《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拟定。显效:心绞痛分级改善≥2级,且硝酸甘油耗减量减少>80%;有效:心绞痛分级改善≥1级,且硝酸甘油耗减量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无改善,且硝酸甘油耗减量减少

1.6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r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见表1~表3)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综合征。现代医学对于奉病有较多有效的药物,但屡有复发,缓解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欠理想,对血压、心率有一定的影响,而结合中药治疗可减少这些缺点。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的范畴,临床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尤以大于50岁者居多,故也有老年病之谓。本病病位存心及心之脉络,并涉及肝、脾、肾三脏,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一方面心、脾、肾等脏虚损,功能低下,血运无力;另一方面心阳不振,脾阳小运,又可导致血瘀、寒凝、痰浊内生,闭阻心脉,则血运障碍,胸脉不通而引发剧烈的心绞痛,其中气虚血瘀是最为关键的基本病机。根据“心主血脉”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理论,气血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病理上相互影响,气行则血行,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无力迟缓而留滞为瘀,瘀血停留脉中,阻碍气的运行,进一步加重血运障碍,从而加重血瘀。而气虚则体内津液蒸腾气化无力,运化输布障碍,津液停聚为痰,痰瘀互结,相互加重。痰瘀、气郁日久化热,热邪伤阴,阴血内耗,血行不畅,瘀滞加重。气虚日久及阳,阳虚则内寒生,津血为塞所凝,运化无力,痰瘀加重。故可认为血瘀、痰浊、气结、寒凝、热邪等诸多病实,均可以气虚为本,而瘀血每每多见。同时冠心病心绞痛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一方面使脏腑气血阴阳亏耗,一方面又深入血脉而致脉络受损,瘀血内阻,正如叶天士所谓“久病人络”之理。根据“虚则补之、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大法,笔者自拟益气活血通脉饮。方中人参、黄芪补益心气,冀气旺血行,脉络通畅,且可免除祛瘀伤正之弊。药理研究证明:人参、黄芪能改善缺血心肌代谢,减少心肌的耗氧量,扩张血管,增加心排出量,同时通过补益心气而起到活血祛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川芎、丹参、三七粉活血祛瘀,通脉止痛,益气药与活血药相伍,可明显增强益气药改善心功能及活血药改善血液流变效应的作用;麦冬、生地养阴生津,既寓有“阴中求阳”之意,又可防止以上辛温走窜药伤津之虑;薤白、生山楂化瘀消痰、宣痹通阳;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祛瘀、通脉止痛之功,使痰化血行,瘀祛痛止。

本观察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脉饮能进一步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对心电图ST―T改变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较单纯西药治疗更为突出(P

作者简介:孟兆君(1950―),男,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邮编:271000);房泽岱,工作于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上一篇:糖尿病并发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2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