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实现双赢

时间:2022-05-10 06:03:4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12-02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一晃十年时光一去不返。从2005年参加工作至今,整整十个年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八年有余。这些年的班主任经历,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的艰辛不易。班主任必须是多才的、全能的、反应迅速的、身体棒棒的等等。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社会不断革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样班主任的肩负也随之越来越重。要想干好班主任工作,一味遵循“眼疾手快身体棒,嘴勤脚勤心思细”的传统做法是远远不行的。怎么做才好呢,我想每一位班主任都在不断探索实践,我也是这探索者中的一员。

接下来我就讲讲我和家长的几个小故事,讲讲我们的四季人生:

故事一:春风润万物 关怀暖人心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迎着午后的阳光走进教室。“老师小童让狗咬了”刚走上讲台脚步未稳就听见王晓伟急急的汇报。“咬哪了?严重吗?人在哪?”一连串的发问让王晓伟有些反应不过来。在我焦急的追问下王晓伟嗦的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小童被自家小狗咬伤已经被父母送往医院。一颗悬着的心稍微平稳一些。回到办公室翻出电话本,向小童父母发出短信“抓紧给孩子治疗,及时注射疫苗”。几分钟后得到回复“已妥,多谢老师关心”。次日,小童正常上课,经过问候查询发现伤情并无大碍。课间我又一次关照小童父母发出短信“伤情不算严重,但还多需留意,孩子在学校,你放心”回复“给老师添麻烦,多谢关心”。

五月渐进,距小童受伤已过去将近两月。劳动节前夕收到小童家长短信“幸遇良师,爱生如子,小童全家祝福老师节日快乐。”幸福、满足、成就感油然而生。一句简单的问候换回一份深情的问候,来的如此简单,如此真诚。

我的一点感悟;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是家校合作的基础;而家长对老师的认可却是对学校信任的前提。老师取得家长认可除过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外无非就是将心比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诚相待,以礼相待,班主任的的一个爱护的动作,一句关怀的言语都是让家长把孩子放心交给你的理由。

故事二:夏日有骄阳 避暑桥台下

八月,烈日当空,热浪滚滚,对于每一个强华老师来讲买书的季节来临了。二十八日接学校通知分书并发放到班级。满头大汗地望着刚刚分好小山似的新书――二十一类,每类八十四本。原本计划让学生三十号到校帮忙搬书,看样子要落空了但凭一己之力要搬运至三楼确实发怵。现在能联系上吗?学生能来吗?这么热的天家长愿意让孩子来吗?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尝试打开班级微信群“今日发书,需八名学生帮忙”。消息发出,没有我等待的时间,微信回复的声音瞬间此起彼伏,消息回复提醒占满了手机屏幕。“商老师,刘丰宁能来。”“商老师,姚俊江在路上。”“商老师,蔡辰雨吉马上到。”……最终,通过微信平台招募来了我的“援兵”,顺利完成新书搬运工作。

任务完成了,顺利开学了。闲时静下心来细想,通过搬书这个小事不难发现之所以能通过微信群就能解燃眉之急,与平时在各类平台积极的沟通分不开。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通讯技术的进步,应运而生的家校平台、QQ群、微信群等等都为我们的家校沟通创造了非常便捷的交流平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顺应潮流,合理利用,充分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广开言路,积极开展平台交流讨论,群策群力,同舟共济,最终实现家校双赢!

故事三:秋霜落地滑 身正步伐稳

杨晓峰,男,10岁,咸阳北五县人氏。父亲成功商人兼政府官员,母亲专职管理孩子,家道殷实,美中不足智力略有欠缺。

秋高气爽的季节,本应是轻松地、欢快的,不料,一个电话打破了秋日午后的平静“商老师,我儿子情况你比较了解,但是最近回家不好好吃饭,晚上睡觉总是惊醒,说学校同学总是欺负他、打他、骂他……”。通话过程言辞激烈,情绪激动,甚至扬言要媒体曝光学校歧视学生,还要收拾欺负她儿子的学生。其实基于杨晓峰的特殊情况,我早在班上多次避开杨晓峰向其他学生交代:对于杨晓峰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问题及时向我汇报。怎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反而经常有学生反映杨晓峰有动手打同桌、给别人吐口水或自己满地爬滚的现象。鉴于家长情绪激动,在电话中我没有强行劝导家长理解,我知道家长不会听也不会信,毕竟杨晓峰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弱势的孩子。静静的听完对方斥责式的叙述后,回复对方容我调查清楚并约她两天后到校细谈。

两天后的下午,杨晓峰母亲和姐姐一行两人依旧余怒未消的步入我的办公室,当她们看完我手机上杨晓峰的上课照片和视频后不在做声,沉默、沉默、还是沉默。有的只是无声的啜泣和母亲的两行清泪。

我能深深体会一位母亲、一位姐姐看着自己的孩子或弟弟一身泥巴、额头带伤的心情,更能理解母亲对残缺儿子强烈庇护的天性。但作为学校老师面对家长的无理取闹、肆意践踏学校名誉、威胁其他学生人身安全,我也不会示弱。多年的班主任经验让我深刻的领会到灵活多变遇事不乱的处事心态,不卑不亢的做人原则也是维系家校和谐的不二法宝。

故事四:冬寒有梅香 四季都如春

班主任工作杂而乱,乱而忙,而且越忙越乱!这不是期中考试临近了,阳光体育比赛也来了,奖品没有了,劳动工具该换了……反正最近真是忙坏一个商老师,用焦头烂额不过分,狼狈不堪也适合,就是越忙越乱,忙中生乱团团转。当让不管再忙再乱,工作还得干,还得努力干,这就是强华老师,这就是强化的班主任。不过,不良情绪是不能积攒的,在工作之余上个QQ,发个微信,散散怨气,发发牢骚还是可以的。以为只是发泄,以为还是孤军奋战,以为不会有回音、以为会继续狼狈。实际不是,,我的家长委员会来了、动起来了。学生奖品采购来了;劳动工具送进教室了;班级旧钟表换了;孩子们突然间好像懂事了。最终阳光体育班级获奖了,期中复习顺利进行了。

扬袖挥汗间不禁感叹,当初组建家长委员会的原本以为只是学校或班主任的一厢情愿,实际上家长为班级的发展是积极的的热情的。家长愿意为每一个孩子付出,因为对学校对老师的信任,也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有时候作为班主任感觉拉不下情面、怕给家长添麻烦、怕被家长回绝没面子,最终使得家委会成为摆设,白白放弃了一个有力的管理助手。

这就是我和家长的几个故事以及故事给我的启发。其实这几件事情总结四句话就是,做一个贴心的老师;搭一个沟通的平台;有一个灵活的思想;用一个积极的团队。家长和学校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积极向上。只要我们在日常的管理中善于观察,善于沟通,善于交流,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把家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父母与孩子共同进步,学校与家庭和谐发展,最终实现我校德育工作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上一篇:构建高中生物兴趣课堂 下一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如何把握“高效”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