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不只是账本和算盘

时间:2022-05-10 05:38:51

中国会计博物馆位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松江校区,

与枭虾V根椤―松江草木文润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

中国会计博物馆包括中国展厅、国际展厅、会计名人堂、视听室、藏品库等展览和储藏场所,

总建筑面积四千五百平方米,展陈面积两千五百平方米,总体上呈现枞恕⑽铩⑹乏橐惶寤的功能形态,

全面展示中外会计历史以及对二十世纪中国会计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会计名人。

知古意懂本质

2007年受美国会计名人堂建设的启示,学校产生了建设中国会计名人堂的想法;2008年建校80年校庆之际,确定建立会计博物馆作为建校85周年的献礼。

在参观会计博物馆之前,有必要科普下“会计”这个概念。每当谈到“会计”时,大家脑海中可能会立即浮现出账本和算盘,如果你以为会计博物馆里只是这些东西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会计”一词的古义是集会议事,现在对其的基本解释为: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反映和监督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管理经济的工具;二是收集、处理和输送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三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分析、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作为一名博物馆讲解员在所有的展厅里,我最喜欢也最推荐大家仔细参观的是中国展厅,因为它在三个主展厅里面积最大、展品最丰富,从古代到近现代的会计历史介绍得系统完整,同时穿插诸多鲜活生动的专题,比如权文化专题、账簿专题,还能看到很多很有趣的物品。

一罐铜钱看宋代“钱荒”

眼下这罐宋代铜钱,高约50厘米,重达80余斤,在罐体破裂分离的情况下,仍能以一个整体存在,参观者往往称奇不已。罐子破裂后,铜钱不散而仍能保持整体的原因是铜氧化后锈结成了一个整体。乍一看,大家可能有疑问,存这么多钱做什么用呢?这就得说说宋朝的社会经济背景了。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个很特殊的朝代。一方面,宋代的经济文化比较繁荣,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宋朝还是个战乱频发的朝代,像我们耳熟能详的“穆桂英挂帅”讲的就是辽与宋之间的战争。战争耗费大量军费,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考虑到铜钱在流通中的重要性,当时宋朝的统治者严控铸币大权,货币铸造有严格的规格配比。此外,基于经济发展需要,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逐渐增加,政府还不断增加货币供给,铸造了大量铜钱。但是以上种种都不能阻止“钱荒”这一现象的出现,就是货币流通过程中铜钱越来越少。大家可能会问:“钱都去哪儿了呢?”

再回头看这件镇馆之宝,大家也许会说,存起来了呗!但这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即货币的贮藏手段,铜钱退出流通领域被一些富商当作财富贮藏起来。还有其他几个原因:一是铜钱外泄,大量流入北方和海外。南宋政府腐败无能,向金国屈膝求和,每年给金国赔款300万两,多数以铜钱折算;再则民间的铜走私十分严重,而对外贸易十分发达,铜钱通过贸易的方式流往海外一部分。二是铜源不足,铸造钱额减少。南宋时,随着所占据州县的减少,铜矿资源相应匮乏,再加上铸造钱币的中心大都残破,无以恢复,所以铜量锐减。三是销钱为器,使铜钱退出了流通领域。由于铜源匮乏,铜器紧俏,相当数量的铜钱被人们销毁为器。一罐铜钱背后有这么多故事着实让我吃惊,也是这件展品让我第一次知道上下五千年悠久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到底意味着什么。一罐铜钱见证了人们的财富储存观念和财富贮藏方式。

权,石权

就在镇馆之宝几步之遥的地方,有三个独立的展柜,里面陈列的是造型精美、材质各异的“权”,即我们俗称的秤砣,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权文化专题。权,是我国古代的衡准之器,又因为它和权利、权势有相同的字,因而被赋予特殊的寓意,即权利的象征。一些大型的权就如中间展柜里的那种,作镇库镇宅之用。另外,民间有习俗:建房子的时候在房梁上挂一块秤砣,取称心如意的寓意。

中国很早就发明了衡器这种称重计量工具,权按不同年代可分为战国权、秦权、汉权、北朝权、宋明清权;按材质可分为铜权、铁权、瓷权、石权等等。其中,关于石权,还有个来历:据考证,北京地区不产盐,但盐乃人所必需之物。北京城乃明清首都,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人口众多,需要从各地产盐处运至京。运至此之大量食盐,需要批发给各处盐商,量多且重,业务繁重,必用大秤称之,故制作此砝码类大型石权,以等臂天平称之,减少称盐次数和工作量,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因为铜、铁铸造大权费用高且易被盐腐蚀而不准,故用石雕制之。

让我出糗的戥子

挨着权文化专题的就是山西票号的还原场景,这里摆放着文房四宝和账房先生的一些用具,它就像一间摆满各种新奇玩意儿的宝库,等着你一个个揭开它们的身世之谜。这里面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曾经让我出糗的戥子了。

戥子让我出糗是因为之前我们讲解员的资料有限,很多资料需要自己去挖掘。有一次一位参观者对它一见钟情,兴致勃勃等我给他讲,而我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寥寥无几,讲解得干巴巴,尴尬得不得了,讲解一结束我就赶紧充电,在网上查到了很多有趣的内容。

戥子学名戥秤,属于小型的杆秤,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因此成为高品位的收藏品。它由戥子杆、戥子锤和戥子盘组成。戥子杆是戥子的关键部件,选材有质重性韧的象牙,有质坚如铁的纯黑色乌木,有精工铸造的青铜,有洁白如玉的动物硬骨。戥,表面看只有大小之分,但其实有好差之分,工艺有差别,价格也有差异。开铺子的富贵人家都讲究用象牙杆或虬角杆的戥子,秤盘讲究铜质要厚一些,重一些。秤砣也极为精致,各种造型均有,如有刻花纹,刻字号的。另配以与器物造型相等的木质盒子,质量好的戥子,木盒做得也非常讲究,首先木质多用红木,盒上下开启处有一小铜质机关,用来锁住盒子以免戥子从里面掉出来。而普通百姓用的戥子就不那么讲究了,实用即可。

这样的事有过不少,我的讲解稿就是这样被“出糗”充实起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个破茧成蝶的艰难过程,我的讲解才有了感情,不再是生硬的背诵。连小小的戥子都那么讲究,我渐渐地迷恋上探究展品的前世今生,揭开它们身世之谜后的那种充实的感觉。

上一篇:浅议学校财务管理中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下一篇:叫兽,有龙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