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和香港不同高等康复治疗学教育体制的比较与思考

时间:2022-05-10 05:07:53

内地和香港不同高等康复治疗学教育体制的比较与思考

[摘要]目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受传统学科式医学培养的康复治疗学教育模式日益暴露出不足,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内地与香港理工大学3年制康复物理治疗师培养教育的不同,结果:思考如何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物理治疗师培养模式. 结论: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系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教育改革实践,对于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康复治疗学 教育体制 思考

具有本科学历的康复治疗师专科培养教育在我国刚起步,由于缺乏办学经验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全国多家体育院校,中医院校和西医院校均开设了康复治疗本科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合理化的课程设置,考试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等在各类学校中都存在较大的分歧.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结合本校实际和质量工程建设,依据世界物理治疗协会(WCPT)对康复物理治疗师培养的最低教育标准,提出了对物理治疗师基本素质的要求主要为以下7大方面:1.能承担对患者的全面检查和评估 2.能准确评价患者的问题,并做出临床判断3.能准确阐述诊断.预后和治疗计划4. 当患者需要转介给其他专业人员时,能准确提供会诊意见和决定5.能正确进行物理治疗干预和治疗6.能准确判断和评价任一项物理治疗和干预的疗效7. 能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提出正确建议[1]在国际最低教育标准的要求下,我们的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高水平物理治疗师成为了迫在眉睫的要求.

一、内地的治疗师培养体系

我国内地目前有56所大学开设了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为5年制和4年制学士学位。包括中医院校,体育院校和西医院校。目前只有昆明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物理治疗课程通过了WCPT最低教育标准的认证,但是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疗师培养教育模式。以国内大多数院校为例课程体系的设定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基础课的设置采用“传统学科式”的教学模式,属于整个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基础医学课,主要为: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英语、物理、计算机应用、政治理论、人文社科类课程等;医学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系统、局部) 、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医学心理学等;临床理论(含见习)及实践,包括影像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医学、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医学伦理学等。而在专科课的设置上,我们昆明医学院物理治疗的专业课按照WCPT的人才培养最低标准的要求设置课程包括理疗学,物理治疗基本理论和技术,骨科疾病的物理治疗,神经科疾病(成人)的物理治疗,神经科疾病(儿童)的物理治疗,心肺疾病的物理治疗,运动损伤的物理治疗,中医传统治疗学等。最后一个学期为临床实习

应该说,在西医院校中的公共基础课和基础医学课的设定模式都是大同小异,也是长期以来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理念及课程模式日益暴露出缺陷,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尤其是培养医学生的课程体系是否适合用于培养治疗师,课程设置陈旧,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内容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公共基础、基础医学、治疗学专业课三个阶段之间泾渭分明,前后期课程分离,基础课和临床课分离,学科间横向联系不够,治疗师的培养为4年制,由于在之前的公共基础课和基础医学课中占有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后期专业课课时压缩,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都存在不足,学生虽然课业负担相当重,但整体课程设计与临床实践需要脱节,走上临床工作岗位后,上手慢,适应能力差。[2]

二、从香港理工大学的培养模式看香港的治疗师教育体系

笔者有幸在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系学系一年,对香港治疗师的教育体系进行了初步了解。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系是全港唯一所培养专业治疗师的高等院校。目前其治疗师的教育模式也以3年制为主。在入学标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与内地相比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首先在入学标准方面,康复科学系的学生主要来自香港中六、中七的毕业生,在入学要求别提出学生必须已经选修过数学,附加数学,化学,物理学,工程科学和生物学课程,以生物为例,根据“香港考试局”的相关规定,在生物学方面,学生要掌握一般的生物学事实、概念及原理,并应用这些知识、概念及原理来观察、解释各种生物学现象,能够提出假设,并能够设计及进行对这些假设的测试,以不同形式分析及演绎资料(包括数据及非数据资料,例如一篇文字、绘图、照片、图表及曲线图等)。而内地医学院校一般都招收应届的高中毕业生,相关的课程均需要在大学本科第1年完成。因此作为学生主体的香港中六、中七毕业生,其掌握知识的广度已经与内地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基本相当,进入学校后将直接开始学习专业方面的课程。另外,香港理工大学为全英文教学,没有开设必修的大学英文课,计算机应用、政治理论和体育课,只需完成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学制虽为3年制,但是对专业课的教学时间多于大陆4年制的课程。在入学要求中,由资深专家委员会对提交入学申请的所有学生进行现场面试,挑选适合学习康复治疗,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学生.在入学时,学生已经有了较为稳固的专业思想,在学习时少了困惑,较易入门。

以理工大学(荣誉)物理治疗学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Honours) in Physiotherapy)为例,香港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临床能力的治疗师为主,注重应用性、实用性。以此为前提,理工大学主要采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的PBL教学。方式,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课堂讲授、小组辅导、实践操作,沟通及临床技巧训练、拜访社区及医院、计算机辅助下的学习项目以及自学等。通过使用“模拟问题”,鼓励学生在个体、家庭、社会和种群等不同层面探究病患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贯穿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unction,ICF)的要求,侧重于如何通过物理治疗干预帮助病患者最大程度恢复功能和融入社会生活,最大限度的获得功能的独立性和社会参与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香港理工大学3年制的教学中,物理治疗课程的学生主要完成基础科目,治疗科目,专业科目和临床实践这 四大部分组成.基础科目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运动科学,人体活动科学,创伤与疾病,科研探讨与分析.治疗科目包括:主要学习:手法治疗,电疗,运动治疗科学专业科目:骨科,心肺科,精神科病症之物理治疗诊断和处理,医疗服务及管理,选修科目包括运动性创伤的物理治疗,针灸,太极,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临床实践:学生在3年的学习中需完成超过1千小时的临床实习,实习地点包括医院病房,物理治疗门诊,康复机构,特殊学校,专科门诊和海外实习.

这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式课程体系”中各个学科间的横向壁垒,同时担任基础课授课的教师也承担部分治疗专业课程的授课,并且有效地沟通了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联系。在具体教学中,采用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PBL)[3][4],由学生组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老师的作用是提供学习引导和支持,并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其主要目标在于使学生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以成为自主(或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和有效率的工作伙伴。在适应临床工作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优势,在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表现得更加得心应手.

三、对国内高等医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治疗师教育的矛盾不仅仅是人才数量不足,同时教育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全面提高,对高级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球化对医学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培养符合共同教育标准的治疗师对于我国的高等康复治疗教育事业是非常重要的.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系在如何培养物理治疗师临床技术能力方面,对于我们的高等教育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基础与临床穿插授课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获取专业知识,PBL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表达能力以及启发创造性方面也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强调医学生对于医学及临床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相信会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们的培养模式隶属于医学院范畴,强调医学基础课程的培养,但是对临床专业课程和实验中的科学研究训练,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有欠缺。康复治疗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如果治疗师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胜任临床工作,因此,对于我们的培养体系来说,在培养过程中把握临床能力的训练和专业基础实践技能融会贯通是非常重要的。

昆明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物理治疗课程虽然已经通过了WCPT最低教育标准的认证,但在培养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和基础医学课时间较长,专业重点突出不够。势必会分散学生相当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加强临床阶段教学的效率,以使治疗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地胜任临床工作。徐绍仪[5]较早前就提出对治疗师的培养要增加专业学习和技术操作课时,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可以适当减少普通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因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与临床基础课三种课程形成了该模式的主要支撑。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系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教育改革实践,对于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病人,及早安排阶段性临床实地见习和学习; 在专门的临床技能实验室中进行大量的临床技能训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了解今后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帮助其建立正直的职业价值及态度取向;以真实的临床病例为基础进行案例学习和讨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沟通技能、信息管理能力、进行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成功地完成由学生到治疗师的角色转换,提高教育阶段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凝、於伟、朱毅等,香港理工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比较,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69-71.

[2]徐水凌,严蕊琳.康复医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40.

[3]Bland JM. Teaching statisticsto medical students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J].BMC Med E-duc,2004,4(1):31.

[4]Norman GR,Schmidt HG.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a:theory,practive and paper darts[J].Med Edu,2000,34(9):721—728.

[5]张凤仁.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3):184.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科)

上一篇:《论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类比进行讲解 下一篇:贴近生活 携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