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新一轮税改图谱

时间:2022-05-10 05:04:38

2009中国新一轮税改图谱

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

背景:推进增值税转型时机已经成熟

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值税的负面影响在扩大,尤其是对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了越来越大的阻碍作用,没有增值税的改革,转换发展方式的进程就会被延长,由此付出的经济增长代价就会更大。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逐步放缓,中国的财政收入也在冲高回落。选择在财政收入达到历史巅峰时刻加快推进以减税为特征的增值税转型,可谓恰逢其时。

内容:增值税向消费型转型,将采用全额抵扣

财政部拟定的超过1000亿减税规模的增值税全面转型方案,日前已获国务院批准实施。该方案最大亮点是全额抵扣、全行业转型,方案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所谓增值税转型,就是将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在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所购买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不允许税前扣除;而如果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意味着这部分税金可以在税前抵扣。

影响:防止经济下滑,促进企业技术升级

从经济学的角度,税收的减少,导致收入增加,刺激总供给扩张,可达到经济增长最终税收总额增长的目标。因此,增值税改革与宏观经济形势是一致的,和保经济增长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可以防止经济增速的下滑。“具体来说,增值税改革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作用更明显。”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利润的增厚体现在:

(1)折旧额的减少;

(2)营业税及附加的节省(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以包括增值税在内为税基)。

燃油税:费改税背后的利益博弈

背景:“择机”14年,终得正果。

早在1994年,我国有关部门就正式提出开征燃油税的动议。14年来,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已经多次表示燃油税将“择机”出台,然而这一税种却一直“难产”。官方对此公开的解释是“油价太高”。

但不少专家认为,油价长远来看是上行的,这不应成为燃油税延迟出台的理由,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才是最大的拖延原因。一方面,费改税以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会失掉养路费这一大块收入;另一方面,燃油价格以前由发改委管理,一旦开征燃油税,税率高低将直接影响燃油价格。而税率是由财政部决定的,这也意味着一部分燃油定价权将转移给财政部。不过,14年的等待终得正果。燃油税改革方案已公布,并将于明年1月1号正式实施。

内容:开征燃油税 取代养路费

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和水运客货运附加费,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汽油消费税每升1元;柴油每升0.8元;其他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影响:引导消费者节约用油,多个行业面临利益再分配

开征燃油税在客观上有消费税的功能,能够对引导消费者节约资源,因此,燃油税开征对节能减排有一定作用。

征收燃油税涉及石油行业内部的利益调整问题,还需要在交通运输、公路管理等各个领域进行利益的再分配。

行业: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能够采取的应对手段几乎只有提价这一条,种种不利因素都将导致汽车行业的趋势性下降。

资源税:转向“从价”计征

背景:“从量征收”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的资源税则是从量征收,固定税额,不是与资源的可采储量挂钩而是与已经开采完成的量挂钩。导致的后果是,企业尽可能地开采资源丰厚的地方,而对那些资源含量少的地方则丢弃一边,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开采成本,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嫌贫爱富,这才是导致我国矿产资源浪费严重的最根本原因。

内容:由“从量”转为“从价”计征

我国资源税改革的讨论存在着的两大方案。一种方案是维持“定额征收“的办法,提高单位资源的资源税价格;第二种办法是将计征改成“从价计征”,征收的标准很可能按照销售收入10%计征,高于之前预期。同时,此次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可能会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准挂钩的浮动费率制度,根据不同采区回采率实行不同的费率,并实行累进费率。也就是说,随着资源的涨价,资源税也相应上涨。

影响:最受益的是地方政府,对矿山、冶炼、加工企业影响有限

此次资源税上调是以往调控政策的延续,充分表明我国对“两高一资”行业的调控日益趋紧,税率上调后,对矿山企业而言生产成本增加了,利润自然会减少,这反过来必然逼迫企业合理开采,不断提高矿石的回收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矿产资源。

另外,资源税上调后,矿山企业将部分利益让给地方,也有助于地方政府开展环境治理和恢复生态。

环境税:让污染者付费

背景:中国拒绝成为“世界垃圾场”

几十年来,我国工业累计产生约55亿吨废物和上亿吨有害废物;在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放废物中,有70%来源于制造业;每年全国因大气污染损失740万个工作日。据世界银行估计,环境污染给中国带来相当于3.5%至8%的GDP损失。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更认为,中国经济成长中有18%GDP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

内容:环境税拟定三种可选方案

目前,有关专家已经拟定了三种可选方案:一是一般环境税,以筹集收入为主要目的,根据“受益者付费”原则进行普遍征收。税基可等同于或依附于现有相关税种的税基,如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当于这些税种的附加。二是污染排放税,征收原则是“污染者付费”,税基与污染物数量直接相关。依据直接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与之相对应的税种有硫税、氮氧化物税、碳税、污水税和固体废物税。三是污染产品税,征收原则是“使用者付费”,征收对象是有潜在污染的产品,主要有能源燃料、臭氧损耗物质、化肥农药、含磷洗涤剂、汞镉电池等。对应可以征收各种污染产品税,如燃料环境税、特种污染产品税等。

影响:环境税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环境税如果正式施行,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转变的有效调节工具,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促使企业走内涵扩大再生产和清洁生产的道路,鼓励“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产业和企业成长。相比之下,电镀、人造革、皮鞋、化工等易污染工厂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尤其是产品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少的中小企业,添置节能减排设备往往要提高生产成本,这将使其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

物业税:让空房子“出血”

背景:物业税开征势在必行

发改委《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指出,研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对此,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开征物业税或其他房地产税以改革现行的房地产税制是必然趋势,而随着此次发改委文件的下发,房地产税收体制改革步伐或将加快。

内容:养房子要缴税

物业税也叫不动产税,旨在将现行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等税费合并,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在规范的“物业税”模式下,房地产业的税收征收环节后移,购房价格会相对便宜,业主购房之后,每年再缴纳相应的税金。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房价,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连续、稳定的税源。

影响:有利于减少空置房

“开征物业税,有利于减少市场上大量存在的闲置房,也有利于减少投资性需求。”中央财经大学的谭云明博士对记者说,开征物业税,是对现行房地产税进行改革,但不是重复征税。也不会由此增加税负,而是将现行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合并,统一成物业税。

个人所得税

背景:消费下滑,中低收入者成为主要纳税人。

内容:提高个税起征点,个税改革的思路是从分类征收模式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综合扣除,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减少累进级距,降低最高税率。

影响:拉动消费,改善民生,更好的发挥个税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上一篇:不应“关门”调整个税起征点 下一篇:中国为什么不向微软征收暴利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