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都之旅

时间:2022-05-10 04:11:59

一个人的成都之旅

为什么要去成都,这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某个时刻突然被那里的美景感动,又或许是为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气所折服,也有可能只是单纯想出去走走,而成都刚好是那个需要细细品味的城市,所以我就满怀期待去了。

清晨,成都还下着小雨,天有点灰蒙蒙的,但是空气就很清新了。原来打算去望江楼公园或者人民公园来着,但是热心的店家向我推荐说:杜甫草堂很好,是一个当地人很喜欢的地方。杜甫草堂环境好,有树、有竹、有花,漫步在里边是种享受,身心都会得到彻底放松。我进去之后,果然名不虚传,整个杜甫草堂占地面积很大,树木参天,竹林饶水,可谓景色宜人。

顺着小径行走,我找到一处陈列上百件杜诗书法的楠木雕刻作品展室,这些是从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挑出的。这里的诗歌、书法、用材、工艺有“四绝”之称。喜欢杜甫诗歌和爱好书法的人,一定会不虚此行。走到红墙夹道,修竹掩饰的尽头,有一处由青花瓷碎片镶嵌,上书古雅别致的“草堂”两字的影壁,据说是的手迹。在草堂里走一趟,仿佛是循着历史顺时针的脉络走了一回,越发觉得“草堂”二字古朴近人。

在将要离开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块展板被围得水泄不通,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凑上前去一探究竟。原来是2013四川省年度旅游活动“四川宝藏”——这是一项围绕手机应用进行的活动,通过手机下载或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寻宝得奖品;不仅如此,有了这个手机应用,游客用手机就能搜索四川省热门旅游景点信息,规划自己在四川省内的旅游线路。对于我这种没有太多旅游规划、又懒得上网查攻略、找资料的人来说,这实在是太实用了。

我把应用下载到手机里,随手一查,就发现金沙遗址离杜甫草堂不远,网友对此地好评很多,应该是个值得一看的地方。我一直认为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简历,是我们了解一座城市的开始,带着这种执念,我走进了这座金沙遗址博物馆。

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大门,我发现自己身处一片绿色生态园林,一座和凤凰卫视台标非常相似的金色雕塑很抢眼,它是镇馆之宝——“太阳鸟”。园林中有两座造型新奇的博物馆,当迈入第一座遗址区博物馆大门的时候,有点惊讶,整馆中呈现出的是文物的挖掘现场,让我以为自己来到了曾经掩埋着秦始皇兵马俑的墓坑中。细看之下,发现这里的现场布置和设计比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更加壮观和精美;木质过道、玻璃围栏可以让游客从挖掘现场穿过,近距离观看出土文物的现场。金沙遗址年代大致在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2001年被施工单位发现,2007年4月,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整个遗址分布约4平方公里,规模仅次于三星堆,再现了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蜀文化的辉煌。这里出土的“三最”——世界同时期出土象牙最多的遗址,中国同时期出土玉器和金器最多的遗址,就足以证明古人对于上天的敬畏。金沙遗址被称做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果然名不虚传。

从博物馆出来已经到了午餐时间,我记得临行之前朋友建议我一定要去品尝一下成都的美食,可是成都美食这么多,到底去哪里才好呢?我又犯了选择困难综合征,幸好有寻找“四川宝藏”APP帮我,一番筛查之后我决定去宽窄巷子一饱口福。

宽窄巷子和井巷子是三条并列的小巷。宽巷子是豪门大户的院落,吃的是高档私房菜;窄巷子以不同风格的个性饮食为主;井巷子则更家常便饭一些。在宽窄巷子吃私房菜,菜品的口味倒是其次的,餐馆谈天说地的氛围才是关键。宽巷子3号就深深吸引了我,韵味十足的中式奉案,花梨窗栅,以及铜皮包裹、柳钉镶嵌的彩纹大鼓,仿佛在倾诉着成都的故事。倚栏可见阁楼、月桂、雅兰。在乐音袅袅中,信步于宽巷子3号的庭院中,如同走进前世的烟雨蓉城。食客在这里能安静地在亭台楼阁中,享受煎、炸、烹、煮、炒的美食艺术。一道花式蜗牛摆出很美妙的回旋状,还有装在葫芦里的菜,有趣得让人玩心大发。我最推荐的是一道乌鱼泡米花,这个菜选用上等纯正泰米,经过独家制作,制成爽口、小巧的真正米花,再配以八小时慢火老汤,加上强筋健骨的乌鱼片,形成3号独有乃至成都市独有的浓汤饭,尝上一口,就能体会到醇厚含蓄而不失川味热烈的老成都味道。

酒足饭饱之后,我直奔武侯祠,因为诸葛亮是我非常敬重和喜爱的历史人物之一。来到武侯祠前,威武的石狮、绿叶覆盖之下的红墙灰瓦,由心底自然生出肃穆崇敬之情。走进大门,左右两边各是一条碑廊,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留下的碑刻。其中最有名的是文章、书法、刻技都很精美的“三绝碑”,又称“唐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

走过碑廊,进了二门,是三国文臣武将廊。右边文臣廊内有庞统、简雍、费祎、蒋琬、董允等人的塑像。左边武将廊里有赵云、马超、姜维、黄忠等三国名将的塑像。看着这些一代豪杰,唤起了人们对烽烟三国的追忆。

中国的祠庙历来都是前殿为次,后殿为主,诸葛亮居后,可见他受民敬仰远胜于刘备。所以尽管此祠庙大门上高悬着“汉昭烈庙”的金字匾额,可民间仍称为“武侯祠”。武侯祠里各处院子,景致都很优雅。三义庙前香火依然旺盛,想是在利益为先的现代社会中,忠贞的兄弟之情依然在记忆深处隐存着吧。

逛完武侯祠时间还尚早,我茫然不知要去何处,只能随着人流走到哪里算哪里吧,一个拐弯处“锦里”两字映入眼帘,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走这里来了。不知为什么,我就是偏爱这样的小巷子,这样的小环境让我兴奋又放松。咚咚咚的响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原来是三大炮。三大炮与其说吃,不如说是为了看那扣人心弦的制作表演。嘭~嘭~嘭~接连不断的三声闷响,在嘈杂街市中分外震耳,一个小伙神速拽向竹簸,同时三坨糯米团掷地有声地落入竹簸的面粉,在糯米团弹跳起来的时候另一小伙迅速将三坨团子落入碗中,浇汁儿齐活儿几秒间就做成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个,味道就像驴打滚一样,只不过赤豆沙换成了红糖。

在小吃街里,墙边靠着站着,墙角蹲着坐着,无一例外全都是手抓吃食啃着喝着的行人,上百种小吃,大都价廉物美,大多数人都是边走边吃、再买再吃,而丝毫不介意别人“行注目礼”。很多漂亮的女孩子滋滋有味地大快朵颐,笑意盈然,加之拖音绵软的成都话,着实是锦里另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锦里从四点半逛到八点,着实疲惫得不行。成都需要住在这里去细细去体会它的文化和韵味。

短暂的成都游就快结束了,但是在我临走之前,还是记挂着大熊猫,所以我在"四川宝藏"APP上查找了去熊猫基地的信息,决定第二天一早去看大熊猫。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位处成都市北郊斧头山,距市区10公里。在景区门口,我交了10元/ 人电瓶车的费用。盘盘绕绕地到达了山顶。根据“四川宝藏”APP上的温馨小贴士,山上的早晚温差较大,我特意穿了长袖长裤。

这里的熊猫都很活泼,一会儿吃竹子,一会儿爬梯子,一会儿翻跟头,与在其他地方动物园能够看到的终日静坐的熊猫大不相同。我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熊猫,比电视上看更生动,更真实。居然有很多大熊猫趴在树杈上睡觉,也不晓得它们怎么能睡得舒服。多数熊猫在吃竹子,抱在怀里,随便一靠就开始大吃大嚼起来,很单纯也很幸福的样子。这里还有许多小熊猫,金黄色的身体,尾巴又粗又长。比起大熊猫来,它们更加灵敏,爬上爬下一刻也不闲着。看到两个外国小朋友抱小熊猫,小东西窝在人怀里倒是一点也不怯场,只顾着埋头吃苹果。

由于要赶下午的航班,没有太多时间逗留,看完熊猫就匆匆结束了这次成都之旅。虽然这次旅行没有见识到多么壮阔的风景,也没有发生扣人心弦的故事,但是怀着美好的心态,还是收获了很多。

上一篇:在额济纳看胡杨 下一篇:咖啡馆=时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