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05-10 03:17:27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2月14日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建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及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四年,是全县发展成效明显、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四年。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全县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4.6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56.55亿元,年均增长11.9%;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72亿元增加到4.1亿元,年均增长10.8%;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14.5亿元增加到24.75亿元,年均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53亿元增加到11.68亿元,年均增长11.6%;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9.6亿元,年均完成49.9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203元增加到24066元,年均增长10.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921元增加到8504元,年均增长21.4%。

(一)聚焦产业提效,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始终坚持调结构、壮规模,产业效益持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29.3?31.3?39.4调整为26.9?31.6?41.5。现代农业进程步伐加快。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墨江紫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产品认证,紫米品牌打造和优质基地建设提速推进;林畜、林禽、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茁壮成长,核桃、橡胶、咖啡、蚕桑产业巩固发展,澳洲坚果、生物药业、蔬菜等产业培植步伐加快,茶叶、烤烟提质增效,畜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渔业养殖水平稳步提升。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0.14亿元提高到15.2亿元,年均增长6.5%。绿色工业体系逐步构建。双龙工业园区稳步开发。新增电力装机25.4万千瓦,总装机达129.2万千瓦;金矿、铅锌矿、镍矿综合开发有序推进;鱼片加工厂扩容增效,生物饲料形成工业新增量;酒业产品创新和品牌打造取得新进展;茶叶加工企业逐步壮大;生猪屠宰及配套精深加工项目稳步推进;紫米、紫五加、滇橄榄精深加工系列特色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筑业健康发展,房地产保持购销两旺。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0.83亿元提高到17.88亿元,年均增长13.2%。现代服务业体系初具雏形。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特色节庆和系列赛事活动影响力大幅提升,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效益持续攀升;金融、信息、保险、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3.67亿元提高到23.47亿元,年均增长14.4%。

(二)聚焦固本强基,城乡基础展现新面貌。始终坚持强基础、补短板,城乡建设持续推进。配合实施玉磨铁路和国道、省道等综合交通建设改造项目,完成通畅工程159公里、通村路面硬化1103公里、低热河谷经济干线290公里、农村生产路1500公里,县乡通畅率达100%,行政村通达、通畅率分别达100%、87%;建成15座桥梁、14个库区码头及停靠点、163个村邮站。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完成3座重点水源、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1万件“五小”水利、375件农村饮水安全等一批水利项目,解决了7.6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灌溉面积5.1万亩,有效灌溉率达25.48%。加快推进县城新区开发和老城扩容改造,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4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编制实施《墨江生态县建设规划(2013—2020)》,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水土流失83平方公里,营造林51万亩;创建2个省级生态乡镇、133个市级生态村。稳步推进水能风能开发和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加大城乡通信网络建设力度,4G信号行政村覆盖率达99%,宽带网络覆盖108个行政村。

(三)聚焦民生福祉,社会建设彰显新成效。始终坚持强保障、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投入5.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83个,4.03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8.2%下降到14.8%。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救济救灾、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兜底能力持续提高。建成3412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完成665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稳步推进。加大教育投入,城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激励机制不断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家书屋实现村级全覆盖,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5%;文化遗产保护和文艺创作工作成效明显,各类体育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医疗资源不断扩充,公立医院改扩建项目持续推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全面二孩”政策稳步实施。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六五”普法全面完成,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得到巩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科技、人防、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邮政、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事业全面发展,工青妇、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凝心聚力作用积极发挥。

(四)聚焦动力激发,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始终坚持抓改革、扩开放,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政府机构、行政审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行政效能逐步提升;集体林权、水务体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红利加速释放;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完成“营改增”试点工作;银政企合作及“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政府融资平台不断完善,累计完成融资22.2亿元。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深入实施“抓大壮小扶微”企业发展工程,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9067户,“五上企业”达41户。

2016年,县人民政府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稳增长”决策部署,顺利实现“十三五”开门红。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6.55亿元,同比增长12.1%;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3.96亿元,增长22.6%;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亿元,增长6%;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75亿元,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8亿元,增长12.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6元,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4元,增长9.3%。

(一)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面落实“12686”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健全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出台一系列脱贫攻坚规划、政策及方案。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整合各类扶贫资金9.5亿元,统筹实施整乡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提升和上海对口帮扶等项目230个。完成龙坝、那哈整乡推进项目,雅邑、鱼塘整乡推进项目全面实施。39个集中安置点2381户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顺利,提前启动2017—2018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创新和推广“3+2”产业扶贫互助社发展模式,产业治贫取得积极成效。大力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素质提升和社会保障工作,完成各类技能培训4788人次,社会保障兜底1368户1687人,发放教育补助金210万元,25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成为生态护林员,龙坝、那哈2个乡镇和12个村脱贫出列、15738人脱贫的任务可确保完成。

(二)第一产业稳中向好。种养业快速发展,林下经济增点扩面,农业效益巩固提升。播种粮食68.8万亩,产量15.7万吨。“墨江紫米”特色品牌效应凸显,种植紫谷3万亩,产量8100吨,产值8100万元。积极推进茶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生产茶叶1.3万吨、产值3.4亿元。生产干胶7486吨、产值1亿元,核桃1420吨、产值3691万元,咖啡5038吨、产值8212万元;生物药材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值2201万元;新植澳洲坚果2.4万亩。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完成肉类总产量3.1万吨、鲜茧430吨,畜牧业产值7.5亿元。收购烟叶18.36万担,产值2.5亿元。完成水产品产量2.7万吨,产值2.8亿元。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6%。

(三)第二产业难中有进。工业园区土地收储面积达500亩,投入2750万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联珠风电场、普西桥水电站、龙威建材、凤凰山茶业完成升规。轩秀水电站发电试运营,4户用电企业实现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完成发电量37.6亿度、供电量1.9亿度,电力产值7亿元。矿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坝溜铅锌矿投产试运营;生产黄金831千克、混凝土5.8万方,矿业产值3.7亿元。海王水产国内市场开辟和校企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生产鱼片1.6万吨、生物饲料5.8万吨,综合产值9亿元。生产饮料酒1228千升,产值2122万元;白糖5466吨、酒精437千升,产值2558万元;工业品茶1209吨,产值1.4亿元。生猪屠宰及配套精深加工项目即将投产,紫米精深加工项目有序推进。加大建筑企业扶持力度,建筑业支撑能力巩固提升。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7.88亿元,增长12.8%。

(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墨江县被列为云南25个特色旅游城市创建名录之一,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联珠勐簸等5个项目进入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创建目录。北标园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通过省级评审;完成墨江双子星大酒店主体工程和7个星级旅游厕所建设,实施北回归线休闲健身栈道建设。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和山地自行车大赛、大江野钓大赛等系列活动。现代商贸物流业提速发展,“墨江县青年创业园”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建成14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启动“快递下乡”工程。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3.47亿元,增长16%。

(五)基础建设全面推进。投入6000万元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建立三年滚动项目库。完成泗南江至坝溜、新安邓控至大沙坝、那哈牛红至红河三村依期洛油路和500公里农村生产路、5座“溜索改桥”项目建设,314公里通村路面硬化工程有序推进;玉磨铁路建设快速推进,完成国道213线墨江段改建工程,启动墨临高速公路、墨江火车站连接线及双胞小镇跨线桥、布?河上桥和双龙桥项目。完成京平、小返迫、老野冲水库主体工程,中叶、山神庙、绿箐坝水库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五小”水利4800件、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47件、“爱心水窖”2800口、干支渠防渗工程8公里,新增灌溉面积8000亩,解决了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启动县城二水厂改扩建、南汉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县城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加快推进下南片区、西片区、北部区开发,完成回归大道亮化工程和公交车站台建设,实施市政道路、给排水等市政工程,启动乡镇“一水两污”项目建设。完成124个环境违法违规项目整治,营造林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完成布?河、他郎河县城段治理10.3公里,城乡环境持续良好。

(六)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增城镇就业1285人,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4498万元、受益4.4万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2亿元、受益6.12万人;建成果园山养护院;完成350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工作。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制定出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教育教学成绩稳步回升;完成坝溜中学迁建、墨江一中及墨江二中扩容改造、雅邑学校分离办学项目,建成团田、孟弄、联珠中心幼儿园;投入1.13亿元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和校安工程。完成乡镇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5个、乡镇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项目22个,建成党员人数1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60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109个。完成卫生计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兑现新农合补偿资金1.4亿元,受益69万人次;完成县妇幼保健院和龙坝、孟弄卫生院及32个村卫生室改扩建项目,启动县中医院整体扩建和大于医院建设;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完成市场监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食品经营单位“二证合一”、工业企业“三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完成1%人口抽样调查和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顺利推进,建成墨江新型国家自动气象站,完成人武部、交警大队整体搬迁。

(七)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围绕“保稳定、创平安、优服务、强基层”目标,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入推进“平安墨江”“法治墨江”“和谐墨江”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反恐怖、防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高。深入推进制度改革,进一步畅通渠道,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社会平安根基有力夯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制,狠抓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工矿商贸、消防安全、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八)自身建设卓有成效。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议事决策机制,严格按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行使职权,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7件、政协委员提案99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调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项。稳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规范办公用房和公务接待行为。完善绩效考评激励机制,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活力进一步激发。严肃整治庸政懒政行为,强化审计监察督查结果转化运用,全年问责干部50名、谈话函询31名。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贯彻中央从严治党各项规定,全力遏制腐败滋生,政治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各位代表,四年的发展历程步履坚实,四年的发展成就令人振奋,四年的发展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驻墨军警部队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取得的成绩固然可喜,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是: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方式转变不够快;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优,农业比重大、层次低,工业存量小、增量少,第三产业体系不全、带动不足;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城镇承载功能不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及2017年工作建议

今后的五年,是墨江全面深化改革、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善于抢抓新机遇,以通道经济为引擎,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墨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市第四次党代会及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二届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围绕“123456”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墨江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县、普洱绿色发展的试验区、通道经济发展的新节点,确保2018年完成脱贫摘帽,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一)围绕同步建成小康,在脱贫攻坚上精准施策。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通道经济为引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聚焦黑树林地区、州际接边地区、哀牢山西支干线三个综合扶贫开发区,落实“12686”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区域整体脱贫,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基础设施、农村危房改造、产业扶持三个重点,全面实施“七个一批”工程,实现贫困户有发展基础、有增收产业、有致富技能、有安居住房、有基本保障、有资金支持,确保2017年雅邑镇、鱼塘镇和12个村、1.9万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孟弄乡、龙潭乡、坝溜镇和24个村、1.9万贫困人口脱贫。以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落实中央“摘帽不摘政策”的要求,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力遏制返贫现象发生,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

(二)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在融合发展上聚力突破。持续推进“产业富县”战略,坚持一产生态化、标准化,二产绿色化、园区化,三产特色化、品牌化,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引领,致力产业深度融合,构建支撑通道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稳步推动农村土地规范化流转,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要素配置。保持粮食稳定生产,发展壮大茶叶、林下、畜牧、渔业、紫米为重点的山地优势产业,巩固提升烟草、橡胶、咖啡、坚果、蔬菜、蚕桑、生物药等山地特色产业。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左右。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绿色发展、差异竞争为导向,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围绕构建“一个核心区(县城)、三个增长极(龙坝、通关、火车站场片区)、其他乡镇为增长点”的绿色工业空间布局,促进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绿色工业集群效应。注重品牌打造和技术升级,承接农副产品资源,培育壮大茶叶、渔产品、肉制品、饮料酒、紫米、紫五加、水果坚果为重点的绿色食品加工业;改造提升以金、铅锌、镍为主的矿产业;稳步推动能源开发和电力供需直接交易,构建以水电为主、风能太阳能为辅的清洁能源体系;改造升级松香、紫胶、橡胶、中纤板等林产工业;培植生物药业、旅游商品和新材料制造等新兴产业。力争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促进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以墨江哀牢山黄金生态旅游项目为重点,稳步实施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建设项目,推动特色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加快养生养老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自驾车、旅居车旅游,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加快“互联网+”新业态发展,畅通工业农业产品输送渠道,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多层次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壮大商贸物流、信息金融和公共基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规模。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三)围绕夯实基础后劲,在助推发展上持续发力。深入实施“通道活县”“基础强县”战略,构建适应通道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配合抓好玉磨铁路、墨临高速、墨江至江城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墨江火车站连接线及双胞小镇跨线桥、章差至火车站至龙坝曼婆二级公路、元磨高速墨江县城段外迁项目,力争实施国道227线(楚江公路)、哀牢山经干线(省道246线)墨江段改造和通用通勤机场项目,积极推进“断头路”及村组路建设,有序推进电站库区码头及停靠点、海事支持保障系统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实施一批重点水源、“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巩固提升、河库水系连通、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有效灌溉率达34.6%以上。稳步发展清洁能源,逐步完善油、气、电输送网络。加快信息网络基础建设,促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四)围绕优化城乡格局,在统筹发展上彰显特色。以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为目标,打造昆曼国际大通道上具有墨江色彩的山水园林城市和美丽宜居乡村。依托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和“增加城市停车场、提高城市透水率、扩大城市片林、保护城市湿地”四个专项行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融入特色文化、历史遗迹、生态资源和全域旅游功能,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完善交通路网、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等配套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完成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加强中心集镇、乡镇政府驻地规划建设,全面推进乡镇“一水两污”项目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的特色小集镇。依托农村“七改三清”行动,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乡愁四韵、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农村。

(五)围绕筑牢生态屏障,在绿色发展上续写新篇。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厚植通道经济发展的绿色根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相融。以发展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为重点,加快生态种养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打造具有高原特色、产品质量安全的绿色农业;以节能环保、循环发展为重点,严格环境准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低耗能、高效益的绿色工业;以政府绿色采购为突破点,倡导文明节约的消费理念,推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退耕还林还草、水源林保护、水土治理等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重点,深入推进“森林墨江”建设,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打造物种多样、植被完好的绿色环境。

(六)围绕深化改革开放,在驱动发展上再造引擎。以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为引领,激发通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政事分开、行政复议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财税金融体制、统计体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更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农村资产要素市场化机制。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创客、创投联动机制,逐步拓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和方式,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机制,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展对外开放合作视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滇中三小时经济圈、沿边开放经济带和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加强同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

(七)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在和谐发展上多管齐下。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营造通道经济发展的和谐环境。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持续完善城乡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救济救灾、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健全基本卫生计生保障体系,推动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优势互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加快城乡公共体育和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推动文体广电事业繁荣发展。从严保障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深入推进“依法治县”战略,巩固“平安墨江”创建成果,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推进“七五”普法,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全力推行“阳光”“法治”,注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推进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持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奋力开创墨江通道经济发展新局面。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综合治贫为导向,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继续抓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整合各类资金13亿元,加快脱贫攻坚进程。深入实施脱贫摘帽“七个一批”工程,完成雅邑、鱼塘整乡推进项目,启动坝溜、龙潭、孟弄整乡推进项目。全面推进25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建设,完成903户易地扶贫搬迁。启动实施“C、D”级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不断完善“3+2”产业扶贫互助社滚动发展模式,以产业脱贫带动农民增收。完成各类技能培训5000人次,全力做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和社会保障兜底工作,确保年度脱贫出列目标顺利完成。

(二)以农民增收为根本,进一步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支农惠农政策,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生产粮食16万吨。继续推进“墨江紫米”品牌打造和优质紫谷基地建设,种植紫谷3.5万亩,实现产量9450吨。坚持生态有机发展路子,生产茶叶1.4万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药业,新植生物药材1440亩;巩固橡胶、咖啡、核桃种植面积,生产干胶8100吨、咖啡6100吨、核桃1550吨;新植澳洲坚果2万亩;积极推进紫五加等特色蔬菜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林下经济。加快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实现肉类总产量3.8万吨,生产鲜茧480吨。坚持减量不减收,生产烤烟17.5万担;以电站库区网箱养殖为重点,鼓励多种养殖方式共同发展,实现水产品产量2.7万吨。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三)以攻坚短板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工业支撑能力。加快双龙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更多企业入驻。巩固提升电力供需直接交易成果,积极帮助发电企业拓宽供电渠道,完成发电量38亿度、供电量2.1亿度。进一步挖掘矿产潜能,生产黄金1000千克、混凝土6.3万方、铅粉锌粉500吨。进一步提升原料供给能力,生产鱼片1.9万吨、生物饲料6.1万吨。加大茶企业扶持力度,引导企业精细化、品牌化经营,生产工业品茶1300吨。抓好重点工业产品生产,生产饮料酒1300千升、白糖3600吨、中纤板3万方。实现生猪屠宰及配套精深加工项目投产运营,生产肉制品500吨;争取紫米精深加工项目竣工投产。继续吸引县外建筑企业落户墨江,提高建筑业增量。力争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

(四)以文化旅游为引领,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体系。办好第十三届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和山地自行车大赛、大江野钓大赛等系列活动,强化节庆赛事活动宣传营销,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巩固提升北标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实现墨江双子星大酒店、秘境奇缘民族主题酒店投入运营,稳步推进墨江大酒店、精品酒店建设;完成普益公园改造、墨江文庙修缮和9个星级旅游厕所建设,启动碧溪古镇特色小镇建设和北回归线旅游城市提升改造工程,力争实施墨江哀牢山黄金生态旅游项目一期工程。以“墨江县青年创业园”建设和“快递下乡”工程为突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稳步发展金融、保险、公共服务、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

(五)以重点项目为支撑,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推进玉磨铁路、墨临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墨江火车站连接线及双胞小镇跨线桥项目建设,争取实施元磨高速墨江县城段外迁、忠爱桥至新安大沙坝公路改建、章差至火车站至龙坝曼婆二级公路项目建设;完成440公里通村路面硬化工程,建制村路面硬化实现全覆盖;争取实施50户以上村组公路硬化工程,建成布?河上桥、双龙桥。稳步推进中叶、绿箐坝、山神庙水库建设,启动展兰冲、帮轰水库和县城三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争取实施第九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完成“五小”水利4800件、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408件,解决2.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00亩;全面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县城下南片区、西片区、北部区开发,启动县城停车场、建材市场、建筑垃圾填埋场及运动场改造等市政工程,争取实施北部区连接线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乡镇“一水两污”项目,加大联珠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力度,积极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完善通讯信息网络基础。

(六)以环境优先为原则,进一步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强化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稳步推进生态县建设。加强林政资源管护,合理安排人工商品林采伐指标,完成非天保区天然林禁止商品性采伐补偿和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积极推进泗南江桫椤林保护、天然林二期建设和国家森林公园创建工作,实施水源林、公益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完成造林10万亩。严把项目建设环境准入关,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加强重点企业污染源监测,全面落实水、土壤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争取建成县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工作力度,治理水土流失16平方公里,完成南汉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新建县城污水处理配套管网3公里;加快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七)以民生普惠为宗旨,进一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00个;狠抓社保扩面,推动城乡医保并轨运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开展助困、助医、助学、助孤行动,保障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不断完善残疾人保障制度,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8695套、城镇保障性住房148套。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完善优质生源培养和教师激励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成雅邑、泗南江幼儿园,扎实推进全面改薄、校安工程等项目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继续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及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城乡卫生计生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县中医院整体扩建和大于医院项目建设,完成78个村卫生室达标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严保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认真抓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扎实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

(八)以创新治理为抓手,进一步营造平安和谐环境。深入推进“七五”普法,逐步提高全民懂法用法能力。全面开展反恐维稳工作,坚决防止暴力恐怖事件发生。不断健全网上网下相结合、打防管控一体化防控体系,狠抓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重点部位清查整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严格实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用“383”工作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制,全力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扎实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平安细胞”创建活动,巩固提升“省级先进平安县”创建成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期、新常态、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转作风、强举措,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为民理政,提升政府凝聚力。深入践行“民”的宗旨,凝聚团结干事力量。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多解民生之忧,多谋民生之利。坚持问题导向,倡导一线工作法,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深入基层掌握实情、化解矛盾、推动工作。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稳步推动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做到“所有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进一步推进联网办公、网上审批和电子监管,促进政务服务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二)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公信力。时刻维护“法”的尊严,提升依法干事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用权,做到“职权法定”,严禁“法外设权”。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促进决策程序依法规范、过程民主公开、结果科学公正。认真执行县人大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完善政府工作规则,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坚持科学治政,提升政府执行力。大力倡导“实”的作风,营造高效干事氛围。准确把握中央、省、市政策风向标,提升政府驾驭发展的能力。大兴雷厉风行、务实担当之风,细化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目标,一鼓作气、一以贯之狠抓工作落实,以快速行动换成果,以发展成效论功绩。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政风行风评议制度,科学评价工作效能,大力褒奖业绩突出者,从严惩戒懒政怠政者,以强有力的作风凝聚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四)坚持廉洁从政,提升政府约束力。全面强化“廉”的操守,营造干净干事环境。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最前面,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廉政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严格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财政资金、国有资产、政府采购、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监管,全力预防和惩治腐败行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控行政支出,持之以恒纠正“”,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展望宏伟的发展蓝图,我们激情满怀;立足全新的历史征程,我们蓄势待发。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增活力,改革创新添锐气,在脱贫攻坚中跃马扬鞭,在追赶跨越中奋勇争先,全力谱写墨江通道经济发展新篇章,为全面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马鞍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有特色!县级政府工作报告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