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时间:2022-05-10 02:40:08

花鼓戏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长沙花鼓戏被评为了长沙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在继续申报为省级或全国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疑义,花鼓戏艺术的发展和花鼓戏表演团体的生存条件将更多的投入和改善。随着政府把文化建设提到国家软实的高度来认识,我省也提出了“文化强省”的策略,作为文化形态之一的花鼓戏表演艺术自然进入了繁荣发展的大好历史时期。为了使这一传统艺术获得更快的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剧种艺术作出自我认知和再度定位,很有必要,因此本文不揣冒昧,特陈浅见,以作引玉之砖。

艺术的生命在于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群众文化需求。花鼓戏是湖南人民喜爱的一种乡土艺术,它脱胎于民间歌舞――“对子花鼓”。在发展中曾受到过巫腔、皮影、渔鼓和湘剧的影响。正由于它广采博纳,兼收并蓄,艺术上得到相应提高而被确立,形成较为完备的花鼓戏剧种。由于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其艺术形式长于表现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因而在反映当代现实题材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进入它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国内和海外形成了极大的影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下,花鼓戏艺术也像民族其他文化形态一样,面临如何调整和发展自身时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问题。今天政府对一些传统艺术形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留,但绝不只是让这些剧种静止地一成不变的永久陈列,特别是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艺术形式――戏剧,就更需随历史步伐与时俱进,否则即使人为地保留也未必真有其艺术生命。因为戏曲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并在观众心理参与下最终完成的特殊艺术形式。众所周知,自上世纪90年代后以来由于电视文化、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文化消费的多元分流,花鼓戏市场亦受到严重冲击,由于生命代谢,时至今日许多上一代观众群体逐渐消失。如今培养新观众、建立花鼓戏艺术与新一代老百姓的亲和力工作刻不容缓。我们应敏锐看到,今天观众对象,已不同于当年闭塞、落后、缺少文化的群体。随着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如今即使一些穷乡僻壤都制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的规划,同时,也有电视、网络等媒体也一处不漏地全面覆盖,新的教育措施和现代科技手段正在不断提升当代观众的知识水平和审美素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我们要有开放的文化心态,自觉地把花鼓艺术发展的着眼点放在现代化的进程上,把花鼓艺术自身的创新提高融入建构当代民族文化的运动中去,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切不可因其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固步自封,甘为时代的遗风流韵而孤芳自赏。我们必须清醒地摒弃文化惰性,一如既往地传承艺术发展过程中最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保持广采博纳、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任何戏曲在岁月的长河中都是经过历代艺术家们不断创造与完善的。戏曲史就是一部不断创建与发展的历史。以变革与创新的眼光寻求剧种发展,这就是戏曲传统的文化精髓。传统是一个动态的涵盖面极广阔的历史概念,我们不可作单项度地理解为就是前人留给我们现成的艺术遗产,而忽略了前人在完成这一艺术遗产过程中的创造精神。毋需讳言,花鼓戏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信息时代。我国城镇化的飞速建设,已使城乡面貌和人的精神世界出现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显然花鼓戏原有的剧目内容和表演程式与时代美感和审美情趣有了一定距离。怎样缩短距离填平这道鸿沟呢?首先要重视花鼓戏的剧目建设。剧目繁荣是剧种振兴的主要表现,80年代起花鼓戏进入鼎盛期是以《牛多喜》《八品官》《筒车谣》《镇长吃的农村粮》《桃花讯》等一大批代表剧目为标志。这些剧目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很近,注重了生活的现实感、亲近感、熟悉感,注重了人们生活中的当下体验和日常体验,注重了大众情感的通俗表达方式,使花鼓戏沟通了观众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即使是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和新编的历史剧目如《刘海砍樵》《喜脉案》都注重了从当代观众视角出发,在表现过去历史中开掘出今天的文化意蕴,使之新意再生。自新世纪以来,虽然也出了《老表轶事》《秋天的花鼓》,但从剧目繁荣的总体上看,呈现出显衰减之势。

戏剧空间必须凝聚观众的注意力,反映现实、贴近生活是花鼓戏的剧种优势,今天我国正经历深度的社会转型,这期间是一个交织着多种复杂性和可能性的社会。各种现实生存的困厄、冲突、利益的调整、经济结构的分化重组等等矛盾激荡着人们心灵。应该说当代的生活内容为花鼓戏剧目创作、剧目繁荣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如果我们花鼓艺术家们能以宏阔的视野和饱满的激情创作出一批反映当下汹涌澎湃改革大潮中各种各样的题材的剧目,深入到人性深层,揭示出人们心理轨迹,牵动人们情思,增强艺术含量,对占领文化市场份额、摆脱剧团窘困、推动剧种振兴是大有益处的。在剧目建设上,我们还可以在传统遗产中筛选出一些如《蔡坤山犁田》《讨学钱》《喜荣归》等好的剧目像《刘海砍樵》那样的,顺应时势民心地进行整理改编,去芜存精、化腐为奇,也是剧目积累、争取观众、振兴花鼓的有力措施。如果我们的投入在剧目建设上下功夫,其效果肯定会显而易见的。

花鼓戏应当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舞台呈现方式,如何把握舞台、发展舞台、丰富舞台手段也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方面。今天观众的知识结构和心理节奏决定了花鼓戏的叙事节奏和表演程式的更新。今天舞台的叙事一定要轻捷便进,不能让人物随意地徘徊咏叹,一定要以明白的叙事唤起观众同频度的情感呼应,才能引起观众审美聚焦。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因此我们演员一定要歌得动听动情,舞得使人惊叹叫绝。要不断地使观众产生审美兴奋,就要有拿手绝活。可是在这方面花鼓戏在传承中具有先天不足。因此我们的演员要多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精华为我所用。艺术样式上要融入现念与技艺,丰富我们的表现手段。在舞台景观上也要有时代气息,不能墨守成规,一桌两椅。现在科技既然能渗透到生活的一切领域,为什么就不能在花鼓戏舞台运用呢?我觉得只要用得起、用得得当,能有助于舞台观赏,就应该不拒绝营造亦真亦幻的艺术景观。另外,我们努力振兴花鼓戏,使之发扬光大于舞台之时,也应该利用媒体找出戏曲发展空间的新载体――电视和网络。在这方面希望行政职能部门出面进行有效的协调,让优秀的表演单位优秀的上演剧目,也能在某些频道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建议能够将一些有影响的舞台剧目改编成戏曲电视剧目,使之随着荧屏、电脑飞入千家万户。让想欣赏花鼓戏的观众能够随时满足精神需求。

以上观点和思索真正实行起来,就要求演出单位一定要有一支形成合力的编、导、演的艺术队伍。如何建设这样一支队伍非本文所阐的命题,此文只能暂作提示。

(作者单位:长沙市花鼓戏剧院)

上一篇:关于高校实验艺术专业教学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材料意念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