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税收流失的测算分析与治理对策

时间:2022-05-09 10:53:11

探讨我国税收流失的测算分析与治理对策

[摘 要]我国税收流失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税务机关在进行税收的过程中的出现问题,也就是税收行为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且税收流失与纳税人也存在重大的关联,如果纳税人没有合法缴税,则会导致税收流失严重;更为关键的是我国制定的税收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致使税收流失的因素。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完善税收制度、治理税收流失一直都是我国财政在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合理的税收方案,加强对市场的调查,进而不断地完善税收制度,但效果却未十分显著,对于预防税收流失的现象,我国必须要准确把握税收的规定,深入进行税收流失的测算,并根据税收流失的总体情况,制定科学的税收管理体制,并对相关的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税收流失的治理效果。本文对我国税收流失的测算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科学的对策。

[关键词]税收流失;测算分析;治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72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0 引 言

税收流失不仅会影响我国的财政经济,同时对纳税人的利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税收流失对纳税人利益的影响是正面的,这主要因为纳税人在纳税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纳税制度进行纳税,而是采用违反法律的方法逃避税收,进而从中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显然,纳税人的这种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还影响了财政税收的治理。税收流失属于经济问题,如果税收流失严重,我国宏观调控经济的决策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宏观调控的经济能力减弱,与此同时,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会降低,整个市场的竞争会有失公平,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氛围,因此,为了避免税收流失的现象,我国应进一步加强税收治理的能力。

1 对我国税收流失测算的分析

公开进行税收流失测算主要是为了体现政府和相关的部门之间的公平、公正,我国目前对财政经济的应用都进行明确的公开,让人民对政府放心,公开经济的应用现如今在我国实施的效果较为良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支持,也十分有利于国家对财政资金的投入。当前,公开经济应用的行为为我国带来了经济效益。我国的人民也开始遵循相关的税收制度,依法纳税。对我国财政税收部门而言,要想掌握关于税收制度的相关知识,并能正确地应用税收制度,防止税收流失,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能充分地掌握我国当前的税种,结合相关的税收公式,计算纳税额度。在求税收流失额度时可以用相关税种的应纳税额减去该税种的实际征收额。但是要想确定公开经济后税收流失的范围,还要在公式的基础上,对各种税种的税收流失额进行汇总,用公式表示:经济中税收流失的总额=A+B+C+…+N。

在进行公开经济税收流失测算时,假设T1是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和标准应征收的税收额,T2是实际征收入库额,税收流失额为TL,用公式表示为TL=T1-T2。在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的税种进行测算时,其测算公式和结果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增值税税收收入=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应税产品总产值-应税产品投入值)×适用税率

=应税产品的增加值×适用税率

通过对当前增值税的研究,生产、批发、零售、进口商品等都是增值税需要进行征税的项目,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加工、修理劳务也属于增值税的一部分,但是在展开税收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却很难获取到重要的数据和信息,从而导致税收流失的产生,为了便于税收人员的税收工作,在进行税收流失测算时,通常会将以上税收去除,这样增值税的正确公式则是:增值税税收收入=工业企业应交增值税+批发零售企业应交增值税+进口环节应交增值税。

2 我国税收流失治理的对策

根据当前我国税收流失的数据显示,税收流失主要是因为纳税人和税收机关的行为存在问题,因此,我国要制定税收制度、完善法律条文,规范纳税人的行为,提高纳税的效率,还要在一定的基础上,提高财政税收的工作力度,确保财政税收部T的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合理地进行税收工作,只有提升税收人员的责任意识,才能保障税收收入。

2.1 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税收法律制度的落实

为有效地预防税收流失的问题,我国在完善税收制度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税收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在解决税收流失问题的过程中,只有3个税种的立法得到了完善,而其他15个仍然缺乏合理的法律规范。因此,我国要明确规定,落实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税收流失的治理,建立健全税收的法律体系,这样才能预防企业和个人偷税、漏税现象的产生。我国必须要明确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设原则,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管,确保其能依法缴税,另外,要将完整的税收法制划分在《宪法》中,以《宪法》为母法,完善其他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善的税收系统。最后,我国的财政部门还要制定合理的税收司法机制,为税收收入提供充分的保障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减缓税收流失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2.2 制定科学的税收管理制度,明确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税收的关系

当前,传统的税收管理制度已无法发挥出良好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变革,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财政税收部门的工作观念应不断改变,财政税收部门在展开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制定先进的税收监管制度,只有财政税收部门充分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确保税收制度、税收管理体制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而这也就充分表明,我国财政税收部门需要深入改革,改变传统的税收管理制度。在创新税收管理体制的过程中,监管人员要明确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税收的具体关系,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治理税收流失的问题。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按照现代财政的主要经济观点,掌握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权事的划分,遵循统一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界定政府间财权、事权的界限,进而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同时这也十分有利于我国经济进行“营改增”。

税收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想让税收管理体制真正得到完善,就要确保税种的法律得到完善。在现有收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税制结构进行优化,确保税收的公平,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税收流失工作提供更多的保障制度。

2.3 为治理税收流失提供充足的机会

当前,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税收流失给我国财政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在治理税收流失的过程中,强化税收的管理体制,合理征税,进而为治理税收流失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在整个税收监管过程中,我国应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税收管理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税收信息,对税收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以便于工作人员的参考。另外,财政税收部门要根据税收信息和税务状况为主要管理平台,以税收过程存在的风险为主要导向,专业化地展开税收管理,建立健全完整的体制,对纳税人明确税收工作具体的环节和流程,进而制定合理的纳税制度,规范纳税人的行为,最终确保纳税人能够在市场中进行公平的竞争。

当今社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出国门,并在市场中赢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如果国家不对其进行合理的约束和管理,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影响我国财政经济的变化,这样就可能引发财政危机,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当前社会的发展趋于商务化,“营改增”也在全面的实行过程中,“公开经济”与“地下经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税收制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应在保证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纳税人遵法守法的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让我国企业能顺利的走出国门,构建完善的信息处理体系。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合理地发展各种财政经济的产品,针对不同的风险制订监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规避财政税收带来的风险。另外,我国需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地下经济”活动,对于不正当经营的企业,要及时取缔。财政部门要与其他部门加强合作,协调其他监管部门进一步管理税收,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2.4 大力宣传税收的法律法规,提升纳税人的缴税意识

我国在解决税收流失问题的过程中,要加强税法的宣传,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税收法制的教育,提升纳税人员的法制观念,充分意识到税收的重要性,进而提升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只有大力宣传税收的法律制度,人们才可以深入了解纳税的作用。且在宣传的过程中,也能让我国的税收制度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国需要定期对人们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和教育,转变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进而依法纳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纳税氛围,维护我国财政经济的稳定。

3 结 语

对我国税收流失的现象,我国财政部门首先要能制定科学的方案和完善的法律,并根据相关的公式测算出税收流失的数据。其次,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责任感,加强税收流失的监管,只有我国人民共同治理税收流失的问题,才能改善我国税收的状况,进而提升我国的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宇璨.浅谈税收流失的经济影响与防治对策[J].财会学习,2016(21).

[2]刘战兵.《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第二版)书评[J].会计之友,2016(13).

[3]郑林.税收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5(9).

上一篇:次贷危机后英国银行业的变化 下一篇:泰安市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