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09 09:22:31

关于建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但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教学“主导”者。因此,建立高效课堂,教师的教学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数学;高效;优化;情景;难点;多媒体;能力;探索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建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长期追求的一个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但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教学“主导”者。因此,建立高效课堂,教师的教学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问题和评价教学结果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和优化。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优化教学过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分为组织教学、复习引入、讲授新课、练习巩固、课堂总结五个阶段。优化教学过程,重要的是打破程序化,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现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前提是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创设情境可通过动手操作、看动画演示、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联系实际生活等多种方式进行。可以是教师在课前设计的,在上课开始的时候作为创设情境,积累经验和提出问题之用,如许多教师常常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的尝试性的研究活动,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显然,关键在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三、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概念、性质、法则、计算等。教学难点指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中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或者不容易解决的地方。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高。初中数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初中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藏新,又不断化新为旧,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一些特点,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四、借助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可以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特别是对一些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处理的重点、难点的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便利。如学生对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理解往往是较为困难的,我们在设计图形平移、旋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flash软件将图形平移、旋转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能让学生亲眼目睹平移\旋转的过程,从而轻易就理解了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掌握了它们的性质,也就突破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化解了难点。新课标力求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本质和思想方法,突出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尝试、探索、讨论和交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提高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先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入手,在求四边形的内角和时可将四边形转化为求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接着提问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的求法(结合计算机图形演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求解方法的思考,从而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n-2)×180,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证明打下了基础。

五、重视数学能力培养

数学能力主要指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首先要会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如: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让思路与教师同步;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等。“说”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写”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知道它的证明方法,但总不能很好地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这从某一侧面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重要性。“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如何有效建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我们只有踏实勤奋的学习、反思、总结、探究,才能不断地前行。

上一篇: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