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双庙地区磁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探讨

时间:2022-05-09 03:18:18

辽宁省北双庙地区磁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探讨

摘要:辽宁省北双庙地区处于大兴安岭努鲁儿虎山脉中部的中―低山区,近几年,该地区地表露天矿体开采殆尽,深部找矿势在必行。在物探磁法异常的基础上,钻孔深部找矿方法效率高、见效快,在该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磁铁矿 ; 地质特征;磁法异常;深部找矿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区域地质背景

北双庙地区处于中朝准地台,内蒙地轴建平台拱宝国老断凸内,区域上出露地层以承德~北票岩石圈断裂为界,断裂以北主要为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断裂南为中元古界长城系和中生界侏罗系兰旗组地层。构造以承德~北票岩石圈断裂和康家湾~松太沟倒转背斜为主体。岩浆活动以燕山期为主,主要岩性为中酸入岩和喷出岩,呈岩株和岩脉产出。(图1)

图1 辽西区域地质略图

1.1地层

以承德~北票岩石圈断裂为界,断裂以北岩性为中高级变质作用形成的片麻岩类,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和磁铁角闪岩。原岩为一套基性~中酸性火山喷发岩系和硅铁质沉积物。地层总体产状走向北东或北西,倾向北西、南东或南西,倾角40~80°。断裂南岩性为中~酸性火山岩,有流纹斑岩、酸性凝灰岩、安山岩等。

1.2构造

区域上构造活动具有多期次特点,构造以承德~北票岩石圈断裂和康家湾~松太沟倒转背斜为主体,次一级断裂和褶皱较发育。

1.3岩浆岩

区域岩浆活动强烈,岩浆活动以燕山期为主。岩浆岩较发育,主要岩性为中基入岩和喷出岩,见有闪长岩、煌斑岩呈岩株和岩脉产出。

2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2.1 矿床地质特征

双庙地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为大面积出露的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Arjnx)中~深变质的片麻岩类,在沟谷地段分布有第四系。磁铁矿体主要赋存于小塔子沟组斜长角闪片麻岩中,呈似层状产出,期间夹有磁铁矿石英岩。矿体产状与地层总体产状一致,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65~80°。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与非矿易于鉴别,厚度较稳定,质量较好。在对该区1号矿体进行钻探深部验证延深的过程中,发现隐伏平行脉存在。(图2)

矿区内构造较简单,以褶皱为主,小塔子沟组总体呈单斜产出,局部沿走向或倾向见有舒缓摆动;发现1条较大规模的断裂,并被后期煌斑岩脉所充填,对矿体起到一定改造作用;该区内闪长岩呈北东向展布,未对矿体造成破坏作用。

2.2矿床成因

双庙地区磁铁矿赋存在太古界特定的硅铁建造中,矿体受层位控制,成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其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硅铁建造铁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为磁铁石英岩的贫铁矿床,为“鞍山式”贫铁矿。

3物探磁法异常找矿信息分析

该区异常带趋势明显,规律性较强。由已知铁矿体的磁场特征,结合实际地质成矿环境判断:所获得的磁异常带均为铁矿体的反映。区内绝大部分异常多呈南缓北陡的特征,表明:铁矿体北西倾,倾角大于地磁倾角。推测铁矿体倾角多大于60°。(图3)

由于变质岩自身富含铁质矿物,能形成较高的磁场。在该区形成较高背景场,铁矿体与基性变质岩的磁性差异极大,易于区分矿与非矿,但是由于矿体埋深、矿体厚度、矿石品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往往是以较大的宽幅低值异常反映出来,而不易区分是否是单条矿体引起异常封闭圈,故无法准确判定引起异常带的铁矿体的存在形态和矿体特征。

4、找矿方法探讨

4.1对北双庙地区未做物探异常的片麻岩空白区,进行物探磁法检查,特别是有地表有较宽大的采坑区域,且经物探磁法检查,有低值宽幅异常区域,结合实际地质成矿环境圈定重点成矿靶区。

4.2已做过物探此法检查的区域,经分析圈定的重点成矿靶区,进行钻探深部验证,特别是低值宽幅异常,验证过程中注意垂直矿体走向上异常值变化情况,分析存在隐伏平行脉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地质矿产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 1989年

[2]曲京辉邯邢地区磁铁矿深部找矿中磁电法综合技术研究河北工程大学2009年

[3]郝旭综合物探方法在寻找磁铁矿中的应用河北门谈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5年

上一篇:微表处技术应用及效益评价 下一篇: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接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