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建筑的冬季施工要点分析

时间:2022-05-09 01:04:28

楼房建筑的冬季施工要点分析

【摘要】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对于一些特定的高层工程施工也有特殊的防范措施,而且由于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对质量的要求也相对严格。本文主要是楼房建设在冬季施工中的对于材料的控制及施工的组织计划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供参考。

【关键词】楼房建筑;冬季施工;掺加剂;

一、冬季施工的要求

1.统一配合比

设计要求底板及外墙混凝土为C35、P12抗渗混凝土。由于底板施工阶段正值冬季,考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不会受冻,决定厚度大于等于1m的底板可不掺抗冻剂,厚度小于1m的底板及墙体掺JD-10防冻剂。混凝土配合比统一制定。为减少碱-集料反应,对水泥、砂、石、UEA、粉煤灰及外加剂等均在试验基础上进行选择。

考虑到本工程地处闹市区,运输车辆易堵塞,为使施工中有充裕的混凝土浇筑接槎时间,将初凝和终凝时间调整到合适时间。将混凝土初凝定为12±2h,终凝时间为16±2h,坍落度定为出机坍落度200~240mm,入泵坍落度160~180mm,冬施混凝土出机温度控制在10~12℃,并选用能有效降低或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外加剂。

2.养护与测温

混凝土振捣压抹以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上部盖2层防火草帘,保温保湿养护。

测温点按8m×8m设1个,测混凝土中心温度、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控制在25℃以内。掺防冻剂混凝土强度达到3.5N/mm2前每2h测一次,以后每6h测一次。大体积混凝土升温阶段每4h测一次,降温阶段每6h测一次。

3.沉降后浇带处理

沉降后浇带及后浇带(施工缝)将筏基分成15块。后浇带宽1.5m。按业主要求,沉降后浇带混凝土提前浇筑,约在混凝土整体收缩完成80%左右进行,其等级提高一级,UEA掺量由12%提高到13%,使新混凝土在限制下膨胀,提高密实性。

4.劳动组织

成立混凝土调度中心,负责商品混凝土调度管理,确保底板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期间,配备200台以上混凝土罐车,每个建制保证6台地泵(或泵车),并有备用泵及泵管。要求混凝土供应量满足15000m3/24h的要求,现场20台塔吊配合泵送混凝土施工,一旦泵送受阻即改用塔吊协助接槎,防止冷缝产生。

5.交通运输组织及调度

设立交通指挥中心,现场设置标志线,罐车优先,兼顾其他,使大密度、高强度底板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

写字楼共38层,建筑面积77317m2,总高151.09m,其结构冬期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建筑高度高:本工程冬施期间要求完成主体结构的30层以上部分,施工作业面高度均在100m以上;结构薄:板厚仅100mm。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160~180mm),外加剂不仅应满足抗冻要求,同时要满足泵送要求。冬期施工期间结构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梁、板为C35。

二、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依据测温和冬施混凝土同条件试件记录,本工程冬施期间混凝土同条件养护2d试件强度均达到抗冻临界强度,而此时混凝土温度还未降至0℃。冬施后标养28d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全部超过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实际上梁、板28d同条件养护试件已超过100%。本工程混凝土通过掺入含减水、早强、防冻等组分的外加剂,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出罐温度,混凝土成型后立即覆盖保温养护,使混凝土在冷却到0℃之前达到受冻临界温度,以后在自然环境下凭借外加剂的防冻作用,确保强度继续增长,最终强度损失小于5%。

1.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气候影响,针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施工中的

(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水泥单方用量高,由此产生的水化热也多,有利于混凝土养护。

(2)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使混凝土很快达到受冻临界强度。C40混凝土比C20混凝土需要的正温养护时间少得多,也有利于冬期混凝土施工。

2.掺加FZJ-2-4外加剂

抗冻早强剂品种繁多,然而适合冬施泵送混凝土且有较好的早强性能、坍落度损失也小的冬施外加剂品种并不多。经对多种外加剂的试验,比较负温强度、坍落度损失和减水率等指标,确定使用清华大学研制的FZJ-2-4早强高效减水防冻剂。FZJ-2-4是由NF-2高效减水剂和FZJ-2防冻剂复合而成的,其减水率达12%以上,掺量3%时规定温度为-10℃,环境最低温度可达-15℃。

3.良好的正温控制

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有利于混凝土正温控制。根据抽测的出罐温度及入模温度分析:出罐温度基本在11~23℃范围内,且95%以上在13℃以上,90%的出罐温度在14℃以上(规范规定出机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总体呈正态分布,说明温度控制非常稳定。

4.严密的保温措施

本工程楼层高,混凝土浇筑的泵管长,故泵管保温必须认真,采用先裹一层防火草帘,再包一层塑料布的方法,保温效果较好,一般入模温度仅比出罐温度低1℃。

框架柱使用片模,中筒剪力墙使用大模板,模板外侧用聚苯板做好保温。施工中局部薄弱、破损处用防火草帘遮挡严密,拆模后刷“养生灵”,若气温太低或风特别大,再用防火草帘保温一段时间。

关于梁、板结构保温,本工程共设4道防线。第一道保温是双排脚手架外的彩条布围挡,经实测围挡内外温差一般为1.5℃左右;沿整个结构外挂一圈封闭严密的防火草帘作为第二道围护,草帘内外温差在1.5℃左右;在梁、板下的满堂脚手架上满铺草帘,作为第三道保温。板、梁下草帘内的温度均为正温,即混凝土下侧的实际养护温度为正温;前三道围挡均在验收模板工程后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最后一道保温是在浇筑混凝土后,在表面上盖1层塑料布,铺1~2层防火草帘,采用这种保温方法,内外温差一般在10~20℃。

5.合理的强度控制方法

本工程采用试件与测温共同控制保温设施拆除时间的方法。浇筑混凝土时,要求将试件放在楼层内(施工面上)进行同条件养护(时间准确到小时),在1~2d内送到试验室试压,并立即将试压结果通知技术人员。经技术人员校对混凝土强度达到临界强度后,再通知拆除保温。在控制混凝土强度时发现用强度系数法计算而得的混凝土早期强度与实测强度比较接近。如第36层顶板混凝土到压试件时养护了44h,由强度系数法推算其强度为5.8MPa>4.0MPa,已达到临界强度。此时实际试件抗压强度为5.3MPa,说明用强度系数法控制混凝土强度是比较精确的。

本工程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前,混凝土养护环境实际上一直处于正温,所以外加剂的负温功能并没有发挥作用,即方案选择中的第二条仅起到了早强作用,拆除保温材料后,在负温条件下继续养护,强度可以正常增长,不会对混凝土最终的强度造成大的损失。

三、结语

总之,由于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工作也需要做好,因此在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完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最终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俊峰,郭耀峰.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要点浅析[J]科技资讯.2010(10).

[2]魏明宇,浅谈房屋建筑冬季施工技术方法.[J].民营科技.2011(07).

上一篇:浅谈接头管在防渗墙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