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本恒:光明黯淡

时间:2022-05-09 11:46:26

没有人是无辜的,尤其是在关系食品安全的江湖中。

9月8日,上海952起投诉齐刷刷地指向了光明乳业——订户收到的220毫升装光明小口瓶鲜牛奶味道怪异,疑为变质。

颇具讽刺的是,在8月末举行的2012年中国乳制品年会上,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曾公开抱怨:“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现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么抽会抽死人啊!”

光明乳业官网当日说明及道歉称,是在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

但蹊跷的是,消费者在咨询当地奶站时却被告知冷库没开冷气导致变质。

这可算不上什么好消息。2007年,被视为拯救者的郭本恒接手接连遭到重创、几近败局的光明乳业时,他的方法简单得要命。他说,一是逆向思维,他是“衰势”接班,这决定了他必须选择另外一种路径;二是从人性出发,所有人都要名要利,他们也要精神,要荣誉感。

郭本恒的办法是,切下常温奶、奶粉的增长份额,从聚焦新鲜到聚焦乳业。他还曾质问董事会:“这些产品占据当下最大的市场份额,光明要位列三甲,我们不做它做什么?”

不幸的是,近两个多月以来,光明乳业已曝出了五起奶制品质量问题。6月15日,安徽颍上县部分小学生在饮用光明牛奶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当月28日,光明乳业乳品二厂生产的950毫升光明“优倍”渗入清洗剂成分;7月20日,广州市工商局抽查的部分光明奶油和50%减脂芝士片菌落总数超标;8月底,南京光明乳业生产的鲜奶发现活蛆。

看来流程管理上还是出了问题,郭本恒当然难脱干系。

意外的是,这次事件之后光明乳业得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支持。不过也有人指出,伴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光明的质量管理是否能跟上却值得担忧。

事实上,这种扩张还在继续。9月5日,光明乳业刚刚完成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13.9亿元投向闵行马桥光明乳业工业园区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大产能。

看来他的聚焦战略调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摆在郭本恒面前的现实是,以鲜奶为代表的巴氏奶产量和销量都占到光明乳业的三分之一。近来问题频发的光明,如不认真反思找出办法,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光明未来的发展。

食品安全这个老问题始终牵动着全体国人的神经。“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除常温奶外,国内有近七成消费者选用进口奶粉,仅三成消费者选择国产。去年,国内婴儿配方奶粉产量首次出现下降,且幅度在12%左右。

有网民调侃郭本恒,此次发生鲜奶“酸败”事件,看来抽查还是抽少了。乳品行业要想走出信任危机,首要前提是必须恢复消费者信心。

而要做到这点,除了技术上的管控,可能还与社会责任和诚信有关,恐怕站出来发牢骚只能火上浇油。郭本恒真要小心了。

上一篇:关于加强巡视监督工作的理论思考 下一篇:风险社会下传媒功能的扩展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