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棣华手书汉字题词

时间:2022-05-09 10:58:52

柯棣华手书汉字题词

【关键词】柯棣华;汉字题词;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

【摘 要】2011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征集到一本原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三期学员雪影的毕业纪念册,内有国际主义战士、原印度援华医疗队队员柯棣华大夫亲笔题写的“抗战必胜”4个汉字题词。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柯棣华手书汉字遗物。

2011年,为迎接建党90周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开展了征集革命遗物活动,在征集到的诸多革命文物中,有一本原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三期学员雪影的毕业纪念册,内有国际主义战士、原印度援华医疗队队员柯棣华大夫亲笔题写的“抗战必胜”汉字题词。

这本毕业纪念册是由雪影的女儿贺江勇老人捐献的。为手工缝制,纸质粗糙,边角略残。长12.5厘米,宽9.5厘米。封面为后加,左上方用钢笔斜书“纪念册”3字,下面的字迹及一枚红色方形印章已模糊不清,唯右下角“校留念”竖书3字可辨,左下角横书“1941.2”(图一)。封皮内里糊有报纸,为当年晋察冀军区的《抗敌报》,可见纪念册主人对其珍爱有加。翻开封面,扉页上印有医护人员热情地为伤病员服务的图画,上方印“纪念·献给白校第三期毕业学员雪影同志”,名字为手写;底部横印小字一行:“冀中八分区敬赠,一九四一·一”(图二)。纪念册中写满了白求恩卫生学校三期学员雪影学成毕业、即将奔赴晋察冀抗战前线时老师和同学们为她题写的临别赠言,其中柯棣华大夫用汉字题写的“抗战必胜”4个字更是弥足珍贵。

雪影,本名王淑榕,四川省铜梁县人,1921年出生,16岁考入铜梁县护士学校。1938年参加八路军,被分配到中央军委卫生学校学习。1939年,军委卫生学校的部分学员到敌后与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合并,雪影是合并后的第三期学员。

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成立于1939年,是白求恩同志创建的,白求恩牺牲后易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1941年1月,晋察冀军区在河北省唐县召开卫生工作会议,会后,军区卫生部长叶青山同志带领各分区卫生部长到白求恩卫生学校所在地唐县连庄村参加该校为军医班一、二、三期学员举办的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上,老师和学员们纷纷留言纪念,时任外科教员的柯棣华也在雪影的纪念册上留下了珍贵的中文题词。

“抗战必胜”这4个大字用钢笔书写,自左至右横读,下方签名为“可棣华”,左下角署日期“28/1/41”,笔势遒劲流畅(图三)。据这件文物的征集者介绍,一直以来,柯棣华的手书汉字只留存有照片,未见过实物,该真迹是迄今发现的柯棣华留在中国的唯一手书汉字。

柯棣华大夫是抗日战争期间印度援华医疗队的队员(图四),1938年来到中国,1939年2月辗转到达延安,受到主席的亲切接见。5月,柯棣华正式担任八路军模范医院的外科医生,负责医院大部分手术。1940年5月,柯棣华随医疗队来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在冀中军区后方医院工作。8月来到河北唐县,参加了“百团大战”,在战斗中,柯棣华连续三天三夜不曾睡觉,共抢救治疗了上百名伤员。

“百团大战”后,柯棣华留在唐县葛公村,担任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外科教员。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用中国话讲课,遇到不会讲的医学术语,他就借助字典,用英文字母注上音,再反复练习。由于备课工作量的增加,他不得不天天熬夜加班,致使疾病慢慢向他袭来。

1941年1月,柯棣华被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在担任院长期间,他亲自做了大约2000次手术,其中有数十次是起死回生的大手术。同时为了培养八路军医务人员,他还为白求恩卫生学校编写了100多页的教学讲义《外科总论》。

正当柯棣华以满腔热情为医院和学校忘我工作时,由于过度劳累和营养缺乏,癫痫病一次次向他袭来。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的癫痫病剧烈发作,经抢救无效,不幸病逝。

纪念册中柯棣华的题词时间为1941年1月28日,此时正是“百团大战”结束后不久,日寇的疯狂报复接踵而至,中国抗战进入异常艰难的历史阶段。柯棣华的题词“抗战必胜”传达出他作为国际主义战士对正义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支持和必胜信念,鼓舞和激励着八路军战士、优秀医务工作者雪影和她的战友们,给了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勇于战胜敌人的无穷力量。此后,雪影一直在敌后坚持工作,直至抗战胜利。这本纪念册一直珍藏在她身边,伴随她度过了艰苦的敌后生活,更激励着她冲破日军最残酷的“大扫荡”,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像她的老师柯棣华大夫一样全心全意为八路军伤病员服务。

这本珍贵的纪念册历经炮火洗礼,穿过枪林弹雨,记录下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雪影去世后,纪念册一直由女儿贺江勇珍藏。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贺江勇郑重地将母亲的毕业纪念册捐献给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抚摸着母亲的珍贵遗物,老人动情地说:“这本纪念册曾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捐献出来,也希望能感染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记住那段艰苦的岁月和无数革命人的流血牺牲。”

上一篇: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接受群众监督 下一篇: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