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5-09 10:21:35

幼儿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摘要:提问是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对教学活动及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效果却值得我们质疑,只有走出提问的误区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对策,才能发挥提问对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课堂提问 幼儿 误区 对策

一、幼儿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价值及意义

1.提问可以帮助幼儿参与课堂教学

在幼儿园的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偏低,很容易出现在课堂中走神、说话、发呆等课堂消极行为,为了使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对课堂内容展开思考,教师经常会向幼儿提出问题,适当的提问可以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幼儿在动口的同时,能够开始动脑思考,激烈讨论,活跃思维最终能够实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

2.提问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我们知道,幼儿天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探求问题的答案,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来了解这个世界,幼儿课堂提问恰恰通过设置一定的疑难问题为学生探寻问题开辟了一条途径。可以说疑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提问是幼儿思维发展的启发剂。

3.提问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的课堂提问总是与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难度、深度设计,在提问的过程中善于把握提问的方向,善于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作问题追加,课堂提问就会成为师幼之间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沟通、互动的桥梁和纽带。

二、幼儿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如此重要,但通过对幼儿课堂中教师提问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目前在幼儿课堂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课堂提问缺少设计意识

良好的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来进行问题设计,这个设计原则本身也是遵从幼儿观察、思考、注意具有一定的顺序的特点。但在大班的美术鉴赏课《楼上楼下》的提问中,教师的提问设计为:(1)“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画,观察结束之后告诉老师你们有什么感觉?”,幼儿回答“我感觉像古代的房子”、“我感觉好像进入了时光隧道”、“我感觉着好像有人要上楼去看他奶奶”、“我感觉有人在修房子”等;在幼儿回答之后,教师提出了问题(2)“这幅画里有什么颜色?”同学们回答“黑”“白”“灰”;教师提出了问题(3)“同学们看看这幅画里都有什么东西?”同学们回答“楼梯”“花”“树”等;然后,教师提出问题(4)“这幅画你觉得是什么地方?”问题(5)“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从教师的提问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之前虽然进行了问题设计,但对问题本身的顺序以及顺序中隐含的难度缺乏梯度设计。对于美术鉴赏课,教师应遵循让幼儿先观察局部,然后观察整体,进而表达感受,最后联系生活实际的这种顺序进行教学。在提问设计中,也应该遵循这一顺序。这堂课中,教师虽然提出了一些问题,但因为缺少问题难度和层次设计的梯度意识,所以使教学效果未能最佳。

2.幼儿回答后,教师缺少对幼儿的及时引导,造成学生思维受限

在小班的美术鉴赏课《妈妈和我》中,教师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母与子》来让幼儿感受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爱并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教师提问(1)“这幅画里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妈妈”、“宝宝”。教师接着提出问题(2)“他们在做什么?”,学生回答“宝宝在摸妈妈”“妈妈在抱宝宝”。教师接着给出问题(3)“妈妈为什么要抱着宝宝呢?”,学生回答“因为妈妈爱宝宝”“因为妈妈怕宝宝摔”等等,应该说在这几个环节中,师幼互动还是不错的,但当教师提出问题④“那你们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呢?”以及“妈妈是怎样爱你们的呢?”,我们发现,学生的回答主要就集中在教师前面呈现的《母与子》这幅作品信息中,“我抱抱妈妈”、“我摸摸妈妈”、“妈妈抱抱我”、“妈妈搂搂我”。在这个时候,由于教师没有及时地加以引导,没有让学生明确问题的背景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和妈妈的交往中,妈妈是怎么做的,宝宝是怎么做的,致使在学生的认知提升阶段,教学效果欠佳,致使学生思维受限。所以,当面临在提问后,幼儿的思维总是局限在某个或某些“点”上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借助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拓宽学生的思维。

3.教师缺少对幼儿主体性的尊重

在小小班的美术鉴赏课上,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的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在这幅画上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太阳”、“白云”、“飞机”等,还有幼儿回答“我看到了一个人骑着摩托车”老师问“哪里有摩托车,那不是摩托车,是那个小人的影子”。学生在嘀咕“摩托车在他脚上”但是,教师对幼儿的声音没有格外关照,而是在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继续提出别的问题“你们能猜猜画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吗?”。毫无疑问这种提问,没有满足幼儿想要参与的愿望和需求,也就无法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幼儿课堂提问的对策

1.明确课堂提问的应然追求,精心设计提问

首先,教师必须进行问题设计的价值追问“我为什么要设计这样问题?”,为了回答好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教师在问题的设计环节要注意遵循“梯度设计原则”,即:按照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最终使发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最终形成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使问题成为幼儿思维发展的支架,进而使幼儿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认知结构。最后,教师应注意提问时机,提问要结合幼儿的思维状况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调整。一般来讲,当幼儿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注意力不能集中、认识上产生了冲突或教学处于教材的关键处、疑难处、矛盾处、精华处或者转折处时就是提问的最佳时机。只有教师明确提问目的,精心设计问题才能避免发生提问随机性大,提问效果不佳的状况。

2.教师要有问题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他们面对着思维活跃且发散性明显的幼儿群体,这一特殊的劳动对象需要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问题控制意识和能力。首先,教师要明白,问题控制能力的形成基于教师对幼儿特征的了解和关注。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有极强的学习需要,同时,他们希望获得教师更多的赞许,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满足幼儿渴望得到嘉许和肯定的“社会赞许动机”,让幼儿能够体会到自己的意见在起作用,进而形成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对幼儿的思维品质给予关注,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变化提问方式、提问类型、提问数量来指导、引领、促进、帮助、组织幼儿学习。其次,针对幼儿年龄较小的特点,教师在问题控制时要借助移情的方式,从幼儿的角度来变换问题,最终实现使问题更贴切幼儿的生活,使幼儿不惧怕问题,而是踊跃地思考问题,最终发展智力。

3.教师应对幼儿的回答作出恰当、及时的反馈

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教师自己的发问过程,而是幼儿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因为教师发问本身并不一定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所以,在幼儿作出回答之后,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就是一种导向,它具有着比提问本身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教师应当学会对幼儿的回答作出恰当、及时的反馈。

因为幼儿自身集中注意力时间比较短,这就要求教师应及时地对幼儿作出的回答给予反馈,回答应该结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做到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同时,因为目前幼儿园里对幼儿回答的评价更多地是肯定性的,比如:“很好”、“真不错”、“你真棒”之类,肯定性评价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但当我们不去结合对象的特点来实事求是的作出评价时,这种简单地肯定就成为一种不恰当的反馈,幼儿教师对幼儿回答的评价应该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走向多元,应该更多地给予幼儿进一步的具体指导,而不是简单地定位于评价结论本身。最后,因为幼儿本身的思维呈发散性特点,所以,教师应鼓励差异,尊重多元,不应简单地追求惟一答案。

参考文献

[1]朱利群.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现状与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7(9).

[2]於凤.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科学大众,2009(5).

[3]郭中然.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基础教育研究,2009(7).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一篇:张扬个性 展现风采 下一篇:培养学生化学反思与问题解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