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与GCS、GOS评分的关系

时间:2022-05-09 06:43:02

【前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与GCS、GOS评分的关系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临床治疗神经内科的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标准范围:患者头部做CT检查后,诊断为重型缺血性脑卒中(其中包括:偏瘫、意识出现障碍、舌强言蹇、梗塞灶在3 cm以上);在患者受伤后24 h以内住院进行检测凝血功能;入院时的评定标准GCS≤12分。...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与GCS、GOS评分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首次凝血功能的结果以及对应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临床治疗的112例单纯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患者在入院时的凝血功能进行测定,依照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评分(即格拉斯哥结果评分)、患者继发性血肿的出现情况以及继发性脑梗塞的再现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T(凝血酶时间)在GCS评分和GOS评分不同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凝血功能;GCS评分;GOS评分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a)-0059-02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可能会引发暂时的血液高凝状态,和进展的纤溶亢进状态,如果身体的血凝处于高凝的状态,往往会导致高粘稠血症、血液流动的速度减慢等。患者在此时很容易诱发血栓,致使患者的脑组织微循环障碍,纤溶亢进又很容易引发继发性出血。因此患者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凝血紊乱不仅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且也会对预后的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脑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大部分与凝血功能的异常有关;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死亡率高达80%,无DIC者仅占12%。此外,一些研究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首次凝血和纤溶指标结果,可以用来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并且按照这个指标提出患者DIC的评分标准,此标准为临床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对患者的预后给予了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参考凭证。为探讨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首次凝血功能的结果以及对应病情和预后的关系,该研究2010年7月―2012年7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对其检测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对患者的凝血功能、GCS评分、GOS评分、继发性血肿、出现的各项并发症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临床治疗神经内科的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标准范围:患者头部做CT检查后,诊断为重型缺血性脑卒中(其中包括:偏瘫、意识出现障碍、舌强言蹇、梗塞灶在3 cm以上);在患者受伤后24 h以内住院进行检测凝血功能;入院时的评定标准GCS≤12分。排除标准:曾经在近期给予过抗凝治疗的患者;经期妇女及孕妇;确认为复合伤或者开放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过肝病、血液病的患者。采用GOS评分评定患者预后,该组选取112例患者进行的测定中(男79例,女33例),测定GCS评分为:3~5分的患者为16例,6~8的分患者为27例,9~12分患者为59例。其中脑血栓患者45例,脑梗塞患者67例。

1.2 方法

患者住院时立刻对其进行检测凝血功能指标(PT、Fbg、APTT、TT)。该组的研究对象自患者受伤到测定凝血功能均不超过15 h,平均时间为(9.86±4.06)h。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粤北分析仪对标本进行处理,试剂分别采用海口简化公司提供的PT试剂盒、Fbg试剂盒、APTT试剂盒、TT试剂盒。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对比采用多元回归分析;One-way ANOVA的各项指标采用LSD和S-N-K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凝血功能与GCS、并发血肿、再发梗塞并发症的关系

PT测定并发颅内血肿与再发脑梗是否发生;Fbg测定GCS评分和并发颅内血肿是否发生;APTT测定再发脑梗塞;TT测定不同GCS评分;以上比较时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凝血功能与GOS评分的关系

测定关系结果如表2与GOS1组对比,GOS2分、3分、4分、5分组的TT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该次研究显示,凝血功能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伤势情况、预后以及并发症等都存在相对的联系,但是由于数据具有变化因素,每个指标在患者各项不同情况的测定都会有产生差异。实际临床中,该院不难观察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检测凝血功能并无异常,但有可能会因病情的变化而发生凝血功能不正常。凝血功能指标在给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诊断时,不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所以对不同患者的测定会有明显的差异波动,因此只做为血栓前状态诊断的参考指标。对重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凝血指标动态监测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凝血功能障碍,有助于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及时掌握,帮助临床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丁斌蓉.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常规检查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2] 徐祖兵. 院内卒中的临床及病因分析[D].南昌:南昌大学,2012.

[3] 邓娟. 上海市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2.

[4] 杨萍,胡静仪,张立.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J]. 血栓与止血学,2006(4):158-159.

[5] 李知莲.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LOTCA认知评定研究[D].昆明:昆明医学院,2008.

[6] 陈丹霞,林鑫江,陈小华,等.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的费用分析[C]//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2008:3.

[7] 林念童.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影响因素临床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8] 王彩霞.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措施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2013(20):109-111.

(收稿日期:2013-12-04)

上一篇:新时期地理信息系统中测量数据与无缝管理方式 下一篇:解析《长干行》的两个英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