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框架

时间:2022-05-08 10:54:02

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框架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大政方针,国民经济平均每年按11%的速度高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我国目前的人居环境、产品质量、就业水平、人民的福利水平尚待提高。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号召,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实行高、精、尖的集约型的生产方式。因此,在我国构建、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一、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企业执行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强化环保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而社会责任会计的核心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在遵守国家的这些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本身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只有人人关心企业的社会责任,才会促进企业进一步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改进产品的质量,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加强对环保的投资,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普遍注重构建社会责任会计制度,以维持它们的竞争优势。我国企业也要积极地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制度,为开展国际竞争创建良好的条件。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内容

1.涵义。社会责任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手段,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的、全面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旨在向企业、政府、职工和其他当事人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会计信息,促进企业利益、职工利益和社会利益和谐发展的一门会计学分支。

2.内容。①反映企业对职工履行责任的情况,主要包括改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劳动保护的措施及投入、职工工资发放情况、社会统筹金缴纳情况、职工福利改进情况、法定节假日执行情况、职工培训教育情况等事项。②反映企业对消费者履行责任情况,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与性能、产品售后服务情况、广告的忠实程度、顾客的满意程度等事项。③反映企业的环保责任,主要包括产品的绿色程度、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企业的排污投入及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等事项。④反映企业对政府、公众的履行责任情况,主要包括税金缴纳是否及时、足额,安置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就业情况,对文化、体育、教育事业及公益活动的捐赠情况,为公共交通事业、市政建设等方面提供的人、财、物的支持等事项。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原则

对于社会责任会计而言,除了遵循会计核算的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原则之外,还应遵循以下会计原则:

1.社会性原则。它要求企业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对其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性的核算和监督,着重考虑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对社会整体的各种影响,把企业的社会净贡献作为考评的首要指标。

2.政策性原则。会计在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时,应遵循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并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反映。

3.强制和自愿结合的原则。政府必须对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做出明确和强制性的规定,对于主动地进行充分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企业,社会公众和政府政策应予以支持、鼓励和表彰。同时,倡导企业在保持商业秘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

四、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要素

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要素包括责任资产、责任负债、责任权益、责任收入、责任费用、责任利润等6项。

1.责任资产。责任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社会责任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包括企业的环境资产、人力资源投资、照顾幼儿及病、弱、老、残等投资、消费者售后服务投资、社会责任在建工程、社会责任固定资产、社会责任无形资产等项目。

责任资产概念中的经济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确认为责任资产: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责任负债。责任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包括应交各种税费及附加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社会统筹保障金、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付消费者退货金或赔偿金、应付售后服务费、应付环境治污费、应交环境绿化保护费、应交社区服务费、应交公益福利捐赠款、应付其他社会责任款等项目。

责任负债概念中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确认为责任负债: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责任权益。责任权益是指企业责任资产扣除责任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人力资源资本、社会责任资本盈余、其他各种社会责任资本等项目。

责任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责任资产和责任负债的计量。

4.责任收入。责任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责任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社会责任收益等项目。

责任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导致企业责任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5.责任费用。责任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责任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包括社会责任成本、社会责任费用等项目。

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从而导致企业责任资产的减少或者责任负债的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6.责任利润。责任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履行社会责任的经营成果,包括责任收入减去责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责任利润的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利得和损失等。

责任利润金额取决于责任收入和责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责任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五、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会计要素的计量,除了可以选择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变现净值法、现值法,以及公允价值法等常用方法之外,还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

1.机会成本法。对于社会责任会计而言,机会成本法是指一项资源投入某项社会责任的用途而放弃的投入其他用途的代价。此法适用于企业在不同的社会责任投资的备选方案之间的选择。

2.预防或恢复成本法。有些社会成本可以通过预防或恢复原状所需的成本进行估计,并进行系统的分析,尽量准确地估计出社会成本。例如,由于企业的废水污染了河流,其社会成本可以通过把河流恢复到清洁状况所需要的费用而确定。

3.社会公正法。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造成严重损害时,往往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法院通过广泛的调查,能较准确的判断相应的损失金额的多少。通过法院对企业的判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遭受损失的总量估计。企业的赔偿数额可以作为社会成本的量度。

4.调查分析法。调查分析法主要用于计量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它是指当找不到环境质量恶化所导致的可以观察和量度的结果,或者评估者希望了解被评估者的受偿意愿时,就通过对被评估者进行直接调查,评估他们的受偿意愿,以此作为社会责任事项计量数据的方法。

5.替代品评价法。替代品评价法是指当某项社会成本或社会效益无法直接决定时,可以通过估计某些与所要估计的项目大致具有相等功能的价值来确定社会成本或社会效益的方法。

此外,还有投入产出模型法;影子价格法;权衡博弈法;模糊数学法等方法。

六、社会责任会计报表

社会责任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责任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责任经营成果、责任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包括责任资产负债表、责任利润表、责任现金流量表和责任报表附注。其中,责任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社会责任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责任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社会责任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责任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社会责任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而附注是指对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做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参考文献:

[1]罗金明:基于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2]柴利明:社会责任会计亟待实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04)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会计准则的会计模式选择 下一篇:也论票据的无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