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地区伊春

时间:2022-05-08 07:48:21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加,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也愈来愈大,因此要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维护系统的可靠运行,不仅要强调降低接地电阻,还要考虑接地装置上表面的电位分布。

关键词:伊春接地电位

中图分类号: TN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基本资料:

伊春-白林220kV线路工程,北起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南侧已建的伊春一次变电站,终点止于黑龙江省伊春市西林区北侧已建白林变电站。工程路径全长约34.5km。

线路路径全线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地形主要为坡地、岗地、山脊及低山间沟谷等,低山山体坡度较陡,植被发育,地形较简单,海拔高程一般为195.9~720.3m。沿线上覆地层主要以第四系洪积、坡积、残积成因的堆积物为主,岩性为粘性土、碎石土、残积土等,下伏地层以古生代华力西晚期侵入岩(花岗岩类)为主。线路沿线所在伊春地区地基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为2.25m;最大冻结深度为2.90m。

根据线路所经的不同地形、地貌单元、地貌特点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按地貌单元、地层岩性,将各段的岩土工程条件分别叙述如下:

⑴N1~N4:本段长1.0km,线路经过地段为丘陵地段,以林地为主。腐植土:灰黑色,湿,松散,局部表皮含碎石,层厚0.30-0.50m;粉质粘土混角砾:黄灰、黄褐等色,湿,可塑,混角砾量达15%-25%,层厚0.30-0.70m;角砾:黄褐色,湿,稍密,局部混大量粘性土,层厚0.70-1.60m;花岗岩:黄褐色,全风化,层厚0.80-1.40m;

⑵ N5~N29:本段长约10.8km,线路经过地段为低山地段,以林地为主。腐植土:灰黑色,湿,松散,局部混较多碎石,层厚0.20-0.50m;碎石:黄褐、褐色,湿,松散,混粘性土,层厚0.50-0.60m; 花岗岩:黄褐色,全风化,层厚0.40-0.60m;

⑶N30:线路经过地段为沟谷地段,以林地为主。腐植土:灰黑色,湿,松散,层厚0.90m ;粉质粘土混细砂:灰黄色,饱和,软塑,夹细砂薄层,层厚0.70m;卵石:杂色,饱和,稍密,磨圆差,局部为圆砾,层厚0.70m;砾砂:黄褐色,饱和,稍密,磨圆差,层厚0.70m。

⑷N31~N77:本段长约17.5km,途经低山、丘陵地段,以林地为主。 腐植土:灰黑色,湿,松散,局部混较多碎石,层厚0.20-0.50m;粉质粘土混碎石:黄褐色,湿,可塑-软塑,局部地段混角砾,层厚0.30-0.80m; 花岗岩:黄褐色,全风化,层厚0.40-0.80m。

⑸N78~N83:本段长约1.78km,线路经过地段为低山的坡地、山脊地段,以林地为主地表多存在碎石、块石。块石:黄灰色,湿,松散-稍密,表皮存在腐植土,局部粒径较大,层厚0.70-1.50m;花岗岩:黄褐色,强风化,层厚多大于2m。

⑹ N84~N90:本段长约2.58km,线路经过地段为丘陵地段,以林地为主。腐植土:灰黑色,湿,松散,层厚0.20-0.30m;角砾:黄褐色,湿,稍密-中密,层厚0.50-1.20m;花岗岩:黄褐色,全风化,层厚0.50-0.60m。

⑺N91(J4):线路经过地段为山前平地地段,以耕地为主。耕土:灰黑色,湿,松散,层厚0.50m;

粉质粘土:灰黑色,湿,软塑,层厚0.30m; 圆砾:杂色,饱和,中密,层厚1.80m;

综上所述地质条件,现将该线路的土壤电阻率取平均值2000 Ω•M,按照《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 -2010) 要求,接地电阻需要降到25 Ω。

二.降阻措施:

本方案以土壤电阻率为2000Ω·m做参考进行理论计算。在杆塔基础周围做一个10m×10m的围框,并在围框边上向外引4条30米的射线,土壤电阻率2000Ω·m。按下列公式:

Ω。

式中:R1——水平地网的接地电阻(单位:Ω);l——水平地网总的长度(单位: m);ρ——土壤电阻率(单位:Ω·m);A——水平地网屏蔽系数,这里取1.76。

水平接地装置连接一些接地模块可有效改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和地表电位分布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平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在射线的水平接地体上每10米布置一块接地模块。共计接地模块12块。

12块接地模块的综合接地电阻为:Ω

式中:R2——接地模块的综合接地电阻(单位:Ω);n——接地模块的数量(单位:Ω);η1——接地模块之间的屏蔽系数,这里取0.7

接地模块与水平地网并联后的综合接地电阻为: Ω

式中:R3——增加接地模块之后的综合接地电阻(单位:Ω);R2——接地模块的综合接地电阻(单位:Ω);R1——水平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单位:Ω);

η2——接地模块与水平接地网并联的屏蔽系数,这里取0.80

三.降阻材料用量:镀锌圆钢(φ10):164m;接地模块(YF-MF1508):12块。

四.结论

同理可知不同土壤电阻率的降阻材料用量如下表:

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Ω·m依此类推。

参考文献:

GB/T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DL 475-92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

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T 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

上一篇:浅谈降低电力网络线损的技术措施 下一篇:低碳风景园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