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术能力提升问题之刍议

时间:2022-05-08 07:34:24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术能力提升问题之刍议

[摘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坚,从事职教工作的专业师,除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外,必须具备极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应以从事职教工作的技术能力需求为基础,自主意识作用下的规划为起点,勤于学习、专业研究,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适应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之需求。

[关键词]职业院校 专业教师 技术能力 实践

职业技术院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的专业教师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体,是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中坚。在过去较长时间里,职业院校针对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来自于非师类院校的现状,十分重视其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采取各种措施和通过不同途径有效地促进了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从事职教工作专业技术能力的需求

1.专业基础理论深厚与学科教学需求相匹配

专业基础理论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适应职业教学工作、正确解决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职业院校的大部分专业师资在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有相当高的受教育程度,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但由于专业教师在接受专业教育过程中,因个人兴趣、就读院校教学侧重点、所学专业领域内各科知识掌握的程度存在差异,对专业知识的领悟深度往往与所从事的专业教学所需不完全匹配,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从所教学科出发,对已具备专业基础理论有针对性的进行细分、筛选、深化、补充、更新和提高,实现专业理论知识的厚积薄发。

2.专业知识精湛与广博满足多学科教学需要

职业院校一般都具有招生专业多样性、招生人数的不稳定性、同专业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专业教师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担任着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的特点,这使得专业教师在专业能力提升过程中,直面单学科知识深度与多学科知识的广度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需要在这种矛盾与冲突中取得协调,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取得均衡发展,实现专才与博才的有机结合。专业教师的专才,使其在某个学科上统领教学,教师的博才在满足学校同专业不同学科教学工作安排需要的同时,会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使其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

3.全面的实践能力适应教学创新和发展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从事实际技术工作的能力、操作技能、指导实践技能教学及与之相关的非职业能力等。处理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专业教育所必备的,如设计能力、现场解决能力、解决疑难技术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等;操作技能是熟悉专业领域内主要设备性能、能够操作本专业所用的主要技术设备;实践教学能力在职业教学工作中独当一面,能结合作实际,全面完成专业教学工作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各项任务,非专业教学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现代办公设备使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是专业技能外延发展与提升、实现教学创新与发展之必备。

从事职业教学的专业教师,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专业知识是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满足学生技能培养的所需用的实践能力是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充要条件,只有这样,专业教师才能是真实意义上的而非理论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

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在自主意识作用下的全面规划

1.强化自主意识

面对职业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需求,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须有自主意识,明确技术能力提升在不同阶段的方向、途径和方法,寻找切入点,打通发展通道。在此过程中,要对自己深层次的剖析,整体了解自己的能力大小与技术特长,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以此选择专业技术能力发展方向,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把握。

2.注重主动规划

由于各职业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性,各学校师资培养方略、专业师资结构与配比、实验室条件及所从事的专业方向各不相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各异,从总体上讲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可谓有利与不利因素共存,因此专业技术培养与提高应注重主动规划,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预见自我认识能力范围内所能预测到的各种困难,制订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

3.实现循序渐进

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整个职业教育生涯中是一个不断调整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这是因为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在不同阶段其起点不同,要求不同、任务不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进程,符合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其次,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仅是职业生涯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为专业技术能力提升终极目标是回归和服务于职业教育与教学;再次,随职业能力提升,专业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将会承担职业教育的改革与科研任务,所以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不再仅是适应教学之所需,还应更高层面上主动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变化。

三、勤于学习基础上的专业研究

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不仅是专业理论的传道与授业者,更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引领者,学校专业课程的开发者。专业教师一方面在专业技术领域内勤于学习基础上,细心研究主要学科的知识构成及诸多与实践相关的细节问题,为实践能力提升作相应准备;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广泛应用,规范、规程、标准的不断更新,只有勤于学习,才能及时实现知识更新,使自己能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内始终站在科学技术常用的前沿,引领学校专业的发展。

四、技术能力培养以专业实践作引领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之培养,是在理论指导下具体实践性操作,是一种长期、连续、主动和积极的探索过程,是专业技术能力重要组部分,也是在其职业生涯中最难实现的一部分,无论过去和现在,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都在被动、间断、短期地接受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由于常不具有针对性,忽略了个体差异、培养周期上不具有连续性,知识构成上的非整体性、严重影响了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应以职业需求作引领,积极主动自觉的参与,是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内在动力,是维系专业实践过程长期、连续、不断提高的基础,专业教师应学会针对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环境不利和缺少政策支持、不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自我寻找并善于利用机会,融入校外与自己专业对应的行业中,参与校外专业实践活动和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如技术论证、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研发、企业生产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会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专业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田秀萍.职业教育资源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04-01.

[2]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01.

[3]蓝欣.对适合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几点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十四卷).

上一篇:一架纸飞机的航向 下一篇:五年制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