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琪的礼物》的艺术特色简论

时间:2022-05-08 06:12:16

《麦琪的礼物》的艺术特色简论

摘要:《麦琪的礼物》是十九世纪末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经典作品。欧・亨利在其中以其精致的情节构思,娴熟的语言技巧以及独具特色的欧・亨利式结尾等艺术手法等,为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麦琪的礼物》 艺术特色 欧・亨利式结尾

引言

《麦琪的礼物》是十九世纪末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经典作品。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小夫妻,因为圣诞即将到来,为了互赠礼物,而不得不变卖自己珍贵的东西,最后却阴差阳错,彼此花费巨大代价购买的礼物都变成了毫无用处的物件,但却使两人之间的真爱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女主人公德拉卖掉其一头引以为傲的漂亮长发,只是为了给丈夫买一条表链以配上其祖传的金表;吉姆却为了给德拉漂亮的长发买全套的梳子而卖掉了自己祖传的金表。文章通过普通小人物悲剧性的情节反映出彼此之间的真情。欧・亨利一生虽然创作了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但《麦琪的礼物》毫无疑问是其中的巅峰之作,欧・亨利在其中以其精致的情节构思,娴熟的语言技巧以及独具特色的欧・亨利式结尾等艺术手法等,为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一、精致的情节构思

(一)精心的情节铺垫

为了使读者对后面的情节有着更为直观和感性的理解,《麦琪的礼物》在文章开篇即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铺垫。为了表明德拉和吉姆这对普通的小夫妻贫穷的程度,文章首先强调其所有的财产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如:“所有摆在这里的,一块八毛七分钱。包括由铜子儿构成的六毛钱。为了获得这一个两个铜子儿,不得不死乞白赖地从杂货铺,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硬扣下来;虽然别人不说,但这种斤斤计较的交易方式还是显得太吝啬,每次都会使自己脸红。德拉将其数了三遍,翻来覆去还是一块八毛七分钱。但是,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这种铺垫将本文要表现的基调直接呈现出来,即贫穷的生活和纯真的爱情。“所有摆在这里的,一块八毛七分钱。包括由铜子儿构成的六毛钱。”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本文主人公德拉和吉姆这对小夫妻之间生活的清贫和困苦,从而进一步突出其保持纯真爱情的不易。“虽然别人不说,这种斤斤计较的交易方式还是显得太吝啬,每次都会使自己脸红。”则将主人公为生活所迫的善良本性表露无遗,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1]

(二)明暗双重线索并存

为了使小说的情节让读者产生更深的共鸣,《麦琪的礼物》采用明暗双重线索并存的方式对故事展开叙述。其中德拉为了给丈夫的祖传金表配表链而卖掉自己的长发是明线,而丈夫吉姆为德拉的长发买梳子而卖掉金表则是暗线。明暗两条线的内容虽然不同,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即为对方购买心仪的礼物。 明暗两条线不仅在着墨上有着轻重之分,而且在人物的刻画上也有着虚实上的差别,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自由想象的空间。[2]

一方面,作者在明线中不惜笔墨,对女主人公德拉卖发买表链的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将德拉卖发买表链过程中的犹豫不决、焦急、忧虑,买好礼物之后送给丈夫时的兴奋、急切和忐忑不安等心理活动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给读者极强的身临其境之感。而对于暗线中丈夫吉姆买梳子卖金表的过程,作者并没有进行任何描写,仅仅通过吉姆一句极其平静的话语表达出来:“给你买的梳子是我卖了金表换回来的”。吉姆卖金表买梳子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通过之前明显对德拉卖长发买表链的详细描写,作者可以根据这对小夫妻之间存在的真挚感情,对比德拉卖长发买表链的过程,对吉姆买礼物的过程展开合理的想象。

另一方面,虽然对两个人物买礼物的过程描写有着明暗之分,但并是说对文章仅仅注重对明线人物德拉的描写,而是根据作者表达的需要对两个人物进行虚实不同的刻画。如明线中女主人公德拉购买表链的过程,虽然其非常认真地花了很长时间,但文章仅仅用“找遍了所有的商店”“将全部店铺都翻了一遍”寥寥数语,即将主线中德拉买礼物的仔细和认真体现了出来。而暗线中的丈夫吉姆,在写其回家后看见德拉发呆的描写,则描述得非常细致。吉姆“死死地盯着”妻子德拉发愣的神态,紧接着一番摸不着头脑的追问,使读者一步步进入作者设计好的情节之中。

《麦琪的礼物》中精心的情节铺垫以及明暗双线的虚实布局,不仅使读者产生很强的情感上的共鸣,而且为其留下了丰富的联想空间,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情节构思的艺术技巧。

二、娴熟的语言技巧

(一)夸张的渲染艺术

为了描写德拉和吉姆这对小夫妻互相用来换取珍贵的礼物,小说对德拉的秀发和吉姆的金表进行了极尽夸张的渲染。如对德拉长发的描述:“假如有机缘让希巴女王见到德拉的秀发,就算是女王的珠宝和名贵的收藏品也会惊叹德拉秀发的美丽。”对吉姆金表的描述:“啊,那可是从祖父那一辈流传下来的宝贝,就算是所罗门看管的珍宝,也无法与之相比,也能让他胡子上翘,嫉妒恨到眼睛发热。”作者通过对德拉秀发和吉姆金表的这一夸张的渲染,使人更能明白两者的珍贵,而德拉和吉姆为了给对方一份心仪的礼物依然舍弃这么珍贵的东西,更能衬托出两人感情的真挚和爱情的可贵。

(二)以借喻的形式暗示礼物的珍贵

《麦琪的礼物》发生的背景是圣诞节的前一天,德拉和吉姆小夫妻俩为了在圣诞节互赠礼物而不惜卖掉自己珍贵的东西。西方社会的这种习惯来源于《圣经》的典故。据《圣经》记载,在耶稣诞生当天,三位东方的智者为耶稣的诞生带来了礼物,麦琪即指为耶稣送来生辰礼物的智者。德拉和吉姆两人虽然生活窘迫,不得不变卖自己珍贵的物品以互赠礼物,但是这份礼物却包含着两人真挚的感情。文章标题使用《麦琪的礼物》,实际上即用此借喻德拉和吉姆两人所送礼物在情感上的珍贵,可以比拟《圣经》中智者的礼物。[3]

(三)对细节的生动描述

作者通过对文中很多细节的生动描述,以使人对特定事实或场景产生深刻的印象。如文中对“一块八毛七分钱”的多次重复,并且说道:“所有摆在这里的,一块八毛七分钱。包括由铜子儿构成的六毛钱。为了获得这一个两个铜子儿,不得不死乞白赖地从杂货铺, 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硬扣下来;虽然别人不说,这种斤斤计较的交易方式还是显得太吝啬,每次都会使自己脸红。德拉将其数了三遍,翻来覆去还是一块八毛七分钱。但是,明天就是圣诞节了。”通过这种对微不足道的“一块八毛七分钱”的详细描述,使人们对德拉和吉姆两夫妻生活的拮据有着更为形象的认识。正是因为圣诞节在西方社会的重要性,所以对于没有钱为丈夫送礼的德拉来说,其心情是很忧郁的,为了形象地表达德拉的这种心情,文中写道: “(德拉)双眼闪亮,但二十秒不到,就又暗淡下去了。”德拉为自己的容貌和秀发而自豪,但想到自己没有钱为丈夫购买一件其心仪的圣诞礼物,其心情就变得忧伤起来。文章通过这种形象而生动的细节描写,将心地善良,深爱着自己丈夫但又受经济所迫,不能实现自己愿望的德拉的形象,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来

三、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

所谓欧・亨利式结尾,是欧・亨利在其作品中反复使用的一种结尾艺术。指作者在短篇小说的结尾,常常让人物的心理情景发生戏剧性的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的命运出现意想不到的逆转。这种结尾虽然出人意料,但却又合情合理。从而能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深刻,使故事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种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运用也表现得最为典型。

《麦琪的礼物》讲述的是德拉和吉姆两夫妻在圣诞节之前互买礼物的故事,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到故事的结尾却出人意料地发现两人所买的礼物都已经没有用了。妻子德拉为了给丈夫祖传的金表配上表链而卖掉了自己引以为豪的秀发,而丈夫吉姆却为妻子的长发配上发梳而卖掉了祖传的金表。这种结果让人看来心酸中带着荒谬,但却使人产生很深的回味。德拉和吉姆夫妻俩虽然卖掉了自己珍贵的东西,换回来两个看起来已经无用的礼物,但是他们却收获了人生中更加重要的东西,即夫妻间的真挚感情。

《麦琪的礼物》这种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安排使文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含泪的微笑”风格,这种看似荒谬的结尾的产生有着其合情合理的原因。产生这种结尾的前提是文章刚开始即不遗余力加以强调的两个原因,即德拉和吉姆这对小夫妻拮据的生活状况和两者之间真挚的感情。两人每周收入只有可怜的二十块钱,德拉手里所有的剩余只有通过连自己都脸红的斤斤计较得来的“一块八毛七分钱”。但是,德拉和吉姆两人又深爱着对方,认为无论如何都应当在圣诞节来临之前送给对方一份心仪的礼物。经济的拮据和互送礼物的需要两者之间产生了深深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德拉和吉姆不约而同地选择卖掉自己最珍贵的东西而为对方珍贵的东西献上自己的礼物。正常的情况下这一矛盾已经解决,但是很快本文的结尾出现了真正的高潮。正是由于互相之间真挚的感情的存在,德拉和吉姆卖掉的东西正好是其互赠礼物用来配套的东西,结果两个礼物均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荒谬的结局产生于合情合理的情节发展之中,而礼物价值的失去却使德拉和吉姆夫妻之间收获了真正的感情,使人在为主人公德拉和吉姆两人心酸的同时也为这种难得的真情而感动。

结语

《麦琪的礼物》作为欧・亨利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具有着感动读者的独特艺术魅力。其中最具特色的包括作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铺垫、明暗双重线索并存的方式对故事情节的精致构思,以夸张的渲染艺术、以借喻的形式暗示礼物的珍贵、对细节的生动描述等方式表现出了娴熟的语言艺术以及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等,使人读后耳目一新,并产生强烈的共鸣。语

参考文献

[1]周亚琼.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艺术创作特色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7).

[2]戴芳.《麦琪的礼物》艺术手法探究[J].职大学报,2009(01).

[3]周轩,于倩.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艺术手法浅析[J].群文天地,2013(12).

上一篇:论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游戏精神” 下一篇:小弯腰,凸显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