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预言

时间:2022-05-07 09:09:40

“我在想当有一天她突然撇下我们,一定也是悄无声息的”,这是我在《网球俱乐部》2007年6月刊写的一篇专栏《请抓紧喜欢德门蒂耶娃》中的一句话。

三年之后,一语成谶,德门蒂耶娃终于闪人了,事先毫无征兆。这便是德美人最大的可爱之处:不折腾。但就是她这种仙风道骨的劲儿,揪的我们这些俗人和心里一紧一紧的,不信你看我前几天的微博:心爱的女人走了之后,无所事事的男人们无比孤独。

容我再吼一嗓子:美女网球已经死去,一个风韵无边的网球年代已经远去,一个年老色衰的网球年代正式到来。德门蒂耶娃的美丽铿锵地在男人婆斯齐亚沃尼的抽击和拦截中走向枯萎,终于零落成泥。

我曾先后3次在杂志上撰文写德门蒂耶娃,这一次是第四次,估计也是最后一次。作为一个只把写作当作玩票性质的半媒体人来讲,我觉得我对得起这姐们儿了,我可以骄傲地说,哥我三年前就懂她,要不然写不出那么先知先觉的文字。

细想这些年我和德门蒂耶娃还真有一些近距离的接触。2007年中网的时候,央视在现场做一档球星和球迷互动的节目,我有幸参与其中,当时我和德门蒂耶娃相邻而坐,达到了我和她之间只可能实现的最短距离,我要是点都能闻出她刚刚洗澡时使用的沐浴液的味道。那次德门蒂耶娃刚输了球,心情不大好,节目做得也很仓促,但德娃仍然非常配合地完成了整个采访,随后我把本文开头提及的那本杂志送给了她。之所以这么多年了把这件事再拿出来得瑟一遍,是因为这件事当时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立马进发出了要当网球记者的幺蛾子想法,等到我的记者梦实现以后,只要有德门蒂耶娃的比赛或者新闻会,我一场不落。

让我感到欣慰的另一件事,德门蒂耶娃职业生涯的最大成功――夺取北京奥运会金牌的惊艳历程中,我在现场亲眼见证了她在半决赛和决赛中的卓越表现。我还记得半决赛德娃和兹沃娜列娃那场,我旁边就坐着另外一名俄罗斯队员维斯尼娜,她一直在含蓄却又无法掩饰地为德门蒂耶娃加油,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德娃在俄罗斯队员中大姐大的地位。我觉得上天是公平的,它给了德娃美貌,然后在技术上留给她一点点瑕疵;它一直不肯让德娃众望所归圆了那个大满贯梦想,却为她打开了莲花球场的所有天窗,如此,德娃就活在一个既高于群众却又不脱离群众的过渡区域之中,既不抽象,也不具象;既不伟大,也不平常。她的持续坚强,让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留存主旋律;她的偶尔软弱,数年如一日地激发着我们怜香惜玉,欲罢不能。

上一篇:青少年网球之路(五):孩子们的网球心理学 下一篇:热身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