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世界 光纤通道何去何从

时间:2022-05-07 09:07:15

软件定义世界 光纤通道何去何从

新技术闪亮登场,势必会冲击旧技术。

“旧有存储系统是基于各自独立的专门存储架构而设计的,这些架构都经过了调整和改动,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Coraid公司负责产品管理的高级主管Gokul Sathiacama说,“传统的存储架构效率低下,因为它们并不是为了横跨建筑物、城市区域或找到实际场地放置下一个存储阵列单元的任何地方而设计的。”因此,Coraid公司主张使用以太网作为承载数据存储流量的背板。

光纤通道向来是SAN(存储区域网络)的核心部分,但在过去十年,它无疑将部分地盘拱手让给了基于以太网的SAN,尤其是在低端市场。而虚拟化、云计算、闪存,以及现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等创新,更让一些人质疑光纤通道能否存活下来。

对此,作为博科公司的媒体/分析师关系经理,也是光纤通道行业协会(FCIA)发言人的Emory Epperson确信,光纤通道会长期屹立不倒。Epperson表示:“光纤通道是惟一针对存储系统设计的专门建造、成熟可靠的网络,可以满足企业数据中心持续可用、高性能,以及可无缝扩展的需求,是部署最广泛的存储网络基础设施,适用于虚拟化、云架构和关键业务应用等系统。”

她援引了一组数字来证明:每年出货的光纤通道端口超过1100万只,光纤通道存储容量超过11 EB,年销售额接近1200亿美元。但FCIA并没有满足于既有成绩,在感受到来自以太网和软件定义网络等新概念的压力后,它正采取措施以扩展自身功能――第一批采用下一代技术,即第6代光纤通道的产品有望在两年内上市,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都将大幅提升。

据了解,第6代光纤通道可将传输速度从现有的16Gbps提升到32Gbps,如果并行使用多条线路,最高可达128Gbps。此外,前向纠错(FEC)功能将通过自动检测位错误和恢复机制(高速网络可能会出现位错误),改善链路的可靠性。它还通过降低功耗,摘掉了光纤通道经常被诟病能耗大的帽子。IDC存储系统和软件部门调研主管Ashish Nadkarni指出,许多公司继续在购置光纤通道,以满足高端存储需求,今后,庞大的光纤通道用户群还会越来越壮大。

Nadkarni说:“第6代光纤通道的研发成功,对企业来说是一颗定心丸,让他们的投入有所保障。”

同时,FCIA正在竭力将软件定义技术整合到光纤通道协议中。Epperson说:“光纤通道协议的不断创新将有助于确保未来支持软件定义的企业数据中心。”

其实,业界许多厂商正在积极添加软件定义的特性。除了FCIA添加软件定义存储和网络功能,作为制定未来标准这项工作的一部分外,博科、EMC、惠普、IBM及其他公司也在相互合作,让光纤通道成为OpenStack环境的一部分――支持用户管理光纤通道SAN卷和区的功能会在今年添加到OpenStack软件中。

当然,第6代光纤通道并不是终极目标,FCIA有一份目光长远的计划,将光纤通道推向更高的高度。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这个路线图。市场研究机构StorageIO Group分析师Greg Schulz认为,光纤通道已过了巅峰期;新兴的软件定义环境有望充分利用万兆以太网(10GbE),尤其是40GbE和100GbE初露端倪。“我们所知道的基于硬件的光纤通道在今后几年不会消失,因为它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继续存在于一些环境。不过淘汰的征兆已经出现。”Schulz说。

对此,Open Source Storage创始人兼CEO Eren Niazi则表示,光纤通道对企业来说仍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光纤通道存储总是会有其正当的用途,对可能需要低延迟的应用(比如一些数据库)而言更是如此。

不过,他担心的是第6代光纤通道能否在两年内如期面世,特别是以太网正在大大加快推进速度的情况下,“等到第6代光纤通道趋于成熟,其用途不如40GB以太网,虽然有望达到128Gbps,实现25600 MBps左右的全双工速度。但问题是,购置速度快得多的以太网或SAN是不是更明智?”他认为,借助基于以太网的光纤通道(FCoE),用户不需要购置昂贵的光纤通道交换机,而且仍然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用于处理其他软件定义任务。

但如果用户面对写入操作频繁的虚拟机或数据库,光纤通道层可能是最适合的。“就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里面的软件定义存储而言,光纤通道对有需要的那些应用来说仍是首要选择。”Niazi说。

富士通全闪存阵列盯上中小企业市场

从面向中小企业的全闪存阵列到大数据一体机,富士通近期的新品非常具有特色。

本报记者 李旭阳

富士通日前正式了两款新品:全闪存阵列ETERNUS DX200F与大数据一体机MHA。从产品特性上看,这两款新产品都非常具有特色。

据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市场战略总部产品战略事业部资深经理周昊介绍,DX200F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市场,其采用了6核至强处理器,最大内存16GB,最多可支持8个16Gb/s FC或者10Gb/s iSCSI接口,硬盘则可以支持最新的SAS 3.0接口。值得一提的是,DX200F最少需要5块固态硬盘,每次容量添加只需要1块盘。相较某些厂商每一次增加容量都必须最少加入5块甚至12块硬盘的做法,DX200F不仅体现了其技术实力,而且确实为用户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DX200F最大只支持24块硬盘,而且不能增加扩展柜,这使得其最大物理容量目前只能达到38.4TB。

来自富士通官方的测试显示,DX200F的8KB随机IOPS最大为40万。周昊认为,8KB的块大小同甲骨文数据库等主流应用的默认配置一致,这样的测试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在SPC-1基准测试中,DX200F的IOPS为20万,单位IOPS的成本为0.77美元。未来,富士通还有望推出面向更大规模市场的DX600F全闪存阵列产品。

大数据一体机MHA是富士通基于SPARC架构推出的面向企业计算与应用的产品,秉承了一体机产品开箱即用、原厂整体调优、具备高可用性等特点。在底层分布式数据系统的支撑下,按照不同应用需求MHA可以支持内存数据分析加速、实时并行数据库及分布式数据归档,并可以在最上端与主流分析应用软件产品对接。作为已经通过SAP HANA认证的产品,MHA支持内存计算、MPP、Hadoop等高性能技术和产品,并且也可以采用Greenplum。周昊表示,富士通会将MHA作为一个平台交付。在这个平台上,富士通将集合多方面的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上一篇:江湖救急靠朋友 下一篇:新通信打造“一个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