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能力培养

时间:2022-05-07 08:48:08

浅议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能力培养

【摘要】小学生阶段是学生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逐渐由被动向主动发展,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独立思考问题,这个时候正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绝佳时机,教师要把握好时机,有意识地培养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多种数学能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所有学科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数学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简单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锻炼动手能力,实践操作悟真知

实践出真知,没有自己亲手探索和发现,仅仅听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便不够深刻,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绝佳的自主探索的机会,把握机会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便能够亲自感受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对知识的印象更为深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奥秘,从而从内心真正的接受和理解知识,让动手实践引领数学学习。

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要注重引导技巧,让学生感受自己动手实践的乐趣,同时深刻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 “圆的认识”的时候,我带领学生探索直径和半径的奥秘。首先请学生自己画出一个圆,标明圆心,画出几条不同的直径,接着请学生用直尺测量几条直径的长度,看一看每条直径的长度是否相同,再测量一下半径的长度,又发现了什么?经过这样的探索,学生自己动手发现了直径和半径的奥秘,无需教师再费心讲解。

二、培养应用能力,学以致用促学习

小学生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给他们主动观察和探索身边的事物和周围的生活提供了强劲的原始动力,他们乐意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去发掘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奥秘。数学教师要利用学生这种天性,引导学生把探索生活的兴趣与数学学习相结合,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找寻数学的踪迹,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要经常在课堂上提起生活问题,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他们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抽象出问题的实质,养成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好习惯;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由问题出发,抓住其精髓所在,找到其在生活中的原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联想,从相同的数学本质出发,找到生活中与之类似的问题,再对新问题进行研究。这样一来,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引导,学生很快就会养成习惯,自觉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同时从生活中学习知识。

三、发展发散思维,熟能生巧提能力

应用题的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巧妙利用应用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所谓熟能生巧,只有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才能学会迅速理解和掌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将同一类型的应用题进行比较和发散,让学生把握各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构建数学模型,鼓励学生提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分学段目标发展性领域中要求: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可见,学生学习数学,就应当从小培养在生活、生产实际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去理解、去构建、走进数学活动。让学生依据情境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和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建构不同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交流。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超市、企业、社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关统计数据,使学生知道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百分数,激发学生学习百分数的欲望。在学习中,学生就能根据实际事例争先质疑问难,纷纷提出:“统计资料数据为什么要用百分数,而不用分数或小数?百分数可以约分吗?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百分数为什么不带单位名称?”等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如:教学圆的面积时,通常把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上课时,注意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有的同学就提出:“圆能不能拼出近似梯形或近似三角形来推导面积公式?”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自主探究,发现、培养了创新意识。解决数学问题后,学生已掌握了获取新知的方法,但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的现实中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不是单纯地做练习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搜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力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培养,真正提高学生的成绩,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巧妙化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乐写作文 下一篇:让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