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5CrMo钢的一项焊接工艺的研究

时间:2022-05-07 08:09:07

对15CrMo钢的一项焊接工艺的研究

【摘要】我国常用的一种低合金耐热钢―15CrMo钢,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工作温度可以高达540℃,但其焊接性能稍差。我们通过对焊接施工现场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一项切实可行的焊接工艺,解决了一些15CrMo钢施焊过程中的焊接技术难点。

【关键词】15CrMo钢;低合金耐热钢;焊接性能;焊接工艺

引言

15CrMo钢是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珠光体型耐热钢,是适用于动力装备、石化等行业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的重要设备的原材料。15CrMo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稍差,工作温度可以高达540℃,当温度超过550℃时其蠕变极限开始显著下降,在300―400℃工作仍具有较高的持久强度和抗蠕变能力,还具有较好的抗硫腐蚀和抗氢腐蚀性能,腐蚀速度慢,使用寿命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低合金耐热钢结构件焊接生产中,常用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电渣焊和钨极氩弧焊等,我们结合15CrMo钢焊接生产现场实际条件与工艺要求,采用氩电联焊。钨极氩弧焊的焊接气氛具有超低氢特点,15CrMo钢焊接时可相应降低预热温度,其焊道采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

1.材料性能

1.1 15CrMo钢的化学成分

组成元素 C Si Mn S P Cr Mo

含量

(%) 0.12

0.18 0.15

0.40 0.40

0.70 ≤

0.025 ≤

0.010 0.80

1.20 0.45

0.60

1.2 15CrMo钢的力学性能

钢号 热处理状态 Rm

(MPa) Re

(MPa) A

(%) Ak

(J) 备注

15CrMo 正火

回火 ≥440 ≥255 ≥19 ≥31

(20℃) 横向试样

U型缺口

1.3 15CrMo钢的焊接性能

按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计算公式,计算15CrMo钢的碳当量(其各合金元素含量取上限)

Ceq=C+Mn/6+(Cr+Mo+V)/5+(Ni+Cu)/15

=0.18+0.7/6+(1.2+0.60)/5

=0.18+0.12+0.36

=0.66

因15CrMo钢Ceq=0.66%,与经验数据比较,0.66%>0.60%,说明15CrMo钢的淬硬倾向大,易产生冷裂纹,焊接性能稍差,需采取焊前预热较高温度,严格控制层间温度,焊后消氢和消除应力热处理等措施。

2.焊接材料的选择

低合金耐热钢焊接材料的选择原则为:焊缝金属的合金成分与力学性能应基本上与母材相匹配,或应达到产品技术条件提出的性能指标。为提高焊缝金属的抗热裂能力,焊接材料中碳的总含量应控制在略低于母材的碳含量(最好控制在0.08―0.12%范围内)手工电弧焊焊接材料选用E5515-B2L(R307)焊条,氩弧焊选用H08CrMoA焊丝,采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的方法。

3.焊前准备:

3.1 开坡口

15CrMo钢板试样开V型坡口,对口间隙为3mm,钝边量1mm,单边30?。坡口加工采用火焰切割,割后磨除淬硬层,以避免切割表面淬硬产生裂纹。

3.2 焊条烘烤

焊条E5515-B2L按规范进行烘烤,烘干温度:350-400℃,保温1-2小时,烘干后放入100-150℃的保温筒内,随用随取,并做好焊条发放记录。焊丝H08CrMoA 烘干温度300℃,保温时间2小时。

3.3 焊前预热

预热范围:坡口中心两侧不小于壁厚的5倍,且不小于100mm。采用焊枪中性火焰从两侧均匀加热,加热区以外100mm范围应保温。预热温度在距对口中心50―100mm范围内测量,测量点均匀分布(至少选取3点)

4.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焊道名称 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 焊材

规格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预热及层间温度(℃) 焊机

接法 焊接速度

(cm/min)

打底层 钨极

氩弧焊 H08CrMoA φ2.4 110 12 直流正接 9-11

填充层 焊条

电弧焊 E5515-B2L φ3.2 110-120 22-24 >150 直流反接 8-10

盖面层 焊条

电弧焊 E5515-B2L φ4.0 160-180 25-27 >150 直流反接 8-10

5.焊接技术措施

在保持预热温度的前提下,同一条焊缝应连续焊完,焊后应立即进行消氢处理。

因故中断焊接后应进行后热,再次焊接前应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继续施焊。

多层焊时,层间温度应等于或稍高于预热温度,且每层的接头应错开。

6.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除了有消除焊接内应力的作用,还有改善金属组织结构,降低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硬度,提高焊接接头的高温蠕变强度和组织稳定性等作用,最终达到提高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的目的。因低合金耐热钢在370-565℃温度区间长期运行有回火脆性,故在选择热处理工艺时,一定要避免在此温度区长期停滞。

我国JB/T4709-2007推荐温度为≥600℃,其他相关规范推荐为640-750℃,故我们选择确定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温度为690±20℃,采用焊后整体热处理。

具体操作:升温速度为200/℃h,升温到690℃保温1h15min。降温速度100℃/h降到300℃后空冷。采用JL-4型履带式电加热器(1146×310)包绕焊缝,用硅酸铝棉层保温,保温层厚度50mm。温度控制采用DJK-A型电加热器自动控温仪记。

7.焊缝检验

7.1 无损探伤

焊件A、B类焊缝采用100%X射线探伤检查。按GB/T4730―2005规定Ⅱ级合格。我们本次共拍片135张,Ⅱ级(含Ⅱ级)以上共128张,其焊接一次合格率为94.8%。

焊件C、D类焊缝按GB/T4730―2005要求采用磁粉探伤检查。结果全为Ⅰ级,均合格。

7.2 试板力学性能

拉伸:Rm=494MPa;断裂位置处于母材。

弯曲:面弯、背弯均合格。

冲击韧性:所测试样Akv分别为67J,65J,59J。

布氏硬度:所测HB均处于130―145之间。

以上各力学性能指标均合格。

8.结语

上述焊接工艺是我们经过查证大量相关资料,与具有相关焊接技术资质的技师密切合作,在焊接生产现场进行了大量的技术交流和总结,结果各类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关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为大家提供一条好的思路,希望大家少走弯路。

虽然15CrMo钢的焊接有较大难度,容易出现冷裂纹等问题,但只要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精心选择恰当工艺,我们完全可以保证15CrMo钢的焊缝质量。实践证明上述焊接工艺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戈兆文,龙红,严国华.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10.

[2]周振丰,张文钺.焊接冶金与金属焊接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3]安,钱在中.焊接技术手册[M].山西:山西科学科技出版社,2000.

[4]张金昌.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裂纹与控制[M].天津:天津科学科技出版社,1985.

[5]陈伯蠡.金属焊接性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赵宪萍,孙坚荣.15CrMo合金钢热态飞灰冲刷磨损性能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0,20(2).

[7]GB713-2008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6.

上一篇:多模移动终端射频互扰问题分析 下一篇:机电专业分层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