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磨盘柿建园及早果早丰技术

时间:2022-05-07 03:59:17

盘山磨盘柿建园及早果早丰技术

1 园址的筛选

(1)山区建园。宜建在海拔高度不超过300米的缓坡(小于20°)地带上。要求土层比较深厚(50厘米以上)。沙壤土、黏土都可以。肥力中等,土壤pH值6.5左右。柿园建在阳坡上,注意避开雹灾易发区及风力较大的山脊。(2)平原建园。应建在防风效果比较好的地带。要排水条件好,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土壤pH值不超过7.2。

2 选用壮苗、大苗建园

选用苗高1.2米以上,苗粗1厘米以上,主根长25厘米以上,15厘米的侧根不少于5根的无病无虫一年生壮苗,或苗高1.5米以上,苗粗1.5厘米以上的二年生大苗建园。

此外,天津有的乡村,采取定植大黑枣苗(二年生以上),栽后第2年高接成磨盘柿建园,效果很好,是值得推广的建园方法。

3 适时栽植

最好在芽刚刚萌动时栽植(天津地区正逢清明)此时起苗栽树,伤根容易愈合,成活率高,缓苗快。

4 合理密植

山坡地区,适宜采用3米×4米的密度,平地或平原建园应采用3米×5米密度。随着树龄的增长,再根据具体情况将株行距加大为4米×6米和5米×6米。

5 科学栽植

山地建园一般都是栽植一年生柿苗,挖坑规格为0.8米见方。平原要求栽二年以上柿苗或大黑枣苗,坑的规格不少于1米见方。每坑施腐熟厩粪50千克。柿苗在定植前,要剪去有病的根,剪平劈裂根,去掉毛茬根,用浓度为50毫克/升的ABT3号生根粉药液反复喷根,直至喷周到,让根吸足药液,再行栽植。可提高栽植成活率15%~30%。栽植时,力求苗木根系舒展,栽完回土、浇水务实后要做到柿苗的接口高出地表3厘米以上,不能低于地表。栽后要在树盘内盖1平方米的地膜保墒保温。

6 幼树早果早丰栽培要点

(1)高定干,培养理想树形。新栽树定干高度1米左右,于饱满芽处下剪。在树形的选择上,多培养成多主枝自然半圆形树形。

(2)科学施肥浇水。肥、水管理要尽可能做到前轻后重。幼园第1次追肥以氮素为主,浇水在开花前(5月20日左右)进行,促进花的各个器官的发育;第2次追肥以生物钾肥为主,浇水在柿树第1次生理落果高峰过后(7月20日左右)进行,促果实膨大,花芽分化,减轻后期生理落果。进入8、9月份,对柿园进行重施有机肥(腐熟的圈粪、堆肥等)。结果前的幼树每棵施有机肥10千克;进入结果期的幼树,每株施有机肥15~20千克。施肥后浇水。

(3)轻剪长放,冬夏剪结合。鉴于幼树抗寒力差,伤口不易愈合,将冬剪放到3月上中旬进行。1~2年生幼树,通过轻短截留40厘米以上。中心干要及时抹除整形带以下的枝芽,促生比较开张的主枝5~6个。2年后,选出方向不同,互相错落的4~5个主枝。以后冬剪时,只轻截骨干枝的延长枝,其他发育枝原则上不动或少动。只疏剪过密的、影响骨干枝生长、影响光照的细弱枝、竞争枝和无用的徒长枝。主枝与主干间的夹角要控制在55°~60°。有中心主干的幼树,要逐年去掉中心干,免得影响光照。对因拉枝开角而生长在骨干枝背上的徒长枝要尽早疏掉。对树上部的主枝,要尽量控制其生长量。可去强留弱,逐年将其培养成中、大型结果枝组,达到以果压冠,控制树高的目的。

(4)搞好花期管理。①初花期环剥。对生长强壮的幼树(主干粗5厘米左右),可于初花期进行主干环剥。剥宽0.3厘米左右。可提高坐果率23%。②开花前追肥。柿树新梢枯顶至开花前(5月中下旬),每株追尿素0.25千克,可提高坐果率15%以上。③花期喷肥。于盛花期(5月底至6月初)喷300倍尿素和硼砂,可提高坐果率9.2%和6.7%。

(5)适时治病除虫。危害柿树的病害主要有圆斑病、角斑病。常用防治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等。虫害主要有柿蒂虫、二齿茎长小蠹虫、柿绵蚧、草履蚧。常用的杀虫剂有:氯氰菊酯2500倍液,速灭杀丁1000倍液,具体除治方法在《果农之友》2012年第2期专门作了介绍。

(6)柿树防寒措施。①增施磷、钾肥。在高标准栽植,加强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进入7月份后,强调每隔15天连喷2次磷酸二氢钾,提高抗寒性。②9月中下旬对所有不封顶的枝条进行重摘心(去10厘米左右),促枝条木质化、芽饱满,提高抗寒性。③及时除治大绿浮尘子,防止柿幼树抽条死亡,保证其安全越冬。④防冻害。于上冻前浇封冻水1次,然后将每棵树的树盘上盖1平方米的地膜,再于树干西北侧膜外缘处打一长1米,高0.7米的月牙埂,以保护最易受冻,最怕受冻的幼树的根颈。

(本文得到蓟县林业局推广研究员耿宗长老师的大力帮助深表感谢)

(作者联系电话:13920632120)

上一篇:巨玫瑰葡萄在洛阳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下一篇:黄河故道地区杏树设施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