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水稻高产栽培要点

时间:2022-05-07 02:53:35

北方水稻高产栽培要点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 世界上近一半人口,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一、栽培要点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 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

2. 种子处理

采用1.0∶1.1盐水漂种,清除不饱满的大半仁种子。再用清水洗净种子上的盐分。用提前晾晒好的清水加浸种药剂(施保克、使百克、咪鲜胺)浸种72~96 h,待水稻种子吸水量是种子重量的1/4时催芽。催芽前洗去种子表面的药液,再用温水对种子增温,使种子平均温度在25~28 ℃时装袋,温室催芽温度控制在25~28 ℃,催芽时间30~48 h,待种子90%破胸、芽长0.8 mm时,以厚度5 cm摊平晾种,晾好的种子盖好并保持其湿度,低温炼芽。

3.苗床准备

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离住地近、有水源、能排水、好管理的平川地,按水稻种植面积的2%计算,1 hm2需200 m2苗床,营养土选用30%草炭土、60%当地无药害的优质土、10%腐熟农家肥,混合拌好备用,1 m2苗床用营养土10 kg。秋做床,平整床面,松翻床土15~20 cm,床土通气、透水、增温。

4.培育壮苗

秧盘育苗时,把用水稻壮秧剂(15 kg/袋)配制的营养土撒放在秧盘里,用平板刮匀、刮平,去除多余细土,用播种器适量播种。播种后覆0.5~0.7 cm厚营养土,用微喷浇透水,待苗床没有积水时,每40 m2苗床用1支丁扑乳油灭草剂封闭灭草。秧苗一叶期控制温度在25~32 ℃,秧苗二叶期在25~28 ℃,秧苗三叶期在20~25 ℃开始通风炼苗,在离地面60 cm高的挡风膜上部放风控温,随时观察苗床的干湿度和棚内温度,防止秧苗青枯病、立枯病的发生,发现病情及时喷施立枯净等农药。

5. 插秧

秧苗移栽当天,起苗前施入磷酸二铵100 g/m2作移栽送嫁肥,此肥不可早施,过早施用会产生肥害。机械插秧规格为26 cm×13 cm、30 cm×10 cm,机械插秧株行距保持整齐一致,确保24万~28万穴/hm2,为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旋耕整地前施入水田基肥,通过旋耕搅拌,达到全程施肥、深层施肥目的。

6.水肥管理

灌溉方法以浅水为主,增温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同时根据水稻各个时期的生理生态要求,采取晒田、间歇灌溉和深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调节和促控水稻生长发育。立秋后,田间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浅水增温,晚上深水保温,增强根系活力,加快生育进程,实现安全成熟。根据当地土肥站测验数据,结合水稻栽培所需的不同营养元素科学施肥225~300 kg/hm2,一般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 t/hm2,水田基肥施用优质复混水稻专用肥,水稻插秧后3~7 d,结合水田灭草,将丁草胺、草克星等灭草剂与尿素混拌施用,施尿素75 kg/hm2。水稻抽穗前18 d,幼穗长1.0~1.5cm时施尿素37.5 kg/hm2、硫酸钾75 kg/hm2作穗肥,以满足水稻幼穗生长。

二、病虫害防治

1.稻纹枯病

对发病稻田,应掌握孕穗期病株率达30%~4%时施药。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泼浇法,田里应保持3~5厘米浇水层。施用井岗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两小时内不下大雨时进行。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150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任选一种,对水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400千克泼浇。

2.稻飞虱

应掌握小若虫高峰期,每百丛虫量达1500头以上时施药防治。药时应注意先从田的四周开始,由外向内,实行围歼。喷药要均匀周到,注意把药液喷在稻株中、下部。使用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20%叶蝉散乳油15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75~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5~7.5千克低量喷雾。

3.稻蓟马

稻蓟马很小,成虫为黑褐色,有翅,爬行很快。一生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相似,淡黄色,很小,无翅、常卷在稻叶的尖端,刺吸稻叶的汁液。被害的稻叶失水卷曲,稻苗落黄,稻叶上有星星点点的白斑,心叶萎缩,远看象火烧一样。由于稻蓟马很小,一般情况下,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只是当水稻严重危害而造成大量卷叶时才被发现,因此,要及时检查,把稻蓟马消灭在幼虫期。每亩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秧田和大田施药后,都要保持水层。防治稻蓟马后要补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和分蘖恢复生长。

三、收获

水稻进入黄熟后期,达到90%的籽粒黄熟,即可进行收割。收割时捆小捆,摆“人”字架进行风干,6~7 d翻转1次稻捆,再晾6~7 d,当水稻籽粒含水量降到15%~16%时即可进行脱粒。

(作者单位:158400黑龙江省虎林市农业局)

上一篇:黄瓜高产栽培技术2 下一篇:甜菜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