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体育学习目标 提高教学实效

时间:2022-05-07 10:17:42

明确体育学习目标 提高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第三条中指出:“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易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它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意义,同时也指出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制订普遍存 在目标不明确,不具体;以及难以操作、观测和评价的问题。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可操作 可观测学习目标 可评价原则。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课程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是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向,同时也是教师设计教育教学中各环节的主要依据。根据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为《课程标准》),本义对于理解和制定可操作、可观测学习目标及可评价原则,浅谈一下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可操作、可观测的学习目标的特征

可操作、可观测学习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不可分开和同时存在的。可操作的事物必须是可测量的,而可测量的事物也是必须可操作的,它们都具有直观的特征。因此,在制订体育与健康深学习目标时,体育教师能够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等方面对教学和学习行为进行描述。它是在学习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而制订的适合学生学习并能实现的目标。它能够使学习目标由隐性变成显性,由抽象的原则性转换成可观察、可测试的教学和学习目标。它更利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实施和检测。

二、可评价原则的特征

课程学习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可评价原则是教育教学评价规律的具体体现,是课程评价的内涵、特点、理念的表述。它包括科学性、全面性、实效性、可行性、民主性、量化性、多元性及反馈型等原则。可评价原则是指导体育与健康课学生评价活动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性为的规范、具体要求。可评价原则的评价过程能够对评价者较为系统的评价,其结果是相对公平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有同等的评级待遇。从学生学习评价的主体方面来看,不仅有教师评价,更有学生自身的评价和其他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它能及时把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和不断取得进步。

在运用可评价原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符合学生年龄段的身体、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能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二)判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正解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

(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四)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要引导他们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五)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围绕运动技能学习与体育锻炼为载体展开的。新课标指出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同时以运动负荷的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学习目标制订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的制订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更要符合各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二)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课程目标》指出“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的运动负荷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学生只有真正的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在运动中形成积极情感,体验成功的乐趣;努力培养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及爱好,才能切实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四)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要多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觉心。另外,还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努力培养其积极向上,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品质;以及具有相互团结、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意识。

(五)学习目标应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描述。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在制订学习目标时,每项学习行为目标应该是学生最终学习行为的描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体验;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另外,还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使不同年龄段学生能够以不同的学习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达到所制订的学习目标。

总之,体育教师只有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的内涵和特征,熟练掌握可操作、可观测、可评价的学习目标。才能编写出可操作性、可观测的课时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分析、处理教材;选择、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安排教学活动。这将有助于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现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优化组合,实现学习评价和课堂教学互相促进。

上一篇:对海口高校羽毛球专修学生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分... 下一篇:浅谈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