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探讨

时间:2022-05-07 07:53:47

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探讨

摘要 分析成本在施工项目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分类问题,探究分析近年来建筑企业的工程成本控制现状,并结合建筑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对策,以期提高建筑工作的管理工作水平,为企业赢取更大的经济利润。

关键词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企业经济利润

中图分类号 TU0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097-01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励,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建筑业已成为完全竞争性行业,建筑行业的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成败取决于财务管理控制水平。当今的建筑企业的科技水平偏低,大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成本的控制。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获取核心竞争优势,实行严格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已迫在眉睫。

1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建筑工程都具有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产品单件性、固定性等特征,使得建筑工程的造价复杂多变,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各种问题,有必要准确把握企业的成本控制现状。现在很多建筑企业都认为施工成本控制存在于工程开工之后,施工建造过程当中,只要对施工建造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效管理控制,使施工成本在施工预算之内,就做好了成本控制,这种想法走入了一个误区,它忽略了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忽略了施工企业在招投标阶段、战略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虽然企业实行了一系列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但是未能达到预期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效果与既定目标。具体表现在:

1.1 成本控制组织不健全,职能弱化

尽管部分施工企业开始重视成本管理环节,逐渐建立起进行成本管理控制的组织机构, 但其主要任务仅局限于对施工项目成本的核算和控制,而缺乏对企业经营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组织形式等的介绍和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管理的组织职能,导致企业不能有效进行整体成本控制。

1.2 缺乏先进成本控制手段,效率较低

当今社会高速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人才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三大核心资源,因此,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成本控制的技术水平。但是目前很多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对财务管理的会计核算还处于纸质时代,各式各样的票据凭证大大增大了会计的记录、审核工作量,降低了会计核算质量,因此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

1.3 相关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

目前,不少企业缺乏相应的基建财务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在企业中出现一人兼任多职,如出纳、会计、主管集于一身,或直接由项目经理担任。会计相关凭证没有经过严格的签字确定环节,审核过程缺乏监督。企业中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现象频繁发生,甚至出现借用他人账户套取现金,私藏小金库,销售凭证与付款凭证审核结果完全不一致,这些失控行为导致企业资金大量流失。

2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建筑单位对其成本控制管理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建筑工程的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本文主要针对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3个方面分别讨论具体措施。

1)工程项目招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通过招标建设单位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这对工程项目的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涉及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时,建设单位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些将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②招标文件是招标工作的总纲。招标文件的内容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法规条款,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再编制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

③合理低价中标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建设单位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性竞争。所谓合理低价,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2)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并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和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据统计,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即工程投资) 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是,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则很大。

①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效益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②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建设监理制。按照建设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经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及费用定额进行核实后再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③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如何减少设计变更,首先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允许

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工程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或使工程项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3)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本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以政策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签证单费用,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本阶段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工程量的审核。审核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现行定额计算规定,是否符合竣工图标注尺寸,有无重复计算的现象。施工单位在上报结算时,往往存在高估冒算的行为。

②工程费用的审核。在审核工程费用时,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查看与该工程有关的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补充协议、现场签证等相关资料,审核费用的计取是否符合相关取费文件的规定,根据相应的取费标准计取费用,完成审核工作。建筑材料单价的审核

③安装工程和装饰工程材料单价由于生产厂家和品牌不同,材料单价差别很大。这就要求造价管理人员随时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建筑材料市场行情,深入工地现场察看所用材料的生产厂家及品牌,从而做出正确判别。

④定额套用的审核。施工单位在上报结算时,往往存在重复套用定额子目或在套用定额时套高不套低的现象,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定额规定,在审核竣工结算时,严格执行定额规定。

参考文献

[1]王福泉.论当代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管理[J].时代金融,2012,21.

[2]王博.浅谈建筑企业如何做好成本控制管理[J].财会研究,2012,14.

[3]王宏涛.企业内部建筑装修改造工程的成本控制分析[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2,04.

上一篇:解析河南省三门峡地区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 下一篇:IPv4向IPv6平滑过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