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县近海滨水新城GPS控制网的建立

时间:2022-05-07 03:36:28

辽中县近海滨水新城GPS控制网的建立

摘 要 本文对辽中县近海滨水新城GPS控制网的建立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从控制点的选点、观测到最后的网平差,对于类似的控制网建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GPS;控制点;网平差

中图分类号TP 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213-02

城市平面控制网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建立城市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测、GPS测量以及导线测量。所以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可选择的方法应因地制宜,尽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现在GPS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测绘工程的各个领域,GPS技术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实时测量的优势在控制测量方面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三角测量方法,而且应用静态GPS技术建立控制网不需要控制点间彼此通视,这样就可极大的方便控制点的选点。本文就应用GPS技术建立辽中县近海滨水新城控制网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1 辽中县近海滨水新城概况

辽中县近海滨水新城位于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的重要节点,新城距母城沈阳市中心45公里,附近交通便利,京沈高速公路,秦沈客运专线都在测区范围内,是沈阳西部新型的现代生态宜居城。但测区原有的测绘资料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且在滨水新城45km2范围内仅有4个高等级控制点,控制网的不完整极大的阻碍了规划放线和施工测量的进度。

2 近海滨水新城控制网的方案设计

城市控制网坐标系统的选择是城市平面控制测量的重要问题。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最理想的和国家网的坐标系统取得一致,使城市网能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但是城市网要求平面控制点坐标反算的边长与实量的边长尽可能相符,也就是要求控制网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体上的高程归化和高斯正形投影的长度变形限制在一定数值内,才能满足城市1:500比例尺测图和市政工程施工放样的需要。因此,辽中近海滨水新城GPS平面控制网要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测区中心地区位于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带子午线附近。

辽中近海滨水新城位于东经122°41′至东经122°56′。测区最西侧高斯正形投影的距离改化的相对数值为:1/90000。远远满足规范规定的投影长度变形不得大于1/40000,即不得大于2.5cm/km。考虑到新旧成果的继承性,坐标系统沿用1954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3度,高程系统为1956黄海高程系。

3 GPS控制网的布设与观测

根据近海滨水新城的地形特点和城市规划的需要,在45KM2范围内布设了由30个控制点组成的GPS-D级控制网,点位尽量布设在交通便捷但又易于保存的地方,由于GPS技术不要求控制点间彼此通视,所以外业的选点、埋石工作能节省大量的时间。考虑到控制网以后要长期使用,此次控制点采用水泥浇筑的形式,并预先打造好刻有十字花的φ14钢筋作为控制点的对中标志。控制网的平均边长2km。

GPS网的观测采用定位静态测量技术,使用6台ASHTECH单频接收机同步进行观测,接收机在观测前都在测绘检定机构进行了校验,能够保证所测基线满足此次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控制网的观测形式有点连接、边连接两种方式,点连接方式一般应用于快速静态测量,即保证一个控制点上的GPS接收机位置不动,其他点位的接收机在观测时间达到要求之后即可转移到下一个控制点,这种观测方式省时但图形强度较差,基本应用于精度不太高的图根测量和像控点测量。采用边连接方式测量时要求接收机的数量至少在3台以上,而且必须同时开关机,且观测结束后保证2台接收机的位置不动,即有一条基线边作为复测基线,这样观测的控制网多余观测多,图形条件好,适合于高精度的控制网测量。

4 GPS控制网的平差与精度分析

5 结论

辽中县近海滨水新城控制网从埋石到提交成果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个高精度的控制网,及时的保证了新城各项建设的稳步推进,也再次证明了静态GPS技术应用于控制测量是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的,GPS技术必将在测绘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雪英.淮南市GPS测量的技术设计及实施.安徽地质,2003,9.

[2]王建斌.关于工程GPS网中基准点的精度及密度.北京测绘,2000,2.

[3]赵地红,等.菏泽市四等GPS网的技术设计及数据处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4]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1.

[5]吴杰.宿豫县GPS平面控制测量与精度分析.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0.

上一篇:基于Web的产学研平台开发需求分析 下一篇:技术情报分析系统中数据挖掘功能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