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折顶尺侧回旋法治疗儿童尺桡下1/4骨折

时间:2022-05-06 07:10:53

桡骨折顶尺侧回旋法治疗儿童尺桡下1/4骨折

[关键词] 骨折; 手法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7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96-01

儿童尺桡下1/4骨折临床多见,多由于间接暴力与躯干的重力在下段交集,桡骨远折端向背侧移位的短斜形骨折,并伴有尺骨骨折,称这为“背对背”型骨折。临床上采用常规复位方法有一定困难,我们采用桡骨折顶尺侧回旋整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6名,男13名,女3名,年龄5-12岁,平均9岁,均为坠落摔伤所致新鲜闭合型骨折。X-ray,尺桡下1/4双骨折,骨折部位均在尺桡骨远端骺线上2-3cm处,骨折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为横断锯齿状骨折,背向重叠移位明显。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 :坐位或仰卧位,无需麻醉,坐位时肩关节前屈,屈肘,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前臂旋前位,助手握住患者上臂近肘关节处,术者分别握住患者拇指及中食指,对抗牵引2-3分钟,在牵引同时变换牵引部位(即倒手)两拇指按压远折端背侧,将骨折远折端用折顶力下压,加大畸形,尽量使两骨折端皮质互相靠近,然后向尺侧旋转180°,此手法应连贯完成,否则不易成功,再用手法触摸,纠正骨折端前后左右移位。

2.2 石膏固定 前背掌背侧夹板略掌屈尺偏位固定4-6周。

2.3 治疗结果 本组均采用桡骨折顶尺侧回旋法,一次复位成功14例,两次复位成功2例,10例随访,外观无畸形,前臂旋转,腕关节活动正常。

复 位 前 复 位 后

3 讨论

3.1 受伤机制 儿童尺下1/4骨折,多半有远折端向桡侧移位,这是由于患者坠落或跌倒时,前背旋前手掌着地,腕关节背伸,向上传导暴力与躯干向下的重力交集点离躯体中线,且尺侧中集中作用于桡骨桡侧,因此复位利用回旋手法,向尺侧旋转,按原方向进行,若按桡侧旋转,相当于加重原暴力损伤,使复位困难。

3.2 尺骨作用 保护为主,不许握肘关节及前臂近端,目的维持尺骨对位。

3.3 骨间膜作用[1] 骨间膜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远近端较弱,起自桡骨,斜向内下方,止于尺骨,桡骨下段骨折,由于骨间膜作用,可使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而向尺侧回旋复位,可防止骨间膜及肌肉紧张,使复位容易成功。

3.4 骨膜因素 儿童尺下1/4骨折[2]骨折掌侧软组织,骨膜损伤严重,桡侧及背侧骨膜是连续完整的,由于骨膜无弹性,若单纯折,则给复位造成困难;若用折顶尺侧回旋法,可使骨膜掀起增大,使复位容易。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1999:415.

[2] 陈鸿儒等译.实用骨折治疗[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104.

上一篇:距骨骨折手术治疗 下一篇:常用抗菌药在老年患者中合理应用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