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死沟流域治理思路与建议

时间:2022-05-06 01:57:01

折死沟流域治理思路与建议

1 流域概况

1.1 地理位置

折死沟属清水河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环县毛井乡刘家庙村,流入同心县马高庄乡境内,在阴洼村与田老庄乡的黑风沟汇合后,流经预旺镇、张家塬乡和王团镇,最后在王团镇冯川里村汇入清水河。河流全长102.10km2,流域总面积1 860km2,其中:在同心县境内流域面积是1 417km2。

1.2 地形地貌

折死沟流域地势东高西低,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20m~50m之间,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海拔高程1 984m~1 400m,相对高程100m~300m,沟谷切割,沟壑发育,地形支离破碎,梁峁起伏,沟系纵横,呈树枝状分布。

1.3 水文气象

折死沟流域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270mm,降水特点是年际、年内变化大,降水集中,峰高量大,水土流失严重,极易暴发山洪。多年平均气温8.8℃,无霜期155天,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 335mm。折死沟属季节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 180万m3,洪水多年平均含沙量635kg/m3。

1.4 社会经济

折死沟流域涉及同心县田老庄、马高庄等五个乡镇的75个行政村,涉及9 678户、48 560人。2007年底,流域内总耕地面积78.21万亩,其中基本农田6.8万亩。人均耕地16亩,其中人均基本农田1.4亩。2007年流域农业产值18 5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 458元。

1.5 水土流失情况

折死沟流域总面积1 86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 824km2,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该流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6 500t/ km2,年平均向下游输送泥沙1 094万t,是清水河流域主要泥沙来源区。目前新建成的预海大坝总库为1 681万m3,照此计算2年时间折死沟的泥沙就将预海大坝淤为平地。

2 治理成效

自80年代开始,国家对西部地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以来。折死沟流域内先后建成骨干坝22座,中小型淤地坝43座,工程设计总库容4 307万m3,设计拦泥库容1 900万m3,年均蓄水55万m3,已淤地2 419亩,防洪保护2 600亩,小型水保工程10 504座,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6条,造林1.11万亩,种草0.4万亩,建梯田3.84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70k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km2,占总面积的1.9%。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在水土流失区内建设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流域内人均收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生活水平,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保水、保土基础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和改善生存、生活条件良好的社会效益。

典型小流域:根据对已治理的海棠湖小流域调查统计,小流域内与小流域外及治理前和治理后经济收入及生活水平都有明显区别。小流域内治理后的农户人均有粮达到400kg,人均纯收入达到1 643元,而小流域外的农户人均有粮为230kg,人均纯收入为896元,小流域内治理前人均有粮也只有266kg,人均纯收入不到1 000元,所以小流域内治理后比治理前的人均有粮和人均收入均高出近80%左右。根据对小流域治理前后效益的调查得出,治理前的坡耕地平均每亩产小麦50kg,产值仅为146元,而治理后的梯田每亩产小麦120kg,产值277元,洪漫地每亩产小麦140kg,产值为320元,治理后的梯田和洪漫地比治理前的坡耕地每亩分别增产70kg和90kg,增收131元和174元;治理前的荒草地平均每亩产草仅300kg,产值仅为30元,而治理后的人工草地每亩产草2 500kg,产值为250元,治理后的林地每亩产值为300元~790元不等,治理后的人工草地比治理前的荒草地每亩增产2 200kg,增收入220元,治理后的林地每亩比荒草地增收270元~760元,比坡耕地增收154元~644元。根据计算治理措施每亩平均增加产值为330元。

3 做法及经验

3.1 沟道与坡面结合综合治理效果明显

实践表明,治理折死沟流域水土流失最有效的办法是沟道工程加坡面治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显著的效益。特别是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收率,仅拦蓄泥沙一项,效益就十分显著。据调查,在黄河下游地区河床清淤1m3泥沙,需投资十几元,而在上中游淤地坝每拦1m3泥沙,所需投资还不到2元。沟道淤地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工程即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也可以拦泥淤地,还可以蓄积洪水,以坝代路解决交通。治理水土流失与退耕还林(草)工程、坡面生物措施相结合,可以相互捉进,提高效益发挥。

3.2 沟道工程采取先上游后下游治理模式费省效宏

根据治理经验,先上后下的治理模式优于先下后上。因为,先上后下工程量小,投资小,见效快,而且安全,先下后上则相反。

4 规划情况及治理思路

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淤地坝建设,结合同心县生态移民工程,大范围开展生态修复,重点地区进行高标准小流域综合治理。现已完成《同心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清水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同心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其中针对折死流域治理规划主要内容有:

4.1淤地坝建设工程

规划在今后五年内,在折死沟流域投资近2亿元,新建马高庄、蔡家沟中型拦沙水库2座,控制流域面积1 362 km2,届时折死沟流域95%的面积将得到控制,工程设计总库容1.88亿立立米,设计拦泥库容1.64亿m3,效益期内可淤地1万亩。同时规划投资6 100万元,在折死沟上游建白家湾、涝坝沟、靳家沟等3条坝系工程,工程规划新建骨干坝34座,中、小型淤地坝51座。可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20km2,工程设计总库容3 500万m3,设计拦泥库容2 300万m3,效益期内可淤地5 850亩。

4.2生态治理工程

为了充分发挥大自然自同心修复生态的能力,规划在折死沟流域投资2 420万元,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封禁面积968km2,尽快促使流域内生态植被自然恢复,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5 几点建议

5.1 取消工程建设中自筹资金

同心县属全国贫困县,地方财政和群众经济困难,对于工程自筹资金配套跟不上。因此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工程质量和标准都会受到影响。

5.2 加大国家投入和工程建设进度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这一机遇,做好项目储备与上报,尽快尽多地申请国家投资,对折死沟流域进行治理。

5.3 提高群众积极性,扩大受益范围

将折死沟流域治理与环境整治、基本农田建设等活动结合开展,鼓励受益区群众自觉投入流域的治理与建设中,提高群众积极性,扩大受益范围。

参考文献

[1]同心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

[2]清水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3]同心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

上一篇:同塔双回线路一回停电地线更换光缆课题探究 下一篇:新型电能质量调节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