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时间:2022-05-06 09:50:30

探讨如何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展,高校固定资产也随之不断扩大。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以及滞后性。因此,进一步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适合高校教学以及维持其持续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是必然的。本文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这一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校 固定资产 管理对策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观念较淡薄

在高校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重视设备的购置,而轻视了管理,忽视对现有资产的管理,也缺乏对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以及使用效益的提高,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近些年来,虽然高校在日常的经费开支中,能够对资金的支出情况进行严格的把关,但是对所需要的固定资产在买回来之后,由谁管理、管什么以及如何管理的概念较为模糊。高校内人员岗位的变动对原来使用的资产没有进行相关的移交,久而久之,根本无法去查找相关的设备物品,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拨款供给,资产一经形成后就可能被单位或者相关部门所占有并使用。难以保证所拨资产在全校范围内所共享使用,面对这种情况,很多部门都没有注意对资产效益的发挥。

高校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效率地下的问题,浪费也比较严重,尤其是在购置一些大型教学科研设备这一方面较为严重。由于当前高新技术更新速度比较快,设备仪器的淘汰率也较高,如果高校没有提高其早期的使用率,这将会加大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固定资产的账目与实际不符

固定资产的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有失真实性而且不及时,根本无法真实的反映并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的实物状况,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以及增减变化的情况,有些单位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的固定资产根本不相符合。有些高校在资产的清查以及审计过程中还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部门已经将那些旧的的仪器设备淘汰,但是因为没有履行相关的报废手续,从而导致财务以及管理部门不能够及时进行销账。在固定资产的投入、使用以及退出的各个环节都没有置于有效的财务监督之下。有一部分是先交付使用,办理入账手续较为滞后;有些则是已经报废,没有及时的进行销账。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有可能造成固定资产的存量不明。再加上长期以来有很多的高校,都没有深入的去调查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实物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没有进行对账,造成会计账面余额以及台账余额的不相符合。

(四)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产权也不清晰

由于高校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还缺乏明确的产权机制,从而造成的资产流失是当前高校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办学规模也在日益扩大,资产的流失问题更是日益突出。此外,学校的各种教学设备都缺乏专人进行维修与保护,从而出现故障的几率比较高,使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了设备仪器的使用期限缩短,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隐性流失。由此可见,高校固定资产的流失现象是高校在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一个集中性表现。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转变管理观念,完善高校的资产管理体系

作为高校的资产管理人员应注意树立其资产管理意识以及责任意识。高校财务部门也应摒弃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视资金管理,轻视资产管理的错误性思想,应将高校资产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工作,切实抓好。对于当前各个高校实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应给予不断地完善,从而建立起一个统一领导、能够真正落实具体管理责任的资产管理体系,进而实现对高校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宣传,树立起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让全体教职员工都能够深入的了解到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是无比重要的。因此,在对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应形成维护学校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并增值的良好风尚。切实推动学校的高效发展。

(二)建立并健全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制度

高校的资产实现制度化的管理,则需要他们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资产的登记、保管、核算以及报告制度,并需要通过建立资产账目,对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进行登记建档,彻底理顺其中的关系,合理分类,有偿占有。建立严格的资产购置制度是尤为重要的。高校应注意强调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的管理方法,可以进一步强化资产的管理。并且还应该及时将其送到财务管理部门入账,加强核算,理顺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对资产全过程的监控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高校这种非经营的资产类应采取行政制度管理方式。行政办公所使用固定资产主要是为教学以及科研服务,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他们都归属于非经营性的资产类,施行行政制度的管理方式。

(三)加大对财务的监管力度,提高高校资产安全性

高校在发展运作期间,既要做好改革,还应进一步提高对财务监管力度,切实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就目前而言,高校应侧重于抓好清产核资方面的工作。清产核资则是对国有资产的一种重要的监督管理手段,通过清产核资可以更好的摸清资产状况,核实资产的有关占有情况,并且界定相关的产权界限,明确相关的经济责任,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资产的流失。清产核资的关键则在于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的扎实性,不走过场。财务以及资产管理部门应严格依照高校财务制度规定,认真做好每年例行的资产盘点以及对账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相关的问题,为定期开展的的全面清产核资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考核评估体系

由于受到长期办学体制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依然仅仅局限于对资产账面的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没有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估。因此,高校应实行财务管理的绩效预算管理,并且建立科学性的固定资产考核评估体系。对相关的使用部门进行必要的管理,并且还要确定好责任期固定资产的完好率以及使用率等方面的考核指标。通过绩效评估有助于更好的掌握各个部门项目管理以及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以此作为加强财务管理以及年度安排预算资金投向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应建立相关的激励以及约束制度,绩效评价的结果应报告给组织以及人事等部门,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在对高校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因为其寿命比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其管理水平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因此,建立并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其重点方面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各种资产尤其是一些单位价值较高的资产需要从购进、验收、技术测试以及使用、保管等各个阶段建立起严格的办事程序以及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并保证其落实到位。还要保证好固定资产在购进过程中的科学论证,从而避免盲目、重复的采购。对于一些专用的可携带设备则采用集中采购、存放的形式,而不是每一个部门都要拥有。这样可以避免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高校运营中的地位

由于高校固定资产的完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培养和养成需要高校长期的、广泛的在日常资产管理中实现的,从而使高校管理者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看成是一种良好的管理模式,这样高校资产管理者就会自觉自主的养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好习惯。作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者应该从根本上对于高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者应该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档案,将高校的各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以及维修等情况按实际情况进行记载,以便更好的使用高校固定资产并且能够在清理和审核高校固定资产时更加方便、快捷。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深入的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助于实现对高校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并提高其使用效益,以防出现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切实保护好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后,又进一步分析了如何更好的加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5)

[2]左胜平.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师,2006(2)

[3]徐晓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6(5)

[4]石容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3)

[5]王红,刘烨,刘卫民.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6)

[6]石容新.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6)

[7]邓志华,廖开锐,李明磊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2)

上一篇:工民建预算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利用ERP沙盘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