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觉华:畅谈风生水起

时间:2022-05-06 06:33:07

自三皇五帝以来,易学就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悠悠五千年历史。很多朝代的名臣都受过易学知识的洗礼,譬如西汉张良,三国诸葛亮,唐朝徐茂功,明代刘伯温……

所以说,易学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风水则是易学文化里最具实践性的一门课程,上到皇宫殿宇,下至平民住宅,无不留下风水理据。

―― 引 言

作为一位有着四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地理堪舆师,周觉华师傅最大的与众不同在于他并不想借此积累财富,而是站在“乐于助人”的角度,帮助有需要的人群进行地理堪测,给他们营造出和谐安康的生活环境。

因而,与他交谈的过程中,让人体会最多的是真诚与善良,感受最深的是他那富有亲和力的笑容。

实践出真知

周觉华师傅出生于广东潮州,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风水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8年移居香港后,他为了系统学习有关知识,先后拜多位业内名家为师。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凭借个人先天的悟性和名师指导,他得以全面而熟练地掌握运用风水学知识。

知识如同一把剑,只有经过实践的磨砺,方能展露锐利的锋芒。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周觉华师傅在业内声名鹊起,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或邀请他察看住宅的地理环境,或拜他为师学得一技之长。

尽管名声在外,但他却丝毫没有自满,认为风水堪舆包罗万象,不仅与地理学、气象学、空间学、观感学紧密联系,还涉及设计学、磁场学、心理学等知识范畴。所以,在这一行业只能“学海无涯,实践作舟”。而在诸多的实践活动里,他最开心的是能够在政府与百姓之间起到协调作用。譬如,政府如果征用农民土地用以交通建设或楼盘开发,而农民的祖坟正处于规划之内,这就面临着迁移的问题。往往此时,有些农民会有很多顾虑,会阻碍工程建设的实施,怎么办?周觉华师傅的介入,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通过他以地理堪舆的结果为根据,实事求是地对农民们阐述道理,使得他们心服口服之后,问题便迎刃而解。

至于他是如何说清道理的,因为遇到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方法,故已无从探究。但在交谈的过程中,他的一些精辟解释,倒是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为什么古代皇帝的宝座要坐北朝南?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北高南低’的说法,就好比人睡觉一样,必须要枕头,那么坐着背靠北面,无疑让人更加舒适。还有,为什么古代掌柜又叫“东家”?古时没有电灯,清晨光线不明,掌柜要监督伙计们干活,就必须背靠东面而坐,这样他可以借助晨光看清伙计们有没有偷懒……”他的一番解释,将原本精深的风水文化演绎得通俗易懂,或许这就是他能够妥善地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吧。

能够帮助别人弄清问题并解决问题,就是周觉华师傅的从业宗旨。于他而言,每一次实践,每一件事的背后,都意味着挑战,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因为他每一次所做的事情,都关系到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和社会民生,都关系到大众能否对他堪测的环境产生归属感,获得一种舒适安乐的生活体验。这不仅是他的责任,更是他的善心所系。

乐善见本性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取决于他的心灵,拥有善心者,才能获得高尚的品德。在周觉华师傅的心里,没有“贪”字,有的只是“舍”字,他经常对徒弟们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若是一味以贪念取财,那么就好比茶杯装水一样,再多也会溢出来。”

因而,他乐于从事慈善事业和参与社会活动。在担任亚太地区经合组织商务地理堪察专员、深圳市福田区政协委员、江西省南昌市地理规划经济发展总顾问、江西省大余县地理规划经济发展总顾问、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地理规划经济发展总顾问、广东省清远市风水地理规划总顾问、广东省东莞市风水地理规划总顾问、广东省经济学家企业家联谊会风水地理规划总顾问、香港新界总商会董、香港观塘区狮子会理事等诸多社会职务期间,周觉华师傅作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社会工作。譬如,在招商引资方面,他经常带领香港商界的一些朋友,前往广东、湖南、湖北进行商业考察,鼓励和协助他们在当地进行投资,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发展活力;在参政议政方面,他积极为一些城市的地区规划提出建议,以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文化和慈善活动的推广上,他参与了江西省赣南杨公堪舆易经文化中心的成立,并担任副会长一职,为宣传和推广当地的易学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还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地区筹建希望小学,让那里的孩子们在良好的校园环境里茁壮成长。

其实,周觉华师傅并非富豪,他所做的全都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至于为何如此执著地对待慈善事业和社会服务,他笑说:“国富民强,只要祖国的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百姓就能有一个和谐安康的社会环境。这同我从事的行业有着相同之处,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不过我所付出的只是绵薄之力,而祖国的发展,所给予百姓的是扬眉吐气的精神状态,是富足安逸的物质生活。”

从自身职业的角度,来看待服务和奉献社会,这就是周觉华师傅的本性。正是这乐善好施的本性,不仅让他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还使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作出了贡献。

结 语

采访过程中,周觉华师傅的笑声多次荡漾在笔者的耳际。谈到职业经历时,他笑了;讲到做善事时,他亦笑了;展望祖国的未来发展时,他的笑声变得更加爽朗。

当谈到自己的社会名声时,他的笑却包含着一份谦虚,他笑着说:“与江西赣南的地理堪舆师们相比,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毕竟这一行业只有长期实践和学习,才能为社会大众寻找到和谐的环境。”

聆听这番话时颇让人感动。拥有四十多年的周觉华师傅仍旧这般谦逊,所体现的不正是开阔的心胸吗?或许正是如此,他笑看风生水起时,便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善心。

上一篇:陈建鸿:保险,让我痛并快乐着! 下一篇:陈善康:善心善行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