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96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06 05:32:00

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96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92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0.9241,P

关键词:慢性肾炎;尿激酶;阿魏酸钠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指以慢性水肿、蛋白尿、血尿及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慢性肾小球疾病,具有病因病理复杂,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严重者可最终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2]。为探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在慢性肾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92例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慢性肾炎患者共192例,其中,男112例,女80例,年龄18~62岁,平均36岁,病程0.5~4年,平均2年,伴有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者114例,伴有高血压、水肿、血尿者78例,出现肾功能受损42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慢性肾炎的相关诊断标准[3]。按就诊序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具体措施包括给予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伴有高血压者口服钙离子拮抗剂,水肿者口服速尿20~60mg,1次/d,同时注意保持其水电解质水平的平衡,伴有肾功能受损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1次/d,早顿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150mL静脉滴注,阿魏酸钠0.3g+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间隔20d后给予第2个疗程治疗,用药期间密切注意监测其出血和凝血时间。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疗效判定标准: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观察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检测并记录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沉渣红细胞计数[RBC(count/HP)]和尿24h蛋白定量[Upro(g/24h)],同时观察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尿RBC转阴,Upro转阴;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尿常规RBC减少2个"+",或尿沉渣RBC减少≥40%,尿常规蛋白减少2个"+"或Upro减少≥40%;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尿常规RBC减少1个"+",或尿沉渣RBC减少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0.9241,P

注:与对照组比较,x2=20.9241,P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免疫机制、非免疫机制及炎症介质因子等受到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所引起的,以高血压、蛋白尿、血尿、水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慢性肾小球疾病[5]。其病程进展相对缓慢,极易迁移不愈,随着原位免疫复合物病理损伤或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的不断沉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间质和肾小球硬化,进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致使神经及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并引起代谢产物的潴留。由于继发性肾小球微血管内凝血所形成的微血栓及纤维蛋白的沉积等综合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导致肾动脉内径变窄和肾血管阻力增加,Vmax、VⅡ以及Q降低,肾脏血流量减少并出现弥漫性缺血,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最终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 。

研究显示,在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特别是在肾性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进展中,内皮素(ET)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ET是由内皮细胞产生的,作用强大且持久的收缩血管的一种多肽。其中ET-1绝大多数是由肾小球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释放,具有收缩血管、保水保钠,造成系膜细胞炎症和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肥大和足细胞损伤等作用[6]。当肾脏受损时,由于ET-1的合成和释放增多,并局部作用于肾脏,引起肾血管的强烈收缩,从而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最终导致肾小球的损伤及硬化。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具有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促使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进而溶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从而增加肾动脉灌注,改善肾缺血状态,防止了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阿魏酸钠为桂皮酸的衍生物之一,属于一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具有拮抗内皮素的生物效应,对内皮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升压及血管平滑肌增殖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从而改善肾脏循环及肾小球滤过率,保护肾功能。

本研究中,采用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6%,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0.9241,P

参考文献:

[1]徐泉崧.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23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22(9):102-103.

[2]朱瑶琼.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治探讨[J].北方药学,2012,11(1):54-55.

[3]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96-700.

[4]张杏棉.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炎28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1,33(3):408-409.

[5]周全.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5(22):4414-4418.

[6]Dhaun N,Goddard J,Webb DJ.Endothelin antagonism in patients with nondiabetic chronic kidney disease[J].Contrib Nephrol,2011, 172:243-254.

上一篇:超声治疗55例宫颈炎患者临床分析 下一篇: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80例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