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的财务目标与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

时间:2022-05-06 03:10:14

浅论企业的财务目标与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

摘要:无庸置疑,通过财务目标管理,可以切实保障企业经营目标达成,控制企业经营风险。本文将对企业财务目标的特点、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应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财务目标;集团化;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特点

(一)可操作性。财务目标的可操作性包括可以控制、可以追溯、可以计量等方面。财务目标具备可操作性,则企业就能以此对企业经营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对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实现控制目标达成的目的。

(二)相对稳定性。企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经营实体,在一定期间内,财务目标作为企业对经营目标的概括,具备着相对稳定的特性。

(三)层次性。企业的财务目标不会是单一目标,而是由多种多样目标的构成了的网络,该网络能够充分的将诸多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反映出来。财务目标的层次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方法和财务管理内容的多样性及相互关系所具备的层次性。

二、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及时性与准确性不高。准确的企业财务信息应当是依据统一的格式、统一的财务政策、统一的时间节点,按统一的专业方法编制而成的。但现在的实际是集团化企业组织结构复杂,下属企业各自为政,,由于会计政策不统一,报表格式不统一,数据整理的口径不统一造成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不高。而且由于各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信息报送手段存在差异,也难以做到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与及时。

(二)预算管理与经营实际难以有效结合。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目标与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或者预算执行过程中不能维护预算指标的刚性,在出现不能完成预算指标时,有片面强调客观原因对经营目标的影响,回避主观方面造成的原因的现象出现,导致调整预算情况较普遍,财务目标不能有效约束下属企业的经营和员工的行为。预算管理与企业经营实际两张皮,财务目标形同虚设。

(三)企业财务管理监控力度及有效性不足。有的成员企业财务日常工作更多局限于费用报销审核,会计凭证制作,编制基础财务报表中。财务管理工作基本上处于企业的整体管理和业务流程之外,无法有效参与到管理和业务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流程中。

此外由于各企业之间在执行财务管理规范的严格程度和帐务核算口径之间的差异,财务帐务处理的时间性差异,财务数据很难做到及时、准确和规范,导致财务目标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的力度和有效性呈现不足。

(四)资金管理松散。成员企业多头开户,公司对下属企业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手段,在公司中不规范的资金流动现象难以有效杜绝。部分下属企业发展平稳,富余资金形成大量低收益存款;部分下属企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由于企业中资金缺口比较严重形成大量高成本贷款;公司整体出现存贷双高的现象。

各成员企业分散融资,信用低,融资困难;融入资金各自投资,不能有效综合利用,公司重大战略投资缺乏资金保障。从公司整体上看,决策层难以有效掌握全公司资金的存量、流量和流向,整体资金运营效率和效益普遍偏低,企业资金管理松散,造成公司停滞不前。

三、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措施

(一)完善企业财务系统的信息化体系。积极建立企业财务系统信息化体系,使之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公司统一的会计制度、报告制度。

2.实现全集团会计报表的自动分级汇总上报功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为领导决策分析提供数据保障。

3.实现快速准确的完成内部交易协同确认、内部交易的核算、对帐。

4.实现对各企业财务信息的实时查询和监控。

5.在构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时,要注意将各个子系统的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链接,实现系统之间的功能集成和资源共享,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进而扩大财务预警系统的数据来源和传递途径。

(二)集中资金管理,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在财务集中管理是国际上一些大型公司常用的管理方式,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之下,企业统一设定会计记账科目、统一制定财务报表、统一核算、统一制定预算、对企业的流动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有效的防范企业中的资金风险。

(三)提高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1.调整配备好管理层,提升财务内控管理的地位,选拔具备财务会计和管理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保证公司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抓好人才培训,提高财务内控队伍的整体素质,调动内控管理人员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3.外出培训,积极参加企业外的培训班,通过技术交流,给企业内控管理人才提供更加专业的知识。

(四)结合企业发展特点和战略目标,做好企业财务计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做好财务计划的工作是对企业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变相约束。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对投资风险作出权衡,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企业在进行财务计划时,往往并不仅仅是对企业现有流动资金动向的考虑,同时还要融合对企业投资风险的分析,因此合理的财务计划和精确的财务预算是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问题。

(五)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可行性研究分析。对企业的投资进行科学合理细致的分析,计算合理的预期回报率并评估财务风险。

通过对企业投资情况的分析和评估,对企业流动资金进行监控,使得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敏锐和理性的投资眼光,使企业在尽量消除风险的前提下,企业的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价值。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控制财务目标的达成对于集团化企业来说,会显得更为必要也更为复杂,对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要求财务管理必须抓住主线,控制住关键点。从规范财务数据到统一资金管理入手,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工具,发挥内控管理人员的监督和检查功能,做好财务计划,保持敏锐和理性的投资眼光。

参考文献:

[1]黄锦亮.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2]杨志军.基于治理导向观的企业集团预算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3]赵爽.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4]张志诠,杨海燕,卢授永.论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J].镇江高专学报,2004,04:83-85.

[5]李忠娟.论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A].江苏省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江苏省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2012:1.

[6]吴迪.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上一篇:企业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及分析 下一篇: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