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比较

时间:2022-05-06 02:49:03

不同方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阳性率。 方法:对我院分离的1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采用苯唑西林纸片法、普通M-H平板纸片扩散法和PBP2a乳胶凝集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对MRSA的检出率。结果:苯唑西林纸片法与普通M-H平板纸片扩散法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8-0216-0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1961年英国学者Jevons就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且MRSA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耐药,而且对其他种类的抗生素也经常表现为交叉耐药,由MRSA引起的感染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题之一[1]。本文对MRSA的三种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比较,为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本研究所用到的实验菌株为2009年3月来本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00株, 标准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ATCC 43300,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抗菌药物:1μ/片苯唑西林药敏片购自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苯唑西林标准品购自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MRSA琼脂筛选培养基:配置M-H琼脂平板时加入4%NaCl,经高压灭菌,冷却至50℃时加入苯唑西林,使最终浓度为6μ/ml倾注平板。

1.2 方法:①苯唑西林纸片法(A):苯唑西林含量为1μg/片,平皿中M-H琼脂厚度为4 mm,菌液调至0.5麦氏单位涂布于含40 g/L NaCl的M-H平板上,贴上苯唑西林纸片,在35℃环境下孵育24 h。抑菌直径≤10 mm即判断为耐甲氧西林菌株阳性。质量控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R)43300为MRSA阳性参考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MRSA阴性参考菌株及药敏指控菌株与试验菌株同时进行检测。②普通M-H平板纸片扩散法(B):配制0.5麦氏单位菌液接种于普通M-H平板,贴1μ/片苯唑西林药片, 35℃, 24h观察结果(阴性菌株需孵育48h观察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13为敏感, 11~12为中介,≤10为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为敏感,≤17为耐药。③PBP2a乳胶凝集法(C):采用Slidex!MRSA Detection试剂盒检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判断标准:只有乳胶试剂(R1)反应圈产生凝集,判定PBP2a即为MRSA阳性,R1/R2反应圈均无凝集,判定PBP2a即为MRSA阴性。

2 结果

对3种方法检出阳性率进行χ2检验,其中苯唑西林纸片法与普通M-H平板纸片扩散法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3,P

3 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自从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受到较大的控制,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能水解β-内酰胺环,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它对甲氧西林在内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由于该耐药性的遗传物质能够在细菌之间传播,易使所致感染呈暴发流行。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可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致耐药;二是产生过量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使常用血药浓度的抗生素不能完全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部分细菌继续生长。这两类耐药菌的共同特点是仅耐受较低浓度的甲氧西林,使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去抗药性,加大抗生素浓度或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解除耐药。MRSA的耐药机制不同于以上两种,其特有的mecA基因大量表达一种特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PBP2a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活性很低,可替代高亲和力PBPs行使功能而致耐药。

由于目前临床上由于MRSA的出现致使感染趋势不断上升,耐药性增强,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2]。正确快速地检测MRSA并找出有效控制其感染的药物,是目前临床微生物工作的任务之一。MRSA检测方法有PBP2a胶乳凝集法、苯唑西林纸片和M-H平板纸片扩散法等。为了寻找出适合基层医院实验室检测MRSA的简单而又可靠的方法,本研究对对上述3种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 苯唑西林纸片法与普通M-H平板纸片扩散法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总之,MRSA已经成为主要病原菌之一,它具有高耐药率和多药耐药性,选择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检测MRSA,有利于及时控制感染和医院暴发流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 朱以军,李向阳.荧光实时PCR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7): 898-900

[2] 吕火祥,沈蓓琼,潘立勇,等.1997~2001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临床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2004,19(3):220-224

作者单位:435500 湖北省黄梅县中医医院

上一篇:冠脉介入患者术前心理现象分析及心理指导 下一篇: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