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频呼吸机使用的现状分析与维护保养

时间:2022-05-06 12:51:18

小儿高频呼吸机使用的现状分析与维护保养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19-01

呼吸机是用作对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的重症病人提供辅助呼吸功能的医疗急救和生命的支持设备。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如急诊中心、重症监护病房、手术急救和麻醉术后恢复等。呼吸机是临床风险高,培训量大,使用难度大的医疗设备之一,尤其是对应用于新生儿的小儿呼吸机。由于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功能不断完善,在质量、安全等方面大为提高,但同时对临床使用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也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新生儿的呼吸生理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的各个脏器发育还不成熟,其特点肺顺应小、肺活量小、潮气量小、自主呼吸触发能力弱、气道阻力容易发生变化、气道压力波动大、呼吸频率快、吸气流速慢以及呼气末肺泡弹性差等。因此,应选择具持续恒流供气,气道近端要装高灵敏度流量传感器,良好顺应性的呼吸管理,并有定压限时通气模式和报警功能完善的小儿呼吸机。

1 作为新生儿专用的呼吸急救设备,小儿高频呼吸机在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小儿高频呼吸机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由于呼吸机消毒不严或医务人员带菌操作,会使细菌直接接种或造成病人的交叉感染,因而产生由呼吸机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即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而机械通气时间如大于48小时,则VAP发生感染的机率就越高,国外报道VAP发病率达49%-70%,国内调查统计,发病率在43.1%,VAP发生与护理等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引起大家普遍重视[1]。

1.2 没有统一规划的安全使用制度和保养规程:由于小儿呼吸机技术含量高,机电一体化程度较为复杂,其参数设置多且复杂,如潮气量、呼吸频率、氧浓度、呼气末正压、呼吸气流量设置、触发灵敏度设置及各种报警范围设置,如设置后与病人身体状况不相符,就有可能出现仪器错误报警,影响了病人抢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2],所以制定规范的安全制度势在必行,考虑到因消毒不严密或医务人员带菌操作时,也会发生感染等事件,所以有必要制定一套包括日常对小儿呼吸机的呼吸管道、面板、湿化器等消毒,维护保养以及使用制度在内的操作规程。

1.3 损耗配件的更换和维护不理想:小儿呼吸机中监测气流量、传感器和监测氧浓度的氧电池是呼吸机安全进行的重要部件,属于应定期更换的损耗件,一旦失效,会使呼吸机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大多数做法是在仪器出现报警或失效后才对其进行更换,存在不安全问题[3]。由于病人多,加上医务人员少,平时对呼吸管道,螺纹接头(包括丫型接头),湿化器,仪器面板等与质量安全有关的部件的清洁,消毒也不严格。

2 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方法,完善呼吸机的安全使用,为降低医疗风险提供保障

2.1 使用前后的严格消毒:呼吸机由于存在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平时使用前后应对其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我们在呼吸机的每次使用后及时拆卸呼吸管道,湿化瓶和各接头,并对它们进行高温高压,或消毒液浸泡等消毒,同样要做好交班记录,以备下次使用。湿化器内的加热棒(无法拆卸)用无水酒精擦洗处理,并用消毒过的纱布包裹好备用,用酒精对仪器面板进行清洁处理。而过滤网的清洗,仪器内部的除尘和损耗品的更换,由工程技术人员每季度进行保养和维护。记录好消耗品开始使用的时间,不等到氧电池失效时再进行更换,这样做不但为仪器的下次使用做精心准备外,保障了仪器的安全使用,减少仪器故障的发生及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2.2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学习:由于小儿呼吸机是一台使用和操作都较为复杂的医疗仪器,而且使用频率又较低,所以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呼吸机的使用操作和维护管理的学习交流,可以是使用科室(尤其是NICU)内操作熟练的人员与使用较少的人员进行交流,或邀请厂家的工程师以及医院的医学工程师一起共同进行使用和技术方面的交流,使大家都能熟练地操作仪器,这对提高呼吸机的安全应用和婴幼儿的救治率,减少错误使用带来的潜在风险,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呼吸机管道的消毒方法与维护:一次性呼吸机管道不得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道耐高温的部分必须采取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清洁后用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如是肝炎、结核、炭疽、艾滋病患者使用后必须用有效氯200mg/L消毒液或20%戊二醛浸泡45-60分钟,每天更换加湿器内的无菌蒸馏水,呼吸器线路上的过滤器应定期检查和更换。

2.4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鉴于小儿呼吸机的特殊情况,其操作相当专业和复杂,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如消毒、安全使用、消耗品的定期更换、维护保养和检测以及医疗不良事件的监测等。我科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操作规程,以此来规范并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这为降低医疗风险和提高安全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仪器的维护工作,由我院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包括仪器内外部的清洁保养、损耗品的更换、安全性能的检测和损坏后的及时维护等,每季度对呼吸机做一次维护,并记录维护和消耗品更换的时间,以便下次查对。医生工程技术人员与科室操作人员共同对小儿呼吸机进行计量检测,以防范使用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安全使用提供有力的保障,这对呼吸机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4]。

采取以上预防措施,可减少VAP的发生,减少呼吸机意外停机,提高设备效益,减少医疗纠纷,避免各种风险与安全隐患[5],所以认真做好以上各次工作,对保障呼吸的安全进行,降低医疗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毛毓敏,陈义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702-704

[2] 郭瑞表等.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报警原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4(17):30-32

[3] 王国宏.呼吸机的安全性能检查[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9):48-50

[4] 陈婷等.呼吸机在ICU应用的质量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3):115

[5] 王义禅.呼吸机的基本原理、技术参数和选购[J],医疗设备信息,2006(2):35-36

上一篇:新版电子病历使用前期准备工作及体会 下一篇:朱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